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原文
寓直玉堂拜賜御酒
歸鴉陸續(xù)墮宮槐,簾幙參差晚不開。
小雨遂將秋色至,長風(fēng)時送市聲來。
近瞻北斗璿璣次,猶夢西山翠碧堆。
慚愧君恩來甲夜,殿頭宣勸紫金杯。
注釋譯文
注釋①寓直:夜間值班。玉堂:漢代建章宮南有玉堂。這里借指禁內(nèi)宮殿。
②墮:落。
③簾幙(mù):簾幕,用于門窗處的簾子與帷幕。參差:不齊的樣子,此為形容簾影蕩動。謂簾幕搖動不定而臨夜不開。
④秋色:秋天的景色。
⑤市聲:街市或市場的喧鬧聲。
⑥璇璣(xuán jī):指北斗星的第一星至第四星。北斗七星的斗魁四星是一天樞、二天璇、三天璣、四天權(quán)。這里借北斗星喻吉祥夢,暗指圣恩。
⑦西山:指東太湖西山島。
⑧甲夜:古時更漏法所分甲乙丙丁戊五夜之一,指初更以后、二更以前。《東觀漢記·明帝紀》:“甲夜讀眾書,乙更盡乃寐?!?/p>
⑨紫金杯:一般由皇上所賜的紫銅鑄酒杯。宣勸:指皇帝賜酒勸飲。
譯文烏鴉陸續(xù)落在宮中的槐樹上,簾幕搖動不定而臨夜則不開。
一陣小雨灑過帶來涼涼秋意,一陣秋風(fēng)掠過送來喧鬧市聲。
仰望北斗七星在夜空中閃爍,夢中只見西山花楷堆綠疊翠。
愧對君王于深夜賜下的君恩,殿頭傳旨勸飲都端起紫金杯。
創(chuàng)作背景
宋孝宗乾道五年(1169年)五月,四十四歲的范成大因在處州任上修通濟堰,民受其惠。應(yīng)召至臨安,由宰相陳俊卿極力薦舉,他升任禮部員外郎兼崇政殿說書。 “說書”這一官員,主要是給皇帝“進讀書史,講釋經(jīng)義,備顧問應(yīng)對”(《宋史》卷一百六十二《職官志》)。孝宗曾說他想“知道”,范成大就給孝宗講過“知道莫如堯、舜、禹、湯、文,武、周、孔”的道理,博得孝宗“宏深博約”的夸獎(見周必大《神道碑》)。正因為范成大此時要隨時隨地以備顧問,所以他常常要去皇宮里輪流值夜。這首詩寫的就是這一年秋天夜值玉堂時皇帝賜來御酒,作此詩謝恩。
作品鑒賞
賞析首聯(lián)寫景,交代時間地點。鴉鵲歸巢,下墮宮槐;簾幕參差,傍晚不開。這是詩人剛到玉堂值夜時所見的宮中傍晚景色。歸鴉送走了夕陽西下的無限美景,簾幕遮住了富麗皇宮的輝煌夜色,在詩人筆下透露出來的只是一種清冷孤寂的氛圍。從題目來看,這應(yīng)該是一首詞藻富麗的歌功頌德之作,但詩人竟用了這樣一個開頭,個中恐怕有一種情緒在波動。范成大這次任職,從《神道碑》的記載來看,他是不大愿意的。先此,乾道二年(1165年),他曾升任尚書吏部員外郎兼國史院編修官,但“享者論其巧官幸進”(《宋會要輯稿》),于是, “以不先攝為超遷”(《神道碑》)為理由,沒幾天便罷了官。這給范成大以很大刺激,因此,當(dāng)乾道五年(1169年)宰相陳俊卿薦舉他“掌內(nèi)制”時,他考慮到“前遷郎致謗”(《神道碑》)而懇辭不就。后來,孝宗“正要士人宿直備顧問”(《神道碑》),讓他擔(dān)任禮部員外郎兼崇政殿說書,才接受了任命。這一曲折,正說明他此時此刻心情并不舒暢。由此看來,這首詩的首聯(lián),于詩情雖顯得突兀,于心境卻是很自然的事。
