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橙(學名:Melodinus suaveolens Champ. ex Benth.)別名:冬榮子、屈頭雞、山大哥、猢猻果、猴子果、銅鑼錘、馬騮藤、馬騮橙藤、犸鎦果、檎那。為夾竹桃科植物山橙的果實。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丘陵、山谷、攀援樹木或石壁上。資源分布:分布于廣東、海南、廣西等地。主治:行氣;消積;殺蟲。主胃氣痛;膈癥胸滿;小兒疳積;疝氣瘰疬;皮膚熱毒;濕癬疥癩。

中文名

山橙

龍膽目(Gentianales)

外文名

Melodinus suaveolens Champ.

植物界

山橙族Melodineae G. Don

被子植物門(Angiospermae)

雙子葉植物綱(Dicotyledoneae),又稱木蘭綱。

亞綱

菊亞綱(Asteridae)

別名

馬騮藤

夾竹桃科(Apocynaceae)

亞科

雞蛋花亞科( Plumerioideae)

山橙屬(Melodinus)

山橙

拉丁學名

Melodinus suaveolens Champ. ex Benth.

二名法

Melodinus suaveolens

命名者及年代

Champ. ex Benth.,1852

山橙組

基本資料

山橙

出處:出自《本草求原》

拼音名:

ShānChénɡ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MelodinussuaveolensChamp.ex.Benth.

采收和儲藏:

秋季果實成熟時采收,曬干。

性味

苦,平,有小毒。

①《本草求原》:苦甘,平。

②《廣東中藥》:苦,平,有小毒。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10g。外用:適量,煎水洗;或研末調敷。

摘錄:

《中華本草》

原形態(tài)

攀援木質藤本,長達10m。全株具乳汁;除花序被稀疏柔毛外,其余均無毛;小枝褐色。葉對生,葉柄長約8mm;葉片近革質,卵形、長圓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長5-9.5cm,寬1.8-4.5cm,先端短漸尖,基部漸尖或圓形,葉面深綠色而有光澤。

聚傘花序頂生或腋生;花蕾先端圓形或鈍;花萼裂片5,卵圓形,被微毛;花冠白色,高腳碟狀,花冠筒長1-1.4cm,裂片5,基部稍狹,向一邊擴大而成鐮刀狀或斧形,具雙齒,向左覆蓋,裂片比花冠簡短或等長;副花冠成5裂片伸出花冠簡喉部之外,鐘狀或筒狀;雄蕊5,著生于花冠筒中部。漿果圓球形,成熟時橙黃色或橙紅色。種子多數(shù),犬齒狀或兩側扁平,干時棕褐色?;ㄆ?-11月,果期8月至翌年1月。

化學成分

從山橙的全植物中分離得到15種生物堿:11,19(R).二羥基他波寧[11,19(R)-dihydroxytabersonine],11羥基-14,15a-環(huán)氧他波寧(11-hydroxy-l4,15a-epoxytilbersonine),Nb-氧化攀援山橙堿(scandineNb-oxide),攀援山橙堿(scandine),摩洛斯堪多靈堿(mo1oscandOnine),10-羥基攀援山橙堿(10-ydroxyscandine),柯蒲木寧堿(kopsinine),15a-羥基柯蒲木寧堿(15a-hydroxykopsinine),印度鴨腳樹堿(venalstonine),他波寧(tabersonine),11-甲氧基他波寧(11-methoxytabersonine),11-羥基他波寧(11-hydroxytabersonine),土波臺文堿(tubetaiwine),長春尼寧(vindolinine),去乙?;タ死謮A(deacetylpicraline)。

科屬介紹

山橙

夾竹桃科(Apocynaceae)

雙子葉植物綱菊亞綱中藥用價值較大的一科。多數(shù)為攀援或直立灌木,少數(shù)為多年生草本或喬木,有乳汁。單葉多對生,全緣?;ㄒ话?基數(shù),萼片雙蓋覆瓦狀排列,內常有腺體;管狀花冠,裂片扭轉卷疊式;雄蕊生于花冠管上,花藥與柱頭分離或粘生,花粉一般為單花粉,稀四合花粉;雌蕊由2心皮組成,子房上位,稀半下位,2室。果實類型多,高度分化,多為蓇葖果;種子常有種毛。約250屬2000多種,分布于全世界熱帶、亞熱帶地區(qū),少數(shù)在溫帶地區(qū)。中國有47屬約180種,主要分布于長江以南各省區(qū)及臺灣等,少數(shù)分布于北部及西北部。其中樂東藤屬和富寧藤屬為特有屬。

Allamandacathartica,黃蟬花屬的一種。龍膽目(Gentianales)的一科。150馀屬,約1,000種。喬木、灌木、木質藤本或草本植物。植株含乳狀液,常有毒。葉緣光滑。花叢生,稀單生。果通常為蓇葖果,成熟後裂開;少數(shù)為漿果狀或肉質,種子有翅或簇生。主要分布於世界熱帶和亞熱帶地區(qū)。

