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話閩南方言常用詞典》是一部普通話和閩南方言詞語對照的語文詞典,它收錄的單字條目主要依據(jù)國家語委1988年公布的《現(xiàn)代常用字表》所列的3500字,增加方言特有的字詞;多字條目以1994年國家對外漢語教學領導小組辦公室漢語水平考試編制的《漢語水平詞匯與漢字等級大綱》所列詞語8454條為主,酌量增加新詞語,并增收閩南方言特有詞語。

外文名

Mandarin minnan dialect dictionary

基本簡介

匯集和解釋漢語方言詞語的工具書。中國古代的漢語方言研究比較注重詞匯,揚雄的《方言》就是一部比較詞匯集,但它還不是方言詞典。詞典要求注音準確、釋義周全并注明詞語的具體用法和語法類別,詞匯集一般都比較簡單。

清末以來,西方傳教士運用拼音文字調(diào)查了不少南方方言,編纂了一些方言詞典。其中規(guī)模較大、具有一定學術(shù)價值的有R.S.麥克萊和C.C.博德溫合編的《福州方言詞典》(1870,福州出版),E.J.艾特爾編的《廣東方言詞典》(1877,香港出版), C. 道格拉斯編的《廈門方言口語詞典》(1899,倫敦出版),C.雷伊編的《客家方言詞典》(1901,香港出版),D.H.戴維斯等編的《上海方言詞典》(1911,上海出版)和D.C.依巴涅茲編的《班華(福安方言)詞典》(1941,上海出版)。這類方言詞典都用羅馬字母注音,按音序排列方言詞語,注明漢字的寫法,用西文解釋。拿它們和現(xiàn)代方言口語作比較,可以了解近百年間方言語音和詞匯的變化。但這些詞典有的審音不嚴、釋義不準,又由于注重傳教的需要,收了不少日常少用的書面語詞,口語詞常有遺漏。此外,所注漢字也比較凌亂,或本字,或訓讀,或取俗字、同音字。

近50年間,隨著語言學的發(fā)展,一些學者運用現(xiàn)代的科學方法先后編寫了不少規(guī)模較大的漢語方言詞典。官話方言方面,陸志韋編的《北京單音詞詞匯》(1951,科學出版社),前面有說明,闡述作者分解北京話單音詞的方法和確定詞類的方法,正文按音序排列,先為每一個詞標音定性,然后用6000多個例句說明每個單音詞和單音語素的不同義項和用法。該書不但是一部比較完整的北京單音詞典,而且是研究北京話語法的重要參考書;張洵如編的《北平音系小轍編》(1949,開明書店)和《北京話輕聲詞匯》(1957,中華書局)收集了富于北京方言特色的兒化詞和輕聲詞各5000條左右,除逐條標音并按音序排列外,凡在普通話里不十分通行的詞都作了解釋,兒化詞引用了《紅樓夢》等書面語言的例句。陳剛編的《北京方言詞典》(1985,商務印書館)收詞較多。此外,還有一些規(guī)模較小的北京話、東北話等北方方言的詞典。

為南方諸方言編的詞典中,數(shù)量多、質(zhì)量高的首推閩南方言詞典。比較重要的有臺灣學者蔡培火編的《國語閩南話對照辭典》(1969,臺北),蔡俊明編的《潮語詞典》(1976,臺北三民書局),日本學者村上嘉英編的《現(xiàn)代閩南語辭典》(1981,日本天理大學)和廈門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研究所漢語方言研究室主編的《普通話閩南方言詞典》(1982,福建人民出版社)。后兩部收詞都達數(shù)萬條,詞義的解釋也比較細。蔡培火和村上嘉英多從臺灣閩南話取材,蔡俊明從粵東的潮州方言取材,廈門大學主要收集廈門話詞語,兼顧泉州和漳州的說法?!冻闭Z詞典》以多收口語、多附例句、為名詞逐一注明相應的量詞等見長;《普通話閩南方言詞典》以分注文白讀、考本字、分詞性見長。這幾部詞典對于全面地研究閩南方言,了解其內(nèi)部差異,幫助閩南人學習普通話都有重要價值。

此外,成果較多的是粵方言的詞典。其中影響較大的有3部:①黃伯飛編的《英粵·粵英辭典》(1970,美國耶魯大學)是粵方言和英語的雙語詞典,粵方言詞用羅馬字母注音并注有漢字,附有例句,便于懂英語的人學習粵方言和粵語區(qū)的人學英語。②饒秉才、歐陽覺亞和周無忌合編的《廣州話方言詞典》(1981,香港商務印書館),專收和普通話說法不同的方言詞語5000多條,按方言音序把同根詞排列在一起,分義項加以解釋,并附有方言音系和詞匯特點的說明、俗字表,以及廣州話和普通話對照字表,這對于推廣普通話及進一步研究廣州話都有實際意義。③曾子凡編的《廣州話普通話口語詞對譯手冊》(1982,香港三聯(lián)書店),收入8000多條詞語,按詞義和詞性分為33類,普通話解釋部分并注有漢語拼音,每一類詞語之后還編了會話材料,適用于熟悉廣州話的人學習普通話。

吳方言方面,有閔家驥、范曉等編的《簡明吳方言詞典》(1986,上海辭書出版社),收詞5000多條。

1979年《方言》季刊創(chuàng)刊以來,先后發(fā)表了不少方言詞匯,這些方言詞匯有的規(guī)模較大,收集了數(shù)千條方言詞語,全都用國際音標標音,釋義也比較細,有的還注意到把同根詞排在一起,有的列有例句,這些都可以作為編寫方言詞典的基礎。

漢語方言種類多,歷史長,彼此之間的詞匯差異也大,因此無論編寫哪種類型的方言詞典都具有學術(shù)價值和實用意義。

見漢語方言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