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劇早期戲班,又名得勝班。創(chuàng)建于民國8年。創(chuàng)始人韓太和,班主韓德昌。主要成員有韓德勝、韓德友、盛新蓮、何孔標(biāo)、何孔德、裴少華、張鴻仕等。

基本介紹

韓家班主要劇目有《李廣殺妻》、《紅梅閣》、《活捉張三郎》、《雁門關(guān)》、《湘江會》、《探親相罵》等。演出于南市和閘北地區(qū)。韓家祖輩為徽劇藝人。民國21年該班在蘇北重演徽劇時,邀請淮劇名角李玉花、華良玉、許金藻、許桂芬等,以“皮夾可”(即京夾淮)形式演出,劇目有《三女興唐》、《女審包斷》、《丁黃氏》、《二度梅》、《白蛇傳》等,在鹽阜一帶享有盛名。民國28年返滬,兩年后改名韓劇團(tuán),團(tuán)長韓傳儒,副團(tuán)長韓剛。新增演員焦鵬云、倪加興、陳大和尚、董月紅、謝艷霞、唐玉鳳等。劇目有《太平天國》、《血滴子》、《蘇秦說六國》、《彭公案》、《文素臣》等,常演于民樂大戲院。解放后,改名為兄弟淮劇團(tu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