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民法》是2006年11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人民法院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柳經(jīng)緯。

中文名

感悟民法

開本

32開

定價

22元

語言

中文

出版社

最高人民法院人民法院出版社

頁數(shù)

341

作者

柳經(jīng)緯

出版時間

2006年11月

裝幀

平裝

版次

第一版

ISBN

9787802173576

定價

22.0

圖書編號

1813920

基本信息

感悟民法

書名:感悟民法

圖書編號:1813920

出版社:最高人民法院人民法院出版社

定價:22.0

ISBN:780217357

作者:柳經(jīng)緯

出版日期:2006-11-01

版次:1

開本:32開

簡介

本書全面闡述了關于民法調整對象的條文化問題、民事立法與修路造橋、不真正義務、權利和義務等內(nèi)容。

目錄

自序(1)

制度的民法與理念的民法:關于民法是什么的問題(1)

債法通,則民法通(18)

關于民法調整對象的條文化問題(23)

民事立法與修路造橋(29)

從偏激到理性:我國民法基本原則觀的演變(34)

權利和義務(40)

不真正義務(46)

民事責任與權利救濟(64)

從一則“超市命案”看自助行為的界限(70)

此責任非彼責任 ——關于民事責任概念的用法問題(76)

二分法與三分法:民事能力的劃分問題(81)

自然人權利能力的平等性與差異問題(85)

胎兒權益保護問題(91)

死者“權益”保護問題(97)

王偉事件與宣告死亡制度(106)

“斬不斷、理還亂”的法定代表人制

——評《公司法》第13條關于法定代表人的

新規(guī)定(109)

法律行為的本質屬性問題(123)

意思自治與法律行為制度(132)

意思表示的構成及其對法律行為效力的影響(148)

判斷法律行為效力的“三步曲”

——關于法律行為成立、有效與生效的問題(160)

法律行為效力概念辨析(168)

法律行為的形式問題(180)

意思表示撤銷制度的法律機理(190)

撤銷的對象及其效力(195)

絕處逢生:無效法律行為的轉換問題(202)

一物多權的利益沖突及其解決途徑(211)

關于所有權的定義問題(215)

物權、債權之二元劃分及物權債權化和債權物權化

問題(221)

關于債的定義

——兼談立法對法律概念進行定義的得與失(226)

法定之債(233)

金錢之債(239)

連帶債務的四種類型(252)

債的移轉:三種情形兩種規(guī)則

——兼談我國法律有關債移轉的法律規(guī)則的演變(259)

債的免除之第三條路(264)

合同與契約(267)

構成要約的商業(yè)廣告

——關于《合同法》第15條第2款的解釋(271)

違約金的懲罰性與補償性問題(278)

強制履行與違約賠償二題(284)

民事責任的一般原理與違約責任(294)

賠禮道歉責任芻議(298)

訴訟時效與消滅時效(304)

《民法通則》:我國民事立法史上的一座界碑

——紀念《民法通則》頒布二十周年(309)

回歸民法(317)

后記:“先結婚,后戀愛

——我的民法求學之路(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