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伯聰(1871—1945年),廣東梅州梅城城西梁屋“鶴和樓”人。他出身于書香門第,祖父梁廷輝,為清嘉慶進士,官至禮部郎中;父親梁鑒三,清道光舉人,曾任福建上杭縣知縣。因族中子弟甚多,特聘名師執(zhí)教。梁家藏書甚豐,梁伯聰自小諸多瀏覽,得益甚大,故學問淵博。他曾參加清末最后一期的科舉考試,成為梅州歷史上最后一位秀才。

中文名

梁伯聰

別名

名紀恩

性別

出生日期

1871

去世日期

1945

籍貫

梅江區(qū)

國籍

中國

出生地

廣東梅州市梅江區(qū)城西黃泥墩

代表作品

梅縣風土兩百詠

職業(yè)

秀才

所處時代

民國

個人簡介

梁伯聰故居——鶴和樓

梁伯聰?shù)」γ?a class="dict" href="/azgame/od2747207.html">選擇了以教書育人為畢生事業(yè),先后執(zhí)教嘉善女子中學、女子師范、省立第五中學、省立梅州中學,在梅州中學的執(zhí)教時間長達三十四年。他是梅州中學資深教員,精通國文、圖畫,以循循善誘的教學方式,啟迪造就了許多杰出人才。名畫家林風眠,著名的雕刻藝術大師李金發(fā),教育學家鐘皎光、孫亢曾等是他的學生,受到他的熏陶。他生活節(jié)儉,不飲酒、吸煙。教學之暇,常以詩、書、畫怡情。退休后,曾獲得教育廳頒發(fā)長俸(特殊津貼)的殊榮。這種待遇是梅州有史以來的第一位。

1928年,特為辛亥革命元老、中國現(xiàn)代教育奠基人、同盟會嘉應州主盟人何子淵新居——光裕廬題匾。

梁伯聰擅長詩、書、畫,遺著《梅縣風土兩百詠》,為長篇敘事詩。詩中記風土、道民情、觀鑒戒、言得失,深入淺出,敘事千年,對梅縣風物、故事,考訂甚詳,極具存史價值。此書撰于抗戰(zhàn)末期,由其親屬梁挺生、梁京熹于1969年9月1日在香港出版。

梁伯聰于1945年在家中病逝,終年74歲。為紀念梁伯聰先生對教育事業(yè)的貢獻,梅州中學在梅城江南建了一個“梅州中學伯聰分?!薄?/p>

人物生平

生于書香世家。曾祖父為清嘉慶進士,官至禮部郎中;祖父、父親皆為官。父號心鏡,字鑒三,清巳酉科舉人,內(nèi)閣中書升用知縣,任福建上杭縣知縣。梁氏家學淵源,歷代書翰珍藏豐富,他自幼諸多瀏覽,得益甚大,故學問淵博,立志傳揚國學,畢生任職省立梅州中學任國文老師,學不厭、教不倦,其人格、修養(yǎng)及循循善誘的教學精神,甚得學生尊崇。梅中人才輩出,抗戰(zhàn)期間,不少畢業(yè)生已為將軍、學者,當其回鄉(xiāng)探親,無不拜訪恩師梁伯聰者。他淡薄名利,教學之余,常以詩、書、畫陶情。其70自壽聯(lián)有云“四時閑作業(yè),人來問我,祇知花鳥怡情?!彼搅渖莩蘩速M,以“日求三餐,夜求一宿,粗茶淡飯,一生清福?!睘橐簧竿V小睹房h風土二百詠》,為長篇敘事詩。詩中紀風土,道民情、觀鍳戒,言得失,深入淺出,敘事千年,對梅縣風物、故實,考訂甚詳,極具歷史價值。此書撰于抗戰(zhàn)末期,由其子梁挺生、京熹于1969年9月1日在香港出版。其教學方式甚為特別。授國畫,每將學生習作逐一展示,命學生給分。當時林風眠為梁氏啟蒙弟子;梁展示其畫,問眾弟子該給多少分?有謂90,有謂給滿分100,唯梁曰:“不恰當,應給120分!”眾皆愕然。梁曰:“滿分是臻完美,另給其完美以外的20分,是獎其畫天才橫溢, 畫內(nèi)另藏意境;假以時日,其必成大器。”果然林風眠日后成為中國現(xiàn)代頂級油畫大師,海內(nèi)外譽之為“世紀先驅”。

昔孔門弟子三千, 賢士七十有二。梁氏執(zhí)教數(shù)十載, 桃李滿門, 英才輩出, 中外著名雕塑家、詩人李金發(fā), 臺灣學界泰斗鐘皎光, 臺灣師范大學校長孫亢曾皆出其門下。梁伯聰對人對事謙恭慈祥禮讓, 從不發(fā)怒。但對權勢亦不恐懼, 一次于人前表其不悅之色者, 是抗戰(zhàn)初期, 抗日名將香翰屏將軍, 風聞梁家珍藏有清代名家宋湘珍貴墨跡, 乃透過梁氏一堂弟引見之。珍藏為一五言對。宋湘與梁曾祖于朝中同僚為官, 相邀飲酒, 酒酣, 宋湘揮毫疾書 :“吾詩如凈月, 君酒亦春風”。紙原為七字聯(lián)紙, 今書五字, 龍蛇走筆, 嘆為觀止。香將軍愛不釋手求贈, 梁氏慍而拒之, 蓋此珍藏乃鎮(zhèn)家之寶故也。

人物評價

在梅江區(qū)三角鎮(zhèn)仙鶴山莊內(nèi),國學大師饒宗頤為梁伯聰題寫《墓志銘》中,高度評價梁伯聰?shù)脑娢挠刑拼膶W家劉禹錫的“影子”,獨樹一幟,自成風格[1]

后世紀念

在梅州,許多建筑物名字、地理標志中取用自梁伯聰,如伯聰中學、伯聰路、梁伯聰紀念大樓、梁伯聰體育館、梁伯聰紀念館、梅州中學伯聰分校等。這些都是紀念這位曾經(jīng)為梅縣教育付出杰出貢獻的著名教育家、詩書畫家、一代宗師梁伯聰先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