鉤序唇柱苣苔,苦苣苔科,唇柱苣苔屬,生于石山陰處石上,林中石上,溝邊或陡崖上。

中文名

鉤序唇柱苣苔

拉丁學名

Chirita hamosa R. Br.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唇形目

苦苣苔科

唇柱苣苔屬

命名者及年代

R. Br.

分布區(qū)域

廣西,云南

基本信息

種?名:鉤序唇柱苣苔

學?名:Chirita?hamosa?R.?Br.

科:苦苣苔科

屬:唇柱苣苔屬

產(chǎn)地分布

產(chǎn)云南南部和東南部、廣西西部和南部。在越南北部、老撾、馬來半島、泰國、緬甸、印度也有分布。

形態(tài)特征

一年生草本。莖高5-36厘米,疏被短柔毛或近無毛,通常不分枝,有1-3葉,有時生7葉。最下部葉單生,上部葉對生;葉片薄草質(zhì),卵形、寬卵形、狹卵形,有時橢圓狀卵形,長1.5-13厘米,寬1-11厘米,頂端微尖或鈍,基部圓形或淺心形,邊緣全緣,兩面有疏或密的短柔毛,側(cè)脈每側(cè)6-16條;葉柄近不存在至長達7厘米?;ㄐ蛞干ㄐ蚬Ec葉柄合生,有1-5(-10)朵花,無苞片;花梗簇生,下部的鉤狀彎曲,長3-14毫米,有疏柔毛?;ㄝ?裂達基部,裂片線形或狹線形,長4.5-7毫米,寬0.8-15毫米,外面被柔毛?;ü诎咨聿奎S色,長12-19毫米,外面上部被疏柔毛,內(nèi)面無毛;筒近筒狀,長10-15毫米;上唇長1.5-2毫米,2裂,下唇長2-3毫米,3裂,裂片圓卵形。雄蕊的花絲與退化雄蕊著生于距花冠基部6-8毫米處,狹線形,長2-4毫米,無毛,花藥長1-1.8毫米,下端被長髯毛;退化雄蕊2,狹線形,長0.8-1.5毫米,無毛?;ūP環(huán)狀,高約0.2毫米。雌蕊長11-14毫米,子房長3-6毫米,上部被疏柔毛,花柱近無毛或有疏柔毛,柱頭2深裂。蒴果長1.4-3.3厘米,寬1-2毫米,被疏柔毛。花期7-10月。

生長習性

生于石山陰處石上,林中石上,溝邊或陡崖上,海拔330-1450米。[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