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福生(1892年-1950年),又名旺,乳名旺娃,汝州市楊樓鎮(zhèn)大程村姜莊自然村人。為曲劇十六個創(chuàng)始人之一。

中文名

李福生

別名

出生日期

1892

去世日期

1950

民族

漢族

國籍

中國

出生地

直隸州

主要成就

中國曲劇十六個創(chuàng)始人之一

主要作品

《水漫金山》《賭博光棍賣老婆》

所處時代

清末民國 建國初期

個人介紹

李福生(1892年-1950年),又名旺,乳名旺娃,汝州市楊樓鎮(zhèn)大程村姜莊自然村人。

李福生兄弟6人,他居長,二弟福辛,三弟福欽,四弟辛有,五弟福全,六弟福祿。

李福生年輕時喜愛高蹺唱曲子,為踩蹺唱曲子和著名曲子藝人朱萬明、李久長、盛德馨結(jié)為知心朋友,他們經(jīng)常在一起切磋踩蹺唱曲子技藝。在朱萬明的引導(dǎo)下,李福生結(jié)識了許多當(dāng)時的踩蹺唱曲名家,并和其中的踩蹺扮和尚的汝陽城東人馬孟(馬清波),原扮大妞、后改扮老旦,兼任琴師的汝州鄭鐵爐村人朱萬明,三弦、四弦琴師,汝州大張村的王紹陽,擅長八角鼓的汝州大張村王紹煥,高蹺同樂社社首、汝州大張村的關(guān)遇龍,扮演和尚的汝州趙莊村盧天德結(jié)為金蘭七兄弟。七兄弟中,馬清波、關(guān)遇龍善于組織,盧天德、李福生善于聯(lián)絡(luò)。朱萬明精于業(yè)務(wù),專事高蹺曲子的研究和創(chuàng)新。

民國十五年四月初七(1926年5月18日),金蘭七兄弟的朱萬明、李福生、王紹陽、王紹煥、關(guān)遇龍、盧天德和其他10位玩友在登封潁陽鎮(zhèn)李洼村脫掉蹺棍,登上舞臺,開創(chuàng)了一個新劇種———河南曲子。

李福生在同樂社曲子班原演和尚,后演雜角,外號“五把叉”。曾在《水漫金山》中飾演老法海,在《賭博光棍賣老婆》中飾演光棍。其聲音洪亮,吐字清晰,有板有眼,觀眾在劇場什么位置都可以聽清李的優(yōu)美唱腔。某年元宵節(jié),李福生帶領(lǐng)本村喜愛表演的人鬧社火,他扮演老鱉,脖子戴上闖子(鈴鐺)前面帶隊(duì),唱著:“老鱉前頭帶著隊(duì),螞蝦圪丁后邊行,呀呀一呀呀。”觀眾如云,笑聲如雷,其動作滑稽、幽默?,F(xiàn)年82歲的同村郝西山對此記憶猶新。

李福生為人豪爽、仗義,侍母至孝。一次,李福生和人賭博,一夜輸?shù)舭水€地,他羞愧難當(dāng),跪在母親面前,請求寬恕。母親大怒,責(zé)令五個弟弟將其痛打。他離家出去,發(fā)誓不混出人樣,掙回一份家業(yè),決不返鄉(xiāng)。他一走三年,杳無音訊。母親思子心切,派出二弟將其找回。他跪在母親面前,求告母親饒恕其不孝之罪,五個弟弟見狀,也跪在母親面前替大哥求情。母親要求他,不能外出唱戲辱沒祖宗,在家支撐門戶理事,如不同意,永不寬恕。對此,李福生左右為難,一方面是他熱愛的戲劇事業(yè)和朝夕相處、親若兄弟的戲友,一方面是母親殷切希望和嚴(yán)詞命令。李福生思量再三,只好遵從母命,帶領(lǐng)兄弟們置地造屋,春耕秋收,忍痛割舍了他視為生命的戲劇事業(yè)。母親辭世,仍不敢違母之命,村中每來劇團(tuán),李福生總親自張羅,籌集糧、款,安排吃住。

李福生一生娶3個老婆,但無一子女,待兄弟、子侄關(guān)愛有加,不偏不倚,不嬌不寵,有錯則嚴(yán)加斥責(zé),兄弟、子侄對他言聽計(jì)從,大小事物均由他殺伐決斷,不敢忤逆。凡有爭執(zhí),一聞大哥聲音,則禁言斂口,不敢聲張。尤待長侄天定如同己出,關(guān)愛備至,天定十幾歲時,仍佩戴項(xiàng)圈。時當(dāng)?shù)仫L(fēng)俗:“十七不娶妻,等到二十一”。在天定17歲時,李福生給其娶媳婦。天定結(jié)婚那天,客人云集,許多當(dāng)?shù)仡^面人物和鄰居前去賀喜,原計(jì)劃40席,結(jié)果客人到有83席,使李福生手足無措,窮于應(yīng)付。石臺區(qū)長朱少賢和紳士劉汝英、楊天榮見狀,紛紛離去,李福生頓感顏面無光,羞愧難當(dāng)。朱莊朱老八平時與李福生言語不和,借酒發(fā)瘋,高唱:“二八一十六,伸筷子去叨肉。旺娃,你哩肉類?二九一十八,伸手把饃抓。旺娃,你哩饃類?”李福生本為客多食少而苦惱,聞聽朱老八言語,又不便發(fā)作,心生悶氣,得下臌疾(肝癌),不久死去,享年58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