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杞7號,該品種是從寧夏枸杞生產(chǎn)園中選育出的無性系新品種,在多年多點的品種對比試驗與區(qū)域試驗中表現(xiàn)出生長快、自交親和水平高、抗逆性強、豐產(chǎn)、穩(wěn)產(chǎn)、果粒大、等級率高等特點。該品種單果重0.72克較寧杞1號的0.56克增加近30%,干果等級率250~290粒/50克較寧杞1號提高一個等級,枸杞多糖含量3.97g/100g,比寧杞1號增加10.9%;甜菜堿1.08g/100g,比寧杞1號增加29.2%;胡蘿卜素1.385 g/100kg,比寧杞1號增加12.6%。

中文名

寧杞7號

寧夏枸杞

茄科

管狀花目

拉丁學名

Lycium barbarum L 。cv?!甆ingqi-7’

亞綱

合瓣花亞綱

雙子葉植物綱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枸杞屬

茄族

選育人

秦墾、曹有龍、焦恩寧、唐慧鋒、戴國禮、閆亞美、何 軍、李瑞鵬、安 巍、石志剛、李云翔、余守乾、王文華、王自貴、吳廣生、苗永俊、劉定兵

申請單位

國家枸杞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寧夏枸杞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寧夏林業(yè)產(chǎn)業(yè)服務中心

用途

經(jīng)濟林

栽培技術

1、建園

該品種具高度自交親和能力,純系栽培可實現(xiàn)穩(wěn)產(chǎn)、豐產(chǎn)。其樹冠較開張,成齡樹適宜永久株距1.5 m為宜,行距手工園栽植2 m為宜,機耕園2.8~3.0m。

寧杞7號(枸杞新優(yōu)系0207)結果單枝

2、整形修剪

老眼枝花量極少,休眠期修剪可簡化為“疏、截”二字法,按“去強留弱”的原則對成齡樹二年生2級側枝進行選留和短截,其余枝條一律疏除,留枝長度視枝條強弱長度把握在20~40 cm,成林樹單株留枝量250條為宜,幼齡樹留枝量視樹體生長量而定。

3、肥水管理

由于其主根較為肉質(zhì),施肥距離應具根莖50 cm以外,有機肥施入前必須腐熟,避免肥料燒根。

4、病蟲害防治

物候期較寧杞1號顯著提前,病蟲害防治應結合物候期進行。易感染白粉病,在加強田間通風透光的物理措施的基礎上,需在盛花期尾聲后對其進行監(jiān)測與預防。

種植范圍

固原頭營以北的清水河流域,中寧、中衛(wèi)、同心紅寺堡、鹽池的中部干旱帶地區(qū),衛(wèi)寧平原、銀川平原、賀蘭山東麓等年降水500mm以下的地區(qū)均可種植。

選育人

秦墾 男,(1971.11-),副研究員。就職于寧夏枸杞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枸杞新品種“寧杞5號”、“寧杞7號”的第1選育人。

2005年發(fā)現(xiàn)混植狀態(tài)下單果重超過主栽品種寧杞1號90%的首個雄性不育株系YX-1(寧杞5號)。

2006年主持項目“寧夏枸杞雄性不育種質(zhì)YX-1的小孢子發(fā)育形態(tài)學及生物學特性的研究”獲得區(qū)自然基金支持。

2007年秦墾主持項目“寧夏枸杞雄性不育株系利用研究”獲科技攻關重點支持。

2006年~2008年,提出并實施了“寧杞5號”的授粉樹配置和蜜蜂放養(yǎng)兩項關鍵技術,在大面積上實現(xiàn)了“寧杞5號”的優(yōu)異經(jīng)濟性狀。

2009年1月寧杞5號的林木良種申報工作并獲得通過。

2007-2009年秦墾在焦恩寧、王兵等課題組成員的配合下,通過系統(tǒng)的研究,發(fā)現(xiàn)寧夏枸杞的繁育系統(tǒng)類型由于絕大多數(shù)品系自交不親和,應屬于專性異交,寧杞1號、0207兩品系的自交親和性屬于個例,新優(yōu)系0207是2002年以來發(fā)現(xiàn)的單果重超過寧杞1號30%新優(yōu)系中唯一一個自交親和的品系。

2008-2010年通過系統(tǒng)研究發(fā)現(xiàn)枸杞存在寧杞1號屬于二年生枝和當年生枝均可以大量成花的屬于頂葉混合花芽類,0207屬于二年生枝無花,當年生枝大量成花的屬于單一的腋花芽種類。

2008-2010年完成了“0207”區(qū)域試驗與示范工作。

2010年12月完成了0207的良種審定工作,正式定名為寧杞7號,目前0207已在寧夏、甘肅、青海、新疆等省區(qū)。目前寧杞5號的種植面積已達5000余畝,0207種植面積已達1400余畝。

技術圖解

修剪要點

枸杞專家秦墾(右一)實地講解寧杞7修剪

應廣大寧杞七號種植者的要求,將寧杞7號定植當年的定干\壯干\增枝量\早豐產(chǎn)的定植當年的整形修剪技術進行解,望廣大種植戶參照執(zhí)行。關于定干高度各點應視當?shù)厥欠穸囡L按當?shù)氐亩ǜ筛叨攘晳T而異,大體在40cm-60cm均可,圖中的60cm,是中寧和銀川地區(qū)常用的高度,各地切勿生搬硬套.實際操作

寧杞7號定植當年整形修剪技術圖解

硬枝扦插苗當年定干及基部芽體抹除,通常只有抹除了基部的芽體,營養(yǎng)才會向頂部選留的芽運輸,下部芽抹除后上部枝條的抽生速度會大大加快,避免樹體養(yǎng)分的不必要消耗

在二級側枝不斷生長的過程中會不斷的開花結果,在花果期間,樹體上不會萌發(fā)不定芽,但在花果過后,會在樹體上萌生大量的不定芽,選留樹冠上部居中的一個其余的一律疏除,選留的芽體再其抽生至20cm左右時對其進行摘心,重復培養(yǎng)一層時的工作,將樹冠冠面提升到100cm左右

嫩枝扦插苗的主干較纖細,定植時需設立主干支撐棍,通常主干支撐棍長1.5米,其中30cm在首次灌水后土壤較松軟時插入土中,120cm位于地上,邊插支撐棍邊將其進行綁縛,之后的樹體培養(yǎng)過程同硬枝扦插苗。

對于嫩枝扦插苗或硬枝扦插苗不夠高度的,定植后也需在頭水后設立主干支撐棍,設立主干支撐棍的目的是避免除草時不小心將苗木除去。

營養(yǎng)袋苗或過弱小的嫩枝扦插苗由于有著良好的根系,很快就會萌發(fā)出大量的新枝,在其中選留3個左右,其余的一律疏除。

將其中最強壯的一根枝條沿主干支撐輥向上綁縛至定干高度,利用植物的頂端優(yōu)勢特性向上拉動養(yǎng)分與水分,不久就會在封頂部位的下方萌生側枝,后續(xù)工作及可參照硬枝扦插苗的方法進行,除向上綁縛的枝條外還有兩根枝條,只對其進行摘心,摘心后的紙條會產(chǎn)生大量的光合產(chǎn)物供應根系,暫無需疏除,待扶成直立的枝條發(fā)出側枝枝長15cm時再予以疏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