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線歷史(bifurcated history)是后現(xiàn)代思潮下的歷史研究產(chǎn)物,由印度裔美籍中國史專家杜贊奇(Prasenjit Duara )提出,來反思現(xiàn)有的歷史敘述和歷史話語。所謂復線歷史,即認為“過去并非僅僅沿著一條直線向前延伸,而是擴散于時間與空間之中,歷史敘述與歷史話語在表述過去的過程中,根據(jù)現(xiàn)在的需要來收集攝取業(yè)已擴散的歷史,從歷史中尋找有利于己的東西,也正因為如此,新的歷史敘述與歷史話語一旦形成,又會對現(xiàn)實形成制約,從而揭示出現(xiàn)實與歷史的互動關(guān)系。”復線的歷史,是一種試圖既把握過去的散失(dispersal),又把握其傳播(transmission)的歷史。

外文名

bifurcated history

線性歷史

概念

與復線的歷史相對的是線性歷史(linear history)。線性歷史以黑格爾的歷史哲學和社會進化史觀為其主要理論基礎(chǔ)。所謂線性歷史,顧名思義,是將歷史按照線性時間來編撰的,其關(guān)鍵在于歷史連續(xù)性和歷史穩(wěn)定性,這通過建構(gòu)一個理想的統(tǒng)一體,即歷史主體來實現(xiàn)。在歷史主體之外的,被認為是停滯的,無序的,落后的社會要被破壞,被壓抑,成為“散失”的部分,進入“歷史”,進入進化的長河之中。這是線性歷史觀下歷史向前進步所必須付出的代價。

問題

在杜贊奇看來,線性的、進化的歷史不僅是我們體驗時間的主要方式,也是我們存在的主要方式,但線性歷史對于歷史的這種理解存在的嚴重的問題在于,在客觀上為西方國家入侵其他地區(qū)、為西方中心歷史觀念的形成提供了合法性依據(jù),以及造成了歷史的壓抑與遺忘。他試圖反“線性歷史”之道而行,嘗試去揭示這部分“散失”的歷史。

敘事嘗試

杜贊奇在其于1995年寫就的《從民族國家拯救歷史》一書中,舉了4個中國近現(xiàn)代史上的例子,來進行他的復線歷史的敘事嘗試。

如在第三章“反宗教運動與被壓迫者之復歸”中,杜贊奇敘述了晚清乃至國民黨統(tǒng)治時期以來對鄉(xiāng)村民間信仰的鎮(zhèn)壓運動。他們認為宗教是一種迷信,迷惑人民而不利于現(xiàn)代化的建設(shè),同時寺廟們積累了大量的財富,可以為國家啟動現(xiàn)代化所需的大量財力提供支持,因而在鄉(xiāng)村展開了轟轟烈烈的反宗教運動。最終,政府在鄉(xiāng)村消滅迷信的過程中直接控制了過去從未控制過的鄉(xiāng)村的集體財產(chǎn)和鄉(xiāng)村的財政來源。

但這些民族主義者在此面臨一個歷史敘述模式的難題,即如何保持一個存在于時間中的前后一致的民族?如何來解釋民間信仰在中國歷史中的重要作用?他們設(shè)計出了兩種策略,一是極力夸大與過去的決裂的感染力,使之獲得某種再生能力,從而使新的象征(如翻身)合法化。二是強調(diào)與”他者“的迥異之處,將宗教和無用的過去和帝國主義聯(lián)系起來,樹立中華民族與”他者“的矛盾。

這樣的反宗教運動難免遇到農(nóng)民的劇烈反抗。1929年小刀會和后來它所演變的“大同軍”掀起了武裝的反抗,對反宗教運動的劇烈反彈竟使得這些人喊出了“打倒三民主義”、“擁護帝國主義”、“日本人是朋友”的口號,人數(shù)達到數(shù)萬,并攻占了多座城市。對反宗教運動的反抗,可以從中看出包含了特權(quán)階層(僧侶、當權(quán)者)的保護自我利益和秘密社會保護民間文化的努力。

可以看出民間宗教與黨國之間的沖突的意義已經(jīng)擴散于不同的語境之中,反映與線性的歷史和國家秩序有所不同的習俗和信仰。

評價

杜贊奇在《從民族國家拯救歷史》一書的結(jié)尾,對他所提出的復線歷史作出了自己的評價:”(復線歷史)使我們能夠把歷史定位于不同的話語縫隙之間,定位于不同話語的邊際之處,定位于不同話語的空間之中。從這一有利的位置出發(fā),批判性的史學就能夠?qū)?quán)力歷史化、解體化。在揭示被認為是原始的、排他的、連貫的身份認同的歷史性是,復線的歷史質(zhì)疑那些試圖以文化權(quán)威性的名義來固定社會界限者的觀點。這種真實性缺少寬容與互相依賴的能力,因為它不愿承認自身內(nèi)部的‘他者’?!?/p>

如果說線性的歷史造成了歷史的壓抑和遺忘,那么復線歷史能否通過對“散失”的歷史的揭示,來還原歷史的真相?答案是否定的,杜贊奇在強調(diào)“散失”的歷史時,同時也在試圖讓別的聲音壓抑,歷史敘事本身就無法做到絕對的客觀和兼顧。復線歷史只是提供一個多元化、多層次的敘述結(jié)構(gòu),展現(xiàn)更為豐富的歷史,使歷史成為多種意見的競技場,恢復歷史之“爭”。杜贊奇所作的歷史敘述的嘗試,對今后的史學研究是有很大啟發(fā)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