本書的詩歌是海涅青年時代的作品,深受德國民歌和浪漫派詩人近似民歌的詩歌影響,風格純凈、質樸;語言簡單、明快;韻律嚴格、優(yōu)美;形式多樣,既有精悍簡潔的短詩、氣勢宏大的長詩、組詩,也不乏格式嚴格的十四行詩;內容以愛情為主,主要表現(xiàn)的是失意的愛情,字里行間充滿陶醉、失望、傷心、憂郁、怨恨和無奈;既抒情感人,也飽含諷刺和批判。

中文名

青春的煩惱

作者

海涅(德國)

裝幀

平裝

副標題

海涅詩歌精粹

叢書名

詩歌精粹

首版時間

2008-03

ISBN

9787020062010

頁數

216頁

出版社

人民文學出版社

譯者

馮至、張玉書

出版時間

2008年3月

作者簡介

海涅,歌德之后享有世界聲譽的德國詩人,被稱為是德國古典文學的最后一位代表。1797年12月13日生于德國杜塞爾多夫。海涅童年和少年時期經歷了拿破侖戰(zhàn)爭。1815年拿破侖兵敗后,曾在銀行工作。1819年后,曾在波恩大學、格廷根大學、柏林大學學習。在柏林時結識法恩哈根·封·恩澤夫婦以及作家沙米索、富凱等。恩澤夫婦家的文學沙龍是柏林的文學中心。在它的影響下,海涅的第一部《詩集》于1821年在柏林出版,表現(xiàn)出明顯的浪漫主義的影響,主要內容是表達對他表妹阿瑪麗亞的絕望愛情以及對大自然的向往。1823年發(fā)表《悲劇——抒情插曲》。1824年1月重返格廷根大學學習法律,并繼續(xù)寫詩,完成了《還鄉(xiāng)集》。

海涅于1825年獲法學博士學位?!哆€鄉(xiāng)集》增訂后與《哈爾茨山游記》和《北海紀游》中的第一部分組詩,于1826年匯編為《旅行記》發(fā)表,引起強烈的反響。1827年《旅行記》第2卷出版。從英國旅行回到漢堡后,他的《歌集》出版,收入在此之前發(fā)表的大部分詩歌,奠定了海涅作為杰出的抒情詩人的地位。1829年《旅行記》第3卷出版。19世紀90年代,在認識了馬克思后,海涅的創(chuàng)作達到頂峰,同時也離批判現(xiàn)實主義更近了。以后海涅陸續(xù)發(fā)表了《法蘭西現(xiàn)狀》、《論法國的畫家》、《德國近代文學史略》、《路德維?!げ疇柤{,亨利希·海涅的備亡錄》、《德國,一個冬天的童話》等文章和詩歌。1845年開始,海涅的癱瘓癥惡化了。1848年5月海涅最后一次出門,去了盧浮宮博物館。維納斯像勾起了他的傷感:“我在她的腳前呆了很久,我哭得這樣傷心,一塊石頭也會對我同情。女神也憐憫地俯視著我,可是她又是這樣絕望,好像她想說:難道你沒有看見,我沒有臂膀,不能幫助你嗎?”自從這一天后,海涅在床上過了8年“床褥墓穴”的生活,但他沒有中斷創(chuàng)作,1851年口授完成詩集《羅曼采羅》,喊出了他渴望生命的呼聲,于1851年出版,后來還寫了一些散文作品。

1856年2月17日,海涅在巴黎逝世。海涅的一生是前進的一生,他從一個浪漫主義的抒情詩人開始,而后認識到了詩人的社會使命,加入了革命的行列,并以某敏銳的政治嗅覺,寫了不少優(yōu)秀的政治詩和政治雜文,最后成為一個戰(zhàn)斗的政治詩人,成了早期批判現(xiàn)實主義的先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