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充滿生活哲理的精美散文。作者借一滴小小的露珠,把個人的主觀感受天衣無縫地融入敘述和描寫中,把筆下的小小露珠變成一個富有象征意義的藝術(shù)形象,以小見大地揭示了人類對自然環(huán)境的肆意踐踏與破壞,表達(dá)了作者對美好自然的愛護、贊美和懷念之情,彰顯了人類要關(guān)愛自然的主題。

中文名

不忘露珠的寂靜之味

外文名

別名

龔佩瑜

出生地

福建龍海市石碼鎮(zhèn)

職業(yè)

女詩人

語言

中文

開本

16

裝幀

平裝

類別

散文

ISBN

9787304046255

頁數(shù)

288頁

主要成就

國首屆新詩優(yōu)秀詩集獎

代表作品

詩集《雙桅船》、《會唱歌的鳶尾花》、《不忘露珠的寂靜之味》。

出版社

機械工業(yè)出版社

作者

舒婷

版次

1

基本信息欄

作者介紹

舒婷,原名龔佩瑜,1952年出生于福建龍海市石碼鎮(zhèn),1969年下鄉(xiāng)插隊,1972年返城當(dāng)工人,1979年開始發(fā)表詩歌作品,1980年至福建省文聯(lián)工作,從事專業(yè)寫作。朦朧詩派的代表作家之一,崛起于20世紀(jì)70年代末的中國詩壇,與北島,顧城齊名。作者所在單位是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席團,廈門文聯(lián),福建省文聯(lián)。

代表作品

詩集《雙桅船》、《會唱歌的鳶尾花》、《始祖鳥》,散文集《心煙》、《秋天的情緒》、《硬骨凌霄》、《露珠里的“詩想”》、《舒婷文集》(3卷)、《真水無香》,《不忘露珠的寂靜之味》。

成就榮譽

詩歌《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獲1980年全國中青年優(yōu)秀詩歌作品獎,并被編入選入蘇教版高一語文必修三和人教版語文九年級下冊,《雙桅船》獲全國首屆新詩優(yōu)秀詩集獎、1993年莊重文文學(xué)獎;《真水無香》獲第六屆華語文學(xué)傳媒盛典“年度散文家授獎”。另《在那顆星子下——中學(xué)時代的一件事》 節(jié)選自滬教版六年級下的語文教材,十分準(zhǔn)確地寫出了孩提時代的人的心聲。

原文欣賞

作者:舒婷

不經(jīng)意從一部日本暢銷小說里讀到:“所謂風(fēng)流,就是不忘露珠的寂靜之味?!狈路鸫藭r才覺得聚蚊如雷的市聲,洶洶擾擾難以忍受,隨即起來關(guān)窗。

有一條美麗的河流被一支動聽的民歌傳頌著。老師帶孩子們來到河邊寫生,孩子們問:“老師,河在哪里?”老師流了眼淚。小時候他就在這河邊摸魚撲水練狗爬式,母親挽著褲管淘米搗衣,河風(fēng)送著整整一列船隊?,F(xiàn)在他的學(xué)生們看到的僅是一道小泥溝,連蘆葦都渴死了。

天然湖泊也在被迫精簡機構(gòu),由于地下水位的迅速降低,由于污染,由于填灘蓋療養(yǎng)院;瀑布都有了管教,平時野性全無,被引去耕地發(fā)電。上級領(lǐng)導(dǎo)來了,才開閘放松轡頭,暫現(xiàn)片刻龍騰虎躍的真身。如此觀瀑布,跟看馬戲團表演差不多。尤其當(dāng)你聽說,放兩個鐘頭的水,將損失五千塊錢,你便覺得那白花花流的都是銀子,因而很是心疼。

游湖和觀瀑畢竟不是日常的生活,贊嘆罷了,人都回到鋼筋水泥的城市迷宮里。浩淼的水,洛妃的水,大禹的水,“細(xì)雨輕煙”的水,“疑是銀河落九天”的水,水的神話,水的霓裳彩衣,水的冰清玉潔,都被人類一一解構(gòu)。水的分子式是H20,水源來自四通八達(dá)的管道,帶著鐵銹和漂白粉味兒。礦泉水、純凈水、太空水,水的亂世家族被溫溫吞吞封存在塑料瓶子里,隨人們?nèi)ヂ眯?。誰敢“撥開青苔喝山泉”呢?哪怕隨身帶著黃連素片兒。

大清早開了重重鐵門,送孩子穿過城市去上學(xué),不覺得缺了什么。夜半應(yīng)酬或下班回來,半幅裙裾沾了塵灰是有的,但不會被打濕。和情人在馬路上散步,如果鞋尖洇潮,不是剛過了一輛灑水車,就是誰家的污水潑到街上來。直到有一天,在菜市場上看到地攤上叫賣的塑料玫瑰,傖俗的染色花瓣上,竟然沾著幾粒透明小球。只是在這個時候,才相信人們還沒有完全忘掉這個叫做露珠的小精靈。

永遠(yuǎn)不會滾動,永遠(yuǎn)不會干涸,永遠(yuǎn)不會作“鮫人泣”和“風(fēng)度欲成津”的廉價塑脂露珠兒!

玫瑰、茉莉、紫羅蘭,需要什么香味均可招之即來,因為香精的品種越來越齊全。炎熱的南方,人們買門票租棉大衣,參觀室內(nèi)冰雕,用人造雪堆雪人,孩子們以為,南極就是建在公園里的一座冰庫。商人懶得精心復(fù)制露珠,因為它在工業(yè)社會里無從依附。甚至詩人也不再露水蘸筆,生怕讀者說他文藝腔,好酸。

什么都可以仿造,就連生命都可以原版克隆。但露水的寂靜之味,卻是無法模擬無法拼湊的。露珠的凝然和滴落,是日月精華,在荷之上,在芝草之間,寂靜悠遠(yuǎn)。其幽秘其清涼其濃淡深淺,都不是眼睛可以企及,耳朵可以捕捉,嘴唇可以品嘗的。

我們可以放棄宮槐、板橋和馬蹄聲,但損失不起朝露與夜霜、夢想的綠地和傳說中的原始森林。在肉體囚囿、靈魂日見干枯的今天,我們懷念露珠的寂靜之味,以贖罪的愧疚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