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二郎廟
二郎廟位于丹鳳城西15公里的棣花鎮(zhèn)賈塬村。共占地面積3660平方米。棣花有“曇花勝地”之稱,為“商洲十觀”之一。廟建于金大安三年(1211年)距今有七百八十多年的歷史。是陜西省現(xiàn)存的唯—金代建筑。《宋史·高宗本紀》載:紹興十二年(1142)八月,“秦檜以秦商之半畀金”;紹興十六年(1146)二月,再“詔以商地予金”。清康熙《續(xù)修商志》亦載:“和議成割商畀金”。俗傳棣花東之小河,即南宋和金之分界線,為了立標志界,金人于金大安三年(1211)按照喇嘛寺造型,融合漢人建筑藝術,設計建成棣花街二郎廟,為金、漢建筑工藝之合璧。
二郎廟
唐為棣花驛,無稹、白居易等詩人多次唱和于此。歷代所筑樓臺亭閣、水榭欄干、煙柳畫橋、荷花魚池以及丹江南岸丹崖之上排排懸空古洞,為其地增添了不少澤國風韻和神秘色彩。因風景優(yōu)美、文人湊趣成十,日“棣花十觀”:曇花勝跡、古塔鉆天、松云藏月、怪石志異、南山飛瀑、甘泉自美、二龍拱橋、蝎尾接塬、圣廟神修、魁樓映瑞。由于歷經兵燹,勝地古跡損壞幾盡。而今值得一顧的唯飛檐斗拱、上復五彩琉璃瓦之法性寺佛殿,特別是二郎廟、由于二郎廟的奇特造型和歷史典故,各方游人紛至沓來,爭睹其神奇風彩。歷史
丹鳳二郎廟
二郎廟修建于金大安三年(公元1211年),距今已有790多年的歷史。相傳金國侵略南宋到龍駒寨后,遇到這里的南宋將士奮力抵抗,久戰(zhàn)不分勝負,當朝宰相秦檜力主求和,便割商給金,金國為了立標志界,按照喇嘛寺的造型,融合漢人建筑藝術,建成棣花街二郎廟。據載,秦檜曾“割商界給金”,為立標志界筑此二郎廟。
據《宋史·高宗本紀》載:南宋初,金兵大肆侵犯中原,宰相秦檜慫恿高宗向金人求和,紹興十二年(1142年)南宋向金稱臣。“兩國疆界東以淮水中流,西以大散關(在寶雞境內)為界,南宋割唐、鄧二州(在河南省境內)及秦(在甘肅境內)商二州之半給金”。金國逐在金大安三年在棣花東街筑廟,以為疆界。
二郎神神像
二郎廟,初祀曾在灌口“斬蛟”(治水)為民除害的李冰次子—— “二郎神”李二郎。到明、清,受《封神演義》、《西游記》、《劈山救母》等文藝作品的影響,改李二郎為楊二郎——楊戩(二神均住灌口,稱真君,排行第二。故一些學者謂“楊戩系從李冰次子故事轉化而來”。因之以后修葺神廟時,改塑為小說或舞臺上揚戩扮象)。二郎廟是商洛地區(qū)最古的建筑,歷代曾經五次修葺,至。今古風猶存。二郎廟外墻壁上留有1933年中國工農紅軍書寫的革命標語 成為進行革命傳統(tǒng)教育的實物資料。二郎廟歷經幾百年兵荒戰(zhàn)禍,年久失修,幾盡倒塌。該廟舊時曾有牌樓、樂樓。樂僂設計別致,與兩側過鳳式菩薩廟及魁星樓相連接,舊日鄉(xiāng)紳權貴看戲,設座東、西側樓,于“文化大革命”中被毀。1985年9月陜西省文物事業(yè)管理局撥專款重修,現(xiàn)列入陜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F(xiàn)共有面積3663.63平方米。
二郎廟既屬文物古跡且屬革命圣跡。1934年至1935年中國工農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司令部和政治部,曾在此駐扎,分別在二郎廟和關帝廟山墻上書寫兩幅斗大黑字標語。“為創(chuàng)建陜西蘇維埃而戰(zhàn)!”“建立陜西蘇維埃政府!”紅軍走后,國民黨地方當局多次勒令鏟除,但當?shù)厝嗣衩看沃挥冒淄了⒄?,終將標語保護下來,然至“文化大革命”中被毀。[1]
構造
二郎廟其建筑因是金人所建,所以按照喇嘛廟造型,又融合漢人建筑藝術風格修建而成,為金漢藝術之合璧。
丹鳳二郎廟
二郎廟面闊三間,磚木結構,長10米,寬8米,高7米,廟頂為歇山轉角式,明檐明柱,屋頂為歇山五脊四坡轉角式,上覆彩色琉璃瓦,正脊呈現(xiàn)的叫“魚龍變化”,中間是二龍戲珠和曇花,下面是八仙法器,沿這面坡垂直而下的兩個拱叫垂脊,下沿是兩個龍頭,四面向上略翹的叫仰脊,那些較小的塑像是秦瓊、敬德和飛禽走