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起設置行政村,原三林鄉(xiāng)二十四保三十一圖,定名為懿德村。沈懿卿于1912年曾任三林鄉(xiāng)議事會議員,一生熱愛公益事業(yè),先后修建橋梁三座,為民造福。 1927年2月,率鐵路工人糾察隊參加杭州工人起義,光復杭州。

中文名

懿德村

所屬地區(qū)

三林鎮(zhèn)

地理位置

三林塘南面

別名

懿德大隊

正文

三林鎮(zhèn)懿德村歷史悠久。在三林塘南面,天花庵西面有一個沈氏家族在這里世代居住,繁衍生息,人們習慣地稱這里為大沈家宅。到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沈氏家族的子孫沈懿卿在其住宅的東南約一公里處投資創(chuàng)辦了一所學校,叫懿德初級小學,為當?shù)匕傩占易优畟魇谖幕R。1938年起設置行政村,原三林鄉(xiāng)二十四保三十一圖,定名為懿德村。1966年后的“文化大革命”期間曾改名為三林人民公社新華大隊,1982年更名為懿德大隊,1984年4月恢復原名懿德村。

在懿德這塊土地上,曾出現(xiàn)過不少有識之士和革命先驅。沈懿卿于1912年曾任三林鄉(xiāng)議事會議員,一生熱愛公益事業(yè),先后修建橋梁三座,為民造福。1912~1923年共為教育事業(yè)捐款銀元1000元。因此,上??h政府授給他金色三等獎章一枚,以資表彰。

工人運動的先驅沈干城,1897年生在懿德,他是沈懿卿的長孫,從小接受先進思想的教育,1922年秋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成為上海浦東地區(qū)最早的中國共產(chǎn)黨黨員。1925年任全國鐵路總工會執(zhí)行委員,同時任中共杭州地委工人部長。1927年2月,率鐵路工人糾察隊參加杭州工人起義,光復杭州。1927年5月由于叛徒告密被逮捕,飽受酷刑,堅守黨的秘密。1934年9月,終因長期牢獄生活的折磨而瘐死于江蘇陸軍監(jiān)獄,時年37歲。1952年被追認為革命烈士。

浦東開發(fā)開放給三林鎮(zhèn)懿德村帶來了機遇,目前正在動拆遷的懿德、紅旗兩村的部分生產(chǎn)隊(上南路以西、浦星公路以東、新華路以北、外環(huán)線綠帶以南)將要建造一個居住小區(qū),被命名為懿德新村。懿德這個地名將時代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