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詩造句法,詩詞技巧名詞之一,名稱來源于劉鐵冷著的《作詩百法》。

中文名

作詩造句法

外文名

正文

【名詞解釋】

作詩造句法,詩詞技巧名詞之一,名稱來源于劉鐵冷著的《作詩百法》。古人作詩,不拘泥于一法。律詩聯(lián)句,富于變化,造句各不相同,詩境新穎而抑揚(yáng)頓挫感梁力強(qiáng)。作詩造句之法,對于初學(xué)詩者有引領(lǐng)之力。

積字成句,積句成篇,故作詩最重句法。一句不洽即全篇皆弱,一句不煉,即全篇皆渙。然句法各不相同,惟在適用。唐人杜甫工於造句,傳者極多。茍非學(xué)識兼到,仍不能摹仿萬一,示之矩矱,或者其有所折衷歟?

【詩歌舉證】

◎五律詩造句

青·惜峰巒過,黃·知橘柚來。(上一字下四字法)

晚涼·看洗馬,森木·亂鳴蟬。(上二字下三字法)

夜郎溪·日暖,白帝峽·風(fēng)寒。(上三字下二字法)

風(fēng)連西極·動,月過北庭·寒。(上四字下一字法)

塵中·老·盡力,歲晚·病·傷心。(二一二句式)

峽云·籠·樹·小,湖日·落·船·明。(一句作三折者)

◎七律詩造句

松·浮欲盡不盡云,山·動將崩未崩石。(上一字下六字者)

朝罷·香煙攜滿袖,詩成·珠玉在揮毫。(上二字下五字者)

漁人網(wǎng)·集寒潭下,估客舟·隨夜照來。(上三字下四字者)

香飄含殿·春風(fēng)轉(zhuǎn),花覆千官·淑景移。(上四字下三字者)

五更鼓角聲·悲壯,三峽星河影·動搖。(上五字下二字者)

盤飱·市遠(yuǎn)·無兼味,尊酒·家貧·只舊醅。(一句作三折者)

含風(fēng)·翠壁·孤云納,背日·舟楓·萬木稠。(一句作三折者)

林花著雨·胭脂濕,水荇牽風(fēng)·荷帶長。(上呼下應(yīng)者)

素練抹林·云氣薄,明珠穿草·露華新。(上應(yīng)下呼者)

注:選自劉鐵冷《作詩百法》,P78-P7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