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丁卯前,珰綱告密,余謂董思翁云:“吾與公此時不愿意為文昌,但愿為天聾地啞,庶幾免于今之世矣。

基本信息

名稱:《文娛序》

年代:明朝

作者:陳繼儒

體裁:散文

作品原文

“鄭超宗聞而笑曰:“閉門謝客,但以文自娛,庸何傷?近年緣讀《禮》之瑕,搜討時賢雜作小品而題評之,皆芽甲一新,精彩八面,而法外法,味外味,韻外韻,麗典新聲,絡(luò)繹奔會,似亦隆,萬以來,氣候秀擢之一會也?!薄巴鶑m州公代會,雷轟霆鞠,后生輩重趼而從者,幾類西昆之宗李義山,江右之宗黃魯直。楚之袁氏思出而變之,欲以漢幟易趙幟,而人不盡服也。然新陳代變,作者或孤出,或四起,神鷹掣鞲而擘九霄,天馬脫轡而馳萬里,即使弇州公見之,亦將感得氣之先,發(fā)起予之嘆。白樂天有云:‘天下無正聲,悅耳即為娛,’豈是之謂耶?”超宗曰:“吾儕草士,豈敢洋洋浮浮,批判先覺?但古豪俊必有寄,如皇甫淫,杜預(yù)癖,柱下五千言,毘耶之四十九年法,即至人累世宿劫,不能斷文字緣,而況吾輩乎?嘗反復(fù)諸賢文,一讀之蠲愁,再讀之釋涕,三讀之不覺呻吟疾痛之去體也,其庶幾大祥之援琴乎哉?”余曰:“寧唯是?!遍_元中,將軍旻居喪,詣吳道子請畫鬼神于東都天官壁,以資冥福。答曰:“將軍試為我纏結(jié)舞劍一曲,庶因猛厲以通幽冥。”旻唯唯,脫去縗服,裝束走馬,左旋右轉(zhuǎn),揮劍入云,高數(shù)十丈,若電光下射,旻引手執(zhí)鞘承之,劍透室而入。觀者數(shù)千人,無不驚栗。道子于是援毫圖壁,颯然風(fēng)起,為天下之壯觀。鄭超宗磊落俠丈夫,文章高邁,名流見之辟易,出其精鑒,選為《文娛》,斯亦吳道子?xùn)|都之畫壁耳。若康樂娛于清宴,玄暉娛悅于澄江,未足比于《文娛》之壯觀也。眉道人陳繼儒書于硯廬中。

作品注釋

珰:本為婦女耳上飾物。漢代宦官貴盛,以貂尾、金珰做冠飾,后代遂以珰作為宦官的代稱。

董思翁:明代著名書畫家董其昌,字玄宰,號思白、香光居士,又自署思翁。

文昌:即文昌星,北斗魁上六星的總稱。古人認(rèn)為文昌星為主文運的星宿,因以文昌星比擬著名的文人、作家

隆、萬:隆,指明穆宗年號隆慶(公元1567—1572年)。萬,指明神宗年號萬歷(公元1573—1619年)。弇州公:明文學(xué)家王世貞,號弇州山人,故稱。

重趼:足部因久行而生的硬皮。

李義山:唐代詩人李商隱,字義山。北宋初,楊億、劉筠、錢惟演等西昆體詩人的作品,專門從形式上模擬李商隱。

黃魯直:北宋詩人黃庭堅,字魯直。北宋末,呂本中作《江西詩社宗派圖》,以黃庭堅為宗主。

楚之袁氏:指明末公安派作家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因為他們都是湖北公安人,湖北古為楚地,故稱。

鞲:革制套袖,打獵時用以停立獵鷹。

白樂天:唐代詩人白居易,字樂天。

儕(chái):同輩,同類的人。

皇甫淫:晉皇甫謐《玄晏春秋》:“余學(xué)或兼夜不寐,或臨食忘餐,或不覺日夕,言之好色,號余曰書淫?!?/p>

杜預(yù)癖:晉杜預(yù)博學(xué),多謀略,自為有“左傳癖”,所著《春秋左氏傳集解》,為流傳至今的最早的左傳注本。柱下:相傳老子曾為周柱下史,后因以柱下為老子或老子《道德經(jīng)》的代稱。

毘耶:即毘耶娑,印度古代傳說中的圣人。相傳他把《吠陀》整理成現(xiàn)有形式。

蠲愁:解除憂愁。

大祥:古時父母去世兩周年的祭禮。

縗(cūi)服:用粗麻布制成的孝服。

辟易:驚退。

康樂:南朝詩人謝靈運,為謝玄之孫,晉時襲封康樂公,故稱謝康樂。少好文學(xué),博覽群書,文章之美與顏延之為江左第一。初為宋武帝太尉參軍,后遷太子左衛(wèi)率。少帝時貶永嘉太守,肆意遨游,各處題詠。不久辭官居會稽,文帝征為秘書監(jiān),遷侍中,常稱病不朝,而游娛宴集,夜以繼日。

玄暉:南朝齊詩人謝朓,字玄暉。詩多寫自然景色,關(guān)于熔裁,警句時出,風(fēng)格清俊?!锻淼侨竭€望京邑》有句云:“余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p>

作者簡介

陳繼儒(1558~1639),明代文學(xué)家和書畫家,與同郡董其昌齊名。字仲醇,號眉公、麋公。華亭(今上海松江)人。諸生,屢被薦舉,堅辭不就。工詩文、書畫,書法師法蘇軾、米芾,書風(fēng)蕭散秀雅。擅墨梅、山水,畫梅多冊頁小幅,自然隨意,意態(tài)蕭疏。其山水多水墨云山,筆墨濕潤松秀,頗具情趣。論畫倡導(dǎo)文人畫,持南北宗論,重視畫家的修養(yǎng),贊同書畫同源。有《梅花冊》、《云山卷》等傳世。著有《妮古錄》、《陳眉公全集》,《小窗幽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