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軸蕘花瑞香科、蕘花屬。灌木,高1-4米;枝粗壯,近無毛,暗褐色,節(jié)間短而節(jié)膨大,小枝略被柔毛。主要分布在廣東、海南、廣西等地。

中文名

粗軸蕘花

桃金娘目 Myrtales [Cronquist系統(tǒng)]

拉丁學(xué)名

Wikstroemia pachyrachis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Angiospermae [傳統(tǒng)系統(tǒng)]

木蘭綱 Magnoliopsida [Cronquist系統(tǒng)]

亞綱

薔薇亞綱 Rosidae [Cronquist系統(tǒng)]

別名

厚軸蕘花

瑞香科 Thymelaeaceae [Cronquist系統(tǒng)]

蕘花屬 Wikstroemia

亞屬

蕘花組 Wikstroemia Sect. Wikstroemia

粗軸蕘花 Wikstroemia pachyrachis

命名者及年代

S. L. Tsai

分布區(qū)域

廣東,海南,廣西

植物簡介

粗軸蕘花(中國高等植物圖鑒)厚軸蕘花?Wikstroemia?pachyrachis?S.?L.?Tsai,中山大學(xué)學(xué)報5?(2):?101.?1956;?海南植物志1:?437.?1964;?中國高等植物圖鑒2:?960,?圖3650.?1972;?廣西植物志1:?622.?1991.

形態(tài)特征

灌木,高1-4米;枝粗壯,近無毛,暗褐色,節(jié)間短而節(jié)膨大,小枝略被柔毛。葉對生,堅紙質(zhì),密集,倒卵狀橢圓形或長圓狀橢圓形,長2.5-7厘米,寬1-1.8厘米,先端急尖或鈍,基部寬楔形或鈍形,上面干時暗綠色,有光澤,下面粉綠色被細(xì)小鱗片,邊全緣,略反卷,側(cè)脈每邊8-15條,在上面暗淡,在下面較明顯,葉柄長約2毫米?;S綠色,15-26花組成頂生或腋生的頭狀總狀花序,花序直立,總花梗粗壯稍被毛;花萼長約8-10毫米,被疏柔毛,頂端4裂,裂片卵形,長約2毫米,端鈍;雄蕊8,2列,著生于花被管中部以上;子房無柄,頂端被毛,花柱短,柱頭頭狀,花盤鱗片2枚,膜質(zhì),約為子房長度的1/3。果卵形,長約6毫米,寬4毫米,成熟時紅色,果落后在果序軸上留有明顯的瘤狀痕跡。花期9-10月,果期冬季。

分布習(xí)性

產(chǎn)廣東、海南、廣西。常見于海拔較高的山地密林中、灌叢內(nèi)及巖石上。模式標(biāo)本采自海南瓊中。

植物用途

莖皮纖維可造紙及人造棉。[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