該科的庭園觀賞植物有蔓長春花屬(Vinca)、夾竹桃屬(Nerium)、黃花夾竹桃屬(Thevetia)、雞蛋花屬(Plumeria)、假虎刺屬(Carissa)及山辣椒(Tabernaemontanacoronaria)。絡石屬(Trachelospermum)幾個種(尤其是絡石〔T.jasminoides〕)、曼得藤屬(Mandevilla)和黃蟬花屬(Allamanda)是美觀的木質藤本。羅布麻屬(Apocynum)和水甘草屬(Amsonia)有時也栽培觀賞。Adenium屬和Pachypodium屬原產非洲,為肉質植物,葉互生,莖形奇特。Adeniummultiflorum為觀賞灌木,花星形,塊莖大。箭毒提自多種夾竹桃科植物。蘿芙木屬(Rauwolfia)和羊角拗屬(Strophanthus)植物含有毒生物堿,可供藥用。

該科中的許多種類均為藥用植物,如抗癌的長春花屬,降血壓的蘿芙木屬,止痢的止瀉木屬、雞蛋花屬,通絡活血的絡石屬、狗牙花屬等。野生橡膠植物如花皮膠藤屬、鹿角藤屬、杜仲藤屬、雞骨常山屬。纖維植物如羅布麻屬等。喬木種類的木材結構細致,有多種用途,如倒吊筆為優(yōu)質雕刻圖章、樂器用材;盆架樹等適宜作文具、家具用材。本科許多植物可作觀賞,如夾竹桃、黃花夾竹桃、長春花、狗牙花、雞蛋花、黃蟬、蔓長青花等,在世界熱帶和亞熱帶地區(qū)的各地庭園綠化中占有重要位置。大多數(shù)學者主張把夾竹桃科分成3個亞科。即雞蛋花亞科、狗牙花亞科和夾竹桃亞科。

各家論述

1.《本草求原》:滋陰,消熱積氣痛,功同羅漢果。其殼,洗皮膚血熱毒,搽濕癬疥癩。

2.《植物名實圖考》:治膈癥,煎其皮作飲服之。

3.《嶺南采藥錄》:理小腸疝氣,以之和豬精肉煎湯服。

4.《廣東中藥》:行氣,止痛。治胃氣痛,胸膈飽脹,淋巴結核。

栽培管理

山橙

繁殖方法:扦插繁殖為主,也可分株和壓條。扦插在春季和夏季都可進行。插條基部浸入清水10天左右,保持浸水新鮮,插后提前生根,成活率也高。具體做法是,春季剪取的1~2年生枝條,截成15厘米~20厘米的莖段,20根左右捆成一束,浸于清水中,入水深為莖段的1/3,每l~2天換同溫度的水一次,溫度控制在20C~25C,待發(fā)現(xiàn)浸水部位發(fā)生不定根時即可扦插。扦插時應在插壤中用竹筷打洞,以免損傷不定根。由于山橙老莖基部的萌蘗能力很強,常抽生出大量嫩枝,可充分利用這些枝條進行夏季嫩枝扦插。選用半木質化程度插條,保留頂部3片小葉,插于基質中,注意及時遮陽和水分管理,成活率也很高。壓條繁殖時,先將壓埋部分刻傷或作環(huán)割,埋入土中,2個月左右即可剪離母體,來年帶土移栽。

栽培技術:

山橙的適應性強,栽培管理比較容易,無論地栽或盆栽都比較粗放。在地栽的地方,移栽需在春季進行,移栽時應進行重剪。冬季注意保護。枝葉易遭蚧殼蟲為害,需注意防治。盆栽山橙,除了要求排水良好外,還需肥力充足。春季萌發(fā)需進行整形修剪,對植株中的徒長枝和纖弱枝,可以從基部剪去,對內膛過密枝,也宜疏剪一部分,使枝條分布均勻,樹形保持豐滿。經(jīng)1~2年,進行一次換盆,換盆應在修剪后進行。夏季是山橙生長旺盛和開花時期,需水量大,每天除早晚各澆一次水外,如見盆土過干,應再增加一次噴水,以防嫩枝萎蔫和影響花朵壽命。9月以后要扣水,抑制植株繼續(xù)生長,使枝條組織老熟,增加養(yǎng)分積累,以利安全越冬。越冬的溫度需維持在8C~10C,低于0C,即要落葉。山橙系喜肥植物,盆栽除施足基肥外,在生長期,每月應追施一次肥料。

病蟲害防治:

春夏生長季節(jié),頂芽易遭蚜蟲危害。

鑒別

性狀鑒別:果實圓球形,直徑3.5-8cm,外表橙紅色,可見深棕色斑紋,有光澤,基部常有宿萼。果皮堅韌,果肉干縮呈海綿狀,白色與淡棕色相雜,剖開可見2室,有多數(shù)種子嵌入果肉內。種子扁圓形,長約5mm,棕褐色至黑褐色,表面密布斜細孔;種仁黃色,富油性。氣微香,味苦。

以個大完整、色橙紅者為佳。

備注:(1)同屬植物尖山橙(竹藤、藤皮黃、雞腿果)MelodinusfusiformisChamp.ExBenth.與前種主要區(qū)別為果橢圓形,橙黃色。果也入藥,有化氣、止痛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