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上神女賦》是南朝駢賦作家江淹所作。

作者

江淹

創(chuàng)作年代

南北朝

作品體裁

作品名稱

江上之山賦

作品原文

江上之山賦 江淹

潺湲澒溶兮,楚水而吳江。刻劃崷崪兮,山云而丘峰。掛青蘿兮萬仞,豎丹石兮百重。百重兮巖崿,如斷兮如削。嶤嶷兮尖出,巖崒兮穴鑿。波潮兮吐納,嵁崖兮積沓。鰅鳙兮赤尾,黿鼉兮匌匝。見紅草之交生,眺碧樹之四合。草自然而千華,樹無情而百色。

嗟世道之異茲,牽憂患而來逼。懷爐炭於片景,抱絲緒於一息。每憶遠而生短,恒輪平而路仄。信懸天兮窈昧,豈系命於才力。既群龍之咸疑,焉眾狀之所極。俗逐事而變化,心應物而回旋。既欻歙以未悟,亦緯繣而已遷。伊人壽兮幾何,譬流星之隕天。悵日暮兮吾有念,憑臨江上之斷山。雖不敏而無操兮,愿從蘭芳與玉堅。

亂曰:折芙蓉兮蔽日,冀以蕩夫憂心。不共愛此氣質(zhì),何獨嗟乎景沈。驃騎公以劍卒十萬,御荊人於外郊。鐵馬煩而人聳色,彩旄耀而士銜威。軍容有橫吹,仆感而為之賦,云:北陰之竹兮,百尺而不見日。石硿礲而成象,山沓合而為一。云逕逕而孤去,風時時而寒出。木斂柯而攢抏,草騫葉而蕭瑟。

故左崎嶬,右硱磳,樹嵓崿,水泓澄。鎮(zhèn)雄蛟及雌虺,杅獨鴟與單鷹。白山顥,赤山赩,匝流沙,經(jīng)西極。原陸窈,灌莽深,人聲絕,馬跡沈。寂然四顧,增欷累唫,雖欲止而不能禁。此竹方可為器,乃出天下之英音。於是帶以珉色,扣以瓊文。潤如沈水,華若浮云。赤綬紫駁,星含露分。其聲也,則鞅郁有意,摧萃不群,迢遙沖山,崎曲抱津。綿冪順序,周流銜呂。

故西骨秦氣,悲憾如懟;北質(zhì)燕聲,酸極無已。斷絕百意,繚繞萬情。唫黃煙及白草,泣虜軍與漢兵。於是海外之云,處處而秋色;河中之雁,一一而學飛。素野黯以風暮,金天艷以霜威;衣袂動兮霧入冠,弓刀勁兮馬毛寒。五方軍兮出不及,雜色騎兮往來還。旃如云兮幟如星,山可動兮石可銘。功一豎兮跡不奪,魂既英兮鬼亦靈。奏此吹兮有曲,和歌盡而淚續(xù)。重一命而若煙,知半氣之如燭。美人戀而嬋緩,壯夫去而躑躅。

故感魂傷情,獲賞彌倍。妙器奇制,見貴歷代。所以韻起西國,響流東都;浮江繞泗,歷楚傳吳。故函夏以為寶飾,京關(guān)以為戎儲。至于貝胄象弭之威,織文魚服之容。鄞山錫刃,耶溪銅鋒,皆陸斷犀象,水斬蛟龍。載云旗之逶迤,扈屯騎之溶溶。啾寥亮於前衡,嘒陸離於後陣。視眄眩而或近,聽嘹嘈而遠震。奏白登之二曲,起關(guān)山之一引。吐哀也,則瓊瑕失彩;沖樂也,則鉛堊生潤。采菱謝而自罷,綠水慚而不進。代能識此聲者,長滅淫而何吝。

作者簡介

江淹(444年—505年),字文通,宋州濟陽考城(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權(quán)縣程莊鎮(zhèn)江集村)人。南朝政治家、文學家,歷仕宋、齊、梁三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