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莊介紹

古昔之懷仁,泉池甚多,澤泊甚廣,是一片“?!钡氖澜?。

明正德《大同府志·山川卷》載,明中葉,懷仁有灰泉,元大德九年(1305年)地震,“懷仁地裂二所,涌水盡黑,漂出松柏朽木,即此泉

光緒《山西通志·山川卷》載,彼時懷仁之泉有:灰泉及灰泉村西南之暖泉,正南之寒泉;海子村北圣水泉仍在;城西北40里神泉,“泉二,水甚清甘”;城南十里泥河,“涓泉南流”;有南沙河、北沙河,“昔皆無水,明后期始出泉”;有黑龍池,在城南120里山下;城南90里還有雙井。

海北頭在高鎮(zhèn)子村北10里,村東2里是清泉村,有灰泉,即泉涌朽木之處。如今80多歲的老人們記得,灰泉“缽子”有30多米大,鍋底坑出水,有吸血蟲,羊喝得病,須石灰消毒,現(xiàn)已無水。村人說,村北半里有漢墓群,沒有封土堆,此說當真,則證明在漢代,村北為高地,水上不來,北魏時期“潤澤”的北部邊沿應(yīng)該到此為止。

村中73歲的孫培金說,過去,村南是“大?!?,現(xiàn)在挖三米來深,就能發(fā)現(xiàn)海蚌和魚骨。三米以下的泥土為灰綠色,土質(zhì)層次分明,最上面是黃色、紅色,是黃土和紅膠泥,以下是白的,再往下是灰綠、灰藍、黑藍?;宜{色的發(fā)硬,黑藍色的更硬。

打井,淺井十二三米,一般十五六米見水,淺表水發(fā)咸發(fā)苦,不能喝,飲用水得挖至四十來米深。

村南的地,村人叫“海灘”,舊社會完全不能種,長鹽蒿、豬籠洞、堿蔥。把鹽蒿用莜麥秸點著,不能“放焰”,一個勁兒地讓它冒煙,然后用草灰制鹽,質(zhì)量比鹽土熬制的好得多。

集體化時期,人們在“海灘”的長草處三塊五塊地種點黍子,凡是長鹽蒿的地方趁早不用種,活不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