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中文名:城口榿葉樹種拉丁名:Clethra 科拉丁名:Clethraceae 屬拉丁名:Clethra

中文名

城口榿葉樹

拉丁學名

Clethra fargesii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菫菜目

山柳科

榿葉樹屬

城口榿葉樹

命名者及年代

Franch.

分布區(qū)域

貴州,湖北,湖南,江西,四川

基本內(nèi)容

種中文名:

城口榿葉樹

種拉丁名:

Clethra fargesii Franch.

科中文名:

榿葉樹科

科拉丁名:

Clethraceae

屬中文名:

榿葉樹屬

屬拉丁名:

Clethra

國內(nèi)分布:

產(chǎn)江西、湖北西南及西部、湖南、四川東部及東南部和貴州。

海 拔:

700-2100

命名來源:

[Journal de Botanique (Morot) 9(20): 369-370 1895]

中國植物志:

56:144

植物形態(tài)

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2一7米。當年生枝初波密星狀絨毛及雜于其中成簇的微硬毛,有時雜有單毛,多年生枝無毛。葉厚紙質(zhì),披針狀橢圓形、卵狀披針形或披針形,長6 -14厘米,寬2.5-5厘米,先端尾狀漸尖或漸尖,基部鈍或近于圓形,稀為寬楔形,老葉上面無毛,下面沿葉脈疏被長柔毛及星狀柔毛或近于無毛,側(cè)脈腋內(nèi)有髯毛,邊緣具銳尖鋸齒,側(cè)脈14-17對;葉柄長1一2厘米。總狀花序3一7枝,成近傘形圓誰花序,長10-15 (-20)厘米,花序軸及花梗均密被灰白色,有時灰黃色星狀絨毛及成簇伸展的長柔毛;苞片長于花梗,脫落;花梗在花期長5 -10毫米,尊片卵狀披針形,長3 -4,5毫米,漸尖頭,密被灰黃色星狀絨毛,花瓣白色,倒卵形,長5一6毫米,頂端近于截平,稍呈流蘇狀缺刻,里面近基部被稀疏柔毛;雄蕊長于花瓣,花絲近基部疏被長柔毛,花藥倒卵形,長1.5- 2毫米,花柱無毛,頂端深3裂。葫果下彎,直徑2.5- 3毫米,疏被短柔毛向頂部有長柔毛,宿存花柱長5-6毫米,果梗長10-13毫米?;ㄆ?一8月;果期9 -10月。

產(chǎn)地

產(chǎn)于四川南川、奉節(jié)、城口、巫山等縣山區(qū)。生于海拔1000-2100米的溪邊林中。在貴州、湖北、湖南、江西等省也有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