椰葉粑,也稱椰葉薏粑。海南人叫“粑松”、“薏粑”等。漢族居民均會制作椰葉薏耙,尤以???、定安、文昌等地最為普遍。

椰葉粑最初是海南人作為小孩滿月、周歲時的禮品,后來延伸到老人祝壽、慶豐收、喜宴或做白事等的必備之食品。當(dāng)今,各老爸茶店、美食街等隨時可見椰葉粑,是深受廣大顧客歡迎的糕點(diǎn)。

別名

粑松

儲藏方法

低溫冷藏

適宜人群

老少皆宜

難度

普通

是否含防腐劑

主要原料

糖、花生仁、椰子絲

制作原料

糯米粉,粑餡是糖、花生仁、椰子絲、芝麻,根據(jù)個人口味也可加入紅棗、冬瓜糖、瓜子仁等。

制作方法

用浸水3~4小時的糯米磨成米漿,用布袋過濾,抖出于粉(含水50%),用1/3的干粉加水煮成熟粉,倒入2/3的干粉混合搓成濕粉,再把濕粉捏成一個一個粉球,用手將粉球壓成圓片狀,加入搗碎的炒花生仁、芝麻仁、椰子絲、砂糖或紅糖、冬瓜糖等餡料,包好后裝入用椰子葉編成的封底套子中,用手按平,放入蒸籠旺火蒸熟。[1]

食物特點(diǎn)

這種椰葉薏粑的特點(diǎn)是香甜,不粘牙。椰絲薏粑更富有海南風(fēng)味。[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