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針葉蕘花,瑞香科蕘花屬灌木,葉對生,堅紙質(zhì),披針形。生于海拔250-1300米的灌叢中,我國南方大部分省份均有分布。

中文名

披針葉蕘花

亞綱

薔薇亞綱(Rosidae)

二名法

Wikstroemia lanceolata Merr.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Angiospermae)

雙子葉植物綱(Magnoliopsida),又稱木蘭綱。

拉丁學(xué)名

Wikstroemia lanceolata

桃金娘目(Myrtales)

瑞香科(Thymelaeaceae)

蕘花屬(Wikstroemia)

披針葉蕘花

命名者及年代

Merr.

分布區(qū)域

臺灣

形態(tài)特征

灌木。小枝幼時散生貼生柔毛,以后脫落近無毛。葉對生,堅紙質(zhì),披針形,長4-6厘米,寬8-12毫米,先端漸尖,基部楔形至寬楔形,邊全緣,兩面無毛,側(cè)脈8-10對,在下面微凸起,伸到葉邊緣在兩側(cè)脈間匯合;葉柄短,無毛。

花3-6朵,傘形狀至短穗狀,花序梗長2-3毫米,花梗長約6毫米,無毛;花萼筒為裂片長度的3-4倍,裂片4,微被柔毛;花盤鱗片2,線形;雄蕊8,2輪,下輪著生在花萼筒中部,上輪著生在花萼管上部;子房卵球形,先端被毛,花柱短,柱頭近球形。果實未見。

生長環(huán)境

海拔250-1300米的環(huán)境,灌叢中, 荒地, 林中, 路邊灌草叢中, 山谷邊灌叢, 山坡, 山坡路邊, 疏林中, 陰濕地

分布范圍

安徽省, 浙江省, 江西省, 福建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廣東省,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 貴州省

產(chǎn)臺灣(臺東)。生于灌叢中。菲律賓有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