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含平,女,安徽巢湖人,漢族,現(xiàn)為安徽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副院長、教授、碩士生導師,院黨委委員。中國新聞史學會理事。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新聞史。聘任副教授以來,發(fā)表相關論文十余篇。

工作簡歷

1986年至1997年,在安徽大學中文系新聞專業(yè)任教,教授中國新聞史、廣告學等課程;同時參與對外漢語教學。

1997年被評為副教授。

1997年至1998年,受學校選派赴韓國祥明大學中文系任教。

1998年至今,在安徽大學新聞傳播學院任教,教授本科中國新聞史、名記者研究、當代中國新聞事業(yè),以及研究生中外新聞史專題等課程。

1996年至2007年,任安徽大學教育工會兼職副主席、女工委主任。

2002年起兼任安徽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新聞學系主任。

學習簡歷

1980年至1984年,在安徽師范大學中文系漢語言文學專業(yè)學習。

1985年至1986年,在復旦大學新聞系進修新聞學課程。

1991年至1992年,在安徽大學中文系進修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碩士課程。

1999年至2001年,在安徽大學中文系進修中國古典文學碩士課程。

2003年至2004年,在復旦大學新聞學院做訪問學者。

科研概況

其中中國新聞史論文主要有:

《史量才時期<申報>經(jīng)營策略探析》 (《新聞傳播論壇》第二輯,南京大學出版社)

《安徽近代第一次報刊熱潮探源》 (《新聞大學》1997年春季號)

《從蕭乾通訊看30年代作家通訊特色》 (《新聞春秋》2003年,四川大學出版社)

《130年前的“新聞秀”——評<申報>早期新聞報道中的文學性描述》 (《新聞記者》2005年第3期)

《平民與知識分子雙重視角下的海外世界——論鄒韜奮海外通訊的特色及歷史地位》 (《新聞大學》2005年第2期)

《從<新青年>看陳獨秀的編輯技巧》 (《淮北煤炭師范學院學報》2006年第1期)

《“刊物本身是可以賴發(fā)行收入自給的”——儲安平<觀察>的經(jīng)營策略探析》(《新聞記者》2006年第9期)

《“蘇報案”的辨正與思考》 (《新聞與傳播研究》2006年第3期)

《從<觀察>看儲安平的自由主義新聞理念與新聞實踐》 (《現(xiàn)代傳播》2007年第1期)

編著中國新聞史教材兩部:《中國新聞史綱》(合著,1997年黃山書社出版。)

《簡明中外新聞事業(yè)史》(合著,2004年合肥工業(yè)大學出版社出版。)

此外,1997年參與復旦大學寧樹藩教授主持的中華社科基金項目“中國地區(qū)比較新聞史”研究,撰寫《安徽新聞事業(yè)發(fā)展概要》部分。

1995年主持并完成省教委科研項目“安徽新聞史研究”。

1999年主持并完成省教委科研項目“通訊文體發(fā)展研究”。

2005年起主持省教委教改項目“新聞學打通專業(yè)教學體系改革探討”。

獎勵情況

2002-2003年度被評為安徽大學教書育人先進個人。

2000年被評為安徽省女教職工工作先進個人。

2006年被評為安徽省女教職工工作先進個人。

2006年度被評為安徽大學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