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蕘花(Wikstroemia hainanensis Merr.),灌木,海南特產(chǎn)。

中文名

海南蕘花

桃金娘目(Myrtales)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Angiospermae)

雙子葉植物綱(Magnoliopsida),又稱木蘭綱。

亞綱

薔薇亞綱(Rosidae)

拉丁學(xué)名

Wikstroemia hainanensis

瑞香科(Thymelaeaceae)

蕘花屬(Wikstroemia)

海南蕘花

命名者及年代

Merr.

分布區(qū)域

海南

亞門

被子植物亞門

簡介

種中文名:海南蕘花

種拉丁名:Wikstroemia?hainanensis?Merr.

國內(nèi)分布:海南特產(chǎn)

命名來源:(中山大學(xué)學(xué)報)[Lingnan?Science?Journal?14(1):?40-41?1935]

中國植物志:52(1):304

形態(tài)特征

灌木,高約1-2.5米;小枝圓柱形,棕褐色,幼枝被緊貼的微柔毛,老枝無毛。葉對生,紙質(zhì),卵形、長圓形至長圓狀披針形,長2-10厘米,寬1-2.5厘米,先端漸尖,基部楔形或近圓形,上面深綠色,下面淡綠色,無毛。側(cè)脈每邊8-12條,纖細,明顯;葉柄長1-2毫米,近無毛??偁罨ㄐ蚓o縮近頭狀,由3-7花組成,頂生或生于側(cè)枝頂端,花序梗通常長3-4毫米,被短柔毛?;S色,無毛,花萼筒長約1.3-1.5毫米,直徑約1毫米,裂片4,橢圓狀卵形,先端鈍,長3-4毫米,寬2-3毫米;雄蕊8,2列,花絲極短,花藥長圓形,長約1.5-2毫米;子房橢圓形,無毛,花柱短,柱頭頭狀,具乳突,花盤鱗片4枚,線形。果橢圓形,長約7毫米,成熟時紅色,基部為殘存的花萼所包被?;ㄆ?-9月。

產(chǎn)地

海南特產(chǎn)。喜生于低海拔的疏林中及干燥山坡向陽處。模式標(biāo)本采自海南崖縣之羊令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