頷聯(lián)繼續(xù)寫景并點明季節(jié)。一陣小雨灑過,帶來涼涼的秋意;一陣秋風(fēng)掠過,送來喧鬧的市聲。這里,擬人化了的小雨和長風(fēng),把首聯(lián)的詩情又寫深一層。一個從正面渲染玉堂的清冷,一個從反面烘托玉堂的孤寂,這不但把開頭所寫的環(huán)境氛圍渲染得更其濃郁,而且在“秋色”和“市聲”的對比中,又微微透露出一種身在魏闕心存江湖的味道。
七律章法,頸聯(lián)該轉(zhuǎn)。但詩人在這里該轉(zhuǎn)卻未轉(zhuǎn),依然寫玉堂寓直所見的夜景,只不過時間推移到了夜深。這一聯(lián),出句’寫仰望所見,北斗七星在夜空中閃爍。 “璇璣次”三字,寫出詩人竟然在細數(shù)天璇,天璣這北斗七星的位次。這樣,就把詩人玉堂值夜時那種百無聊奈的心境形象具體地描繪出來了。當(dāng)然,這里詩人也有虛擬天象實指皇城的意思。《三輔黃圖》稱漢代長安城為“斗城”,漢宮在斗城之北,故后人往往以“北斗”借指禁城,但“璇璣次”三字并無歌頌之意,而仍然透露出一種有閑無聊的味道。這一聯(lián)的對句寫低頭夢想,夢中只見西山花楷堆綠疊翠,生機盎然。關(guān)于西山所在,詩人沒有明說。《澄懷錄》載范石湖說: “少北,墨點一螺,為昆山。其后西山競秀,縈青叢碧,與洞庭林屋相賓。”(見厲鶚《宋詩紀事·卷五十一》)據(jù)此詩中西山,當(dāng)指家鄉(xiāng)附近太湖之中的洞庭西山。如此“縈青叢碧”的美景出現(xiàn)在玉堂值夜時的夢境之中,正是作者向往江湖心境的幻化。這里,實境寫得如此空虛無聊,幻境卻寫得這樣有詩意有情趣,正可看出范成大對仕進利祿的淡漠。
詩的尾聯(lián)才歸入正題,寫“拜賜御酒”。 “甲夜”就是初更時分。這時,皇上在殿頭宣賜御酒,臣子們端起紫金杯謝主龍恩,一切都顯得謹肅而平板。詩人在這里說“慚愧君恩”,雖有對皇上“嘉獎數(shù)四”但實際無甚業(yè)績而感到慚愧的心情在內(nèi),但聯(lián)系前三聯(lián)所寫的真情實感來看“慚愧”之說恐怕也只是一種禮儀文章。
這首詩本來是應(yīng)該寫成應(yīng)制詩的,但除尾聯(lián)點題具有應(yīng)制詩妥貼典麗的特點外,前三聯(lián)卻都沒有應(yīng)制詩的味道,只是以所見所聞寫所夢所想,或正說,或反說,或擬人,或?qū)Ρ?,突出自己玉堂值夜的?nèi)心感受,抒寫自己的真情。因此,通篇看來,這首詩的取境偏于雅瘦。
評價國家社科素質(zhì)教育課題組學(xué)術(shù)委員孫俊毅《酒趣》:這首詩是寫范成大接受御酒后的心情,以“北斗”喻圣恩,以“慚愧”表心情,雖是感懷圣恩,卻不是阿諛奉承之作。
作者簡介

范成大
范成大(1126~1193),南宋詩人。字致能,又字幼元、友生,號山中居士,又號石湖居士,蘇州吳縣(今屬江蘇)人。紹興年間進士,歷任知處州、知靜江府兼廣南西道經(jīng)略安撫使、四川制置使、參知政事等職。曾使金,堅強不屈,幾被殺。晚年退居故鄉(xiāng)石湖,卒謚文穆。其詩題材廣泛,與陸游、楊萬里、尤袤齊名,稱“中興四大家”或“南宋四大家”。又工詞,文賦也享有盛名。著作頗富,傳世作品有《石湖居士詩集》《石湖詞》《桂海虞衡志》《吳船錄》《吳郡志》等,存詩1900多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