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洞頭鳥島

鳥島有6個,即北爿山嶼、南爿山嶼、北貓嶼、雙峰山島、南擺嶼、北擺嶼。這些島嶼長年有海鷗、賊鷗、白鷺、白鸛、海燕、赤嘴鷺鷥等棲息繁衍。大多為候鳥,一般在4-9月集中在這些島上,繁殖期有2-4次。高峰期在端午節(jié)前后,有的島嶼有上萬只棲息翱翔。

島嶼

①北爿山嶼,在鹿西島東北面,即北緯28°00′47″,東經(jīng)121°15′58″。面積55379平方米,岸線長1101米,為獨峰島,海拔56.2米,島上表土稍厚,有茅草,有水源,附近海域為漁業(yè)定置作業(yè)區(qū);島上有燈樁一座。汛期島有漁民居住,設(shè)有區(qū)政府保護鳥類資源通告牌。

②南爿山嶼,在鹿西島東北面,北爿山嶼南介,即北緯28°00′20″,東經(jīng)121°15′42″。面積74984平方米,岸線長1395米。單峰島,海拔60.9米。表土稍厚,有茅草,兼有馬尾松,有水源。

③北貓嶼,在洞頭島東面,即北緯27°50′11″,東經(jīng)121o14′21″。面積9453平方米,岸線長452米,海拔27.7米。島上土層薄、植被少。出露巖石為侏羅系上統(tǒng)流汶質(zhì)晶屑凝灰?guī)r,巖基海岸。

④雙峰山島,在南策島的南部,即北緯27°41′50″,東經(jīng)121°08′21″。面積24133平方米,岸線長567米,海拔61.7米。出露巖石為早白堊世流紋斑巖。土層薄,長有白茅、芒箕等雜草。

⑤北擺嶼,在南策島南部,即北緯27°42′46″,東經(jīng)121°10′56″。面積15214平方米,岸線長636米,海拔31.7米,土層薄,植被少。

⑥南擺嶼,在南策島南部、北擺嶼南側(cè),即北緯27°42′41″,東經(jīng)121°10′16″,面積14927平方米,岸線長545米,海拔25米,為裸露基巖,上無表土。

總結(jié)

其中前兩個合稱南北鳥島。洞頭鳥島,無人居住島,由于氣候條件適宜,并有充足海鮮食料等,給一些鳥類的棲息,生存,繁殖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環(huán)境,因此長年有群鳥寄居翱翔,繁衍生殖. 在這兩島上大量的有海鷗,白鷺,白鸛,海燕,赤嘴鷺鷥等。一般為四至九月間生活在這些島嶼上,每年繁殖二至四次。以端午節(jié)前后為高峰期,僅北島上就有上萬只鷗鳥飛翔,群飛之景極為壯觀,沙灘上遍地是鳥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