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蕘花,拉丁文名:Wikstroemia anhuiensis D. C. Zhang et X. P. Zhang. 瑞香科、蕘花屬灌木,高約60厘米。小枝深紫色,細弱,無毛;芽小,卵球形,直徑約0.2毫米,密被灰白色柔毛。葉對生,膜質(zhì),橢圓形至長橢圓形,先端急尖或圓鈍,基部楔形或?qū)捫ㄐ危吶?,上面綠色,下面淡綠色,兩面無毛,花絲極短,花藥狹長圓形,長約1毫米;子房梨形,均被短柔毛,花柱極短,柱頭近球形,直徑約0.3毫米。果實未見。

(概述圖來源: )

中文名

安徽蕘花

拉丁學(xué)名

Wikstroemia anhuiensis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Angiospermae)

雙子葉植物綱(Magnoliopsida),又稱木蘭綱。

亞綱

薔薇亞綱(Rosidae)

桃金娘目(Myrtales)

瑞香科(Thymelaeaceae)

蕘花屬(Wikstroemia)

安徽蕘花

命名者及年代

D. C. Zhang et X. P. Zhang

分布區(qū)域

安徽

形態(tài)特征

灌木,高約60厘米。小枝深紫色,細弱,無毛;芽小,卵球形,直徑約0.2毫米,密被灰白色柔毛。葉對生,膜質(zhì),橢圓形至長橢圓形,長0.6-1.6厘米,寬3-8毫米,先端急尖或圓鈍,基部楔形或?qū)捫ㄐ危吶?,上面綠色,下面淡綠色,兩面無毛,側(cè)脈4-5對;葉柄短,長約1毫米,無毛?;ò咨?,4-6朵,呈短頂生總狀花序,花梗長1-1.2毫米,花序梗和花梗均無毛;花萼管圓筒形,下部膨大,無毛,長8-10毫米,裂片5,寬卵形,長約2毫米,先端圓,鈍或略尖,邊緣全緣;花盤鱗片1枚,線形,長約1.5毫米;雄蕊10,二輪排列,上面一輪著生于花萼管喉部,下面一輪著生于中部以上,花絲極短,花藥狹長圓形,長約1毫米;子房梨形,長約2毫米,子房柄長約1毫米,均被短柔毛,花柱極短,柱頭近球形,直徑約0.3毫米。果實未見。

生長環(huán)境

海拔540米。

分布范圍

安徽蕘花

產(chǎn)安徽(歙縣)即模式產(chǎn)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