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萼野丁香(學(xué)名:Leptodermis brevisepala),為茜草科、野丁香屬下的一個植物種。

中文名

短萼野丁香

茜草目(Rubiales)

植物界

雞矢藤族(PaederieaeDC.)

被子植物門(Magnoliophyta)

雙子葉植物綱(Magnoliopsida),又稱木蘭綱。

亞綱

菊亞綱(Asteridae)

拉丁學(xué)名

Leptodermis brevisepala

茜草科(Rubiaceae)

亞科

茜草亞科(Rubioideae)

野丁香屬(Leptodermis Wall.)

短萼野丁香

命名者及年代

H. S. Lo

分布區(qū)域

四川

形態(tài)特征

灌木,高約40厘米;小枝圓柱狀,直而長,銹褐色,被短柔毛或微柔毛。葉疏生或在小枝頂部4片簇生,厚紙質(zhì),卵形或披針形,長6-10毫米,寬3-5毫米,頂端短漸尖或近短尖,很少圓鈍,邊緣略反卷,兩面無毛,干時上面近黑色,下面暗褐色;中脈和每邊3-4條側(cè)脈均在下面明顯凸起;葉柄長1-2毫米,有時近無柄;托葉近三角形,長約1.6毫米,頂端具一長的硬尖頭,近無毛。

聚傘花序幾無總梗,在短枝上頂生,偶有腋生,有花5-7朵;花無?;蛴卸坦?;小苞片透明,中部之下合生,頂端有一刺狀硬尖頭,近無毛或被微柔毛,與萼管近等長;萼管長約1.4-1.7毫米,干時黑色,裂片5,卵狀圓形或卵狀三角形,長寬近相等,約0.4毫米,頂端鈍或近短尖,無緣毛;花冠白色,漏斗形,長8-10毫米,外面被微柔毛,里面密被白色長柔毛,裂片5,近圓形,中間部分較厚,邊檐薄而闊,波狀或嚙蝕狀;雄蕊5,著生在冠管喉部下方,花藥線形,內(nèi)藏;花柱伸出,柱頭常3裂,曲卷。果未見。[1]

本種近 L. potanini Batalin, 區(qū)別是萼裂片卵狀圓形或卵狀三角形,長寬近相等;花冠較小,長8-10毫米,白色。[1]

生長環(huán)境

生長于海拔1750米處。

分布范圍

分布在四川省會理。[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