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jīng)歷
早年經(jīng)歷1967年生于黑龍江省寶泉嶺農(nóng)場,是五個孩子之中最小的一個,取名褚福軍。
教育經(jīng)歷1985年 考入北大中文系文獻專業(yè)。
工作經(jīng)歷1989年畢業(yè)后被分配至北京《中國文學(xué)》雜志社工作。從1985年開始嘗試寫作算起,戈麥的實際寫作時間不到6年,就在這6年時間里,他卻給我們留下了大量詩作及其他一些文學(xué)作品。
寫作經(jīng)歷1987年 寫詩《金山舊夢》等。
1989年 擔(dān)任《中國文學(xué)》雜志社編輯。自編詩集《核心》,收入詩100篇(現(xiàn)存82篇),寫有短序。母親去世。寫詩《圣馬丁廣場水中的鴿子》等。

戈麥
1990年 自編詩集《我的邪惡,我的蒼白》,收入詩70首(其中57首見于《核心》)。與西渡合出半月刊《厭世者》5期,收入詩47首和近30首數(shù)行詩。與西川交往。與西渡、桑克、徐江合出《POEM·斜線》。自編詩集《鐵與砂》,打印。與臧棣交往。與阿吾等創(chuàng)辦《尺度》,與臧棣等創(chuàng)辦《發(fā)現(xiàn)》。自編詩集《彗星》,翻譯勃萊、博爾赫斯。
1991年 訪施蟄存,寫《獅子座流星——記作家施蟄存》。訪艾蕪,寫《漂泊者的黃昏——關(guān)于艾蕪與<南行記>》。寫詩《眺望南方》《眺望時光消逝》等。寫小說《地鐵車站》《猛犸》等。9月寫《關(guān)于死亡的札記》。
個人生活
健康狀況
1991年9月24日自沉于北京西郊萬泉河(身縛小石塊兒)。
創(chuàng)作特點
主題思想
在一篇《關(guān)于詩歌》的短文中,戈麥這樣寫道:“詩歌應(yīng)當(dāng)是語言的利斧,它能夠剖開心靈的冰河。在詞與詞的交匯、融合、分解、對抗的創(chuàng)造中,犀利奪目的語言之光必將照亮人的生存。詩歌直接從屬于幻想,它能夠拓展心靈與生存的空間,同時讓不可能的成為可能?!边@可以視為他的詩歌觀。
后世紀念
媒體報道

戈麥
20年前,1991年9月24日,詩人戈麥自沉于北京西郊萬泉河,引人唏噓。至今戈麥仍沒有廣泛的被大家熟識,通過這個專題希望讓大家對他能有一定的了解,另外也算是對這位詩人逝去20年的祭奠。2011年9月24日,詩人戈麥逝世20周年祭,懷念的情緒又在一些熱愛詩歌的群體中流傳,然而20年過去了,世人只知海子,不知還有戈麥。
個人評價
曾有人看過《戈麥詩全編》后感嘆道:“他的作品無一不讓我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堅硬、頑固、憂傷、愛。他是一個牽連了太多痛苦和理想的孩子。通過詩歌,他眼中的一切都會讓人感覺是那么的充實和力量,但無奈的現(xiàn)實又讓他孤單。他只能面對著自己,面對著那個時代的單調(diào)。寫到這里不禁哽咽。我一直堅信戈麥是我遇見過的最好的詩人,我羨慕他無與倫比的天賦,更嫉妒他澄澈的生命?!保▌⒗颍?/p>
戈麥極富才氣,對文學(xué)、對詩歌的熱愛發(fā)自內(nèi)心。其寫作極投入,也極勤奮,在當(dāng)時北大詩人那個小圈子里,是有目共睹的。在對人處事上,戈麥也很真誠,很義氣,口碑極佳。在朋友眼中,“他的一生是完美的”,“真正做到了‘像寫的那樣生活’?!薄鞫桑ㄐS鸭嬖娪眩?/p>
紀念詩人戈麥!記得他逝世不久的那些日子,他的詩集長置案頭,時時讀起。紀念他,就是紀念我們已逝的青春歲月。——葉匡政(評論家)
其他作品
《誓言》 | 《紅果園》 | 《陌生的主》 | 《浮云》 |
《界限》 | 《大風(fēng)》 | 《天象》 | 《沒有人看見草生長》 |
《如果種子不死》 | 《圣馬丁廣場水中的鴿子》 | 《獻給黃昏的星》 | 《我們背上的污點》 |
《南方》 | 《滄?!?/td> | 《彗星》 | 《大?!?/td> |
《黃金》 | 《鯨魚》 | 《當(dāng)我老了》 | 《死后看不見陽光的人》 |
《老虎》 | 《玫瑰》 | 《天鵝》 | 《牡丹》 |
展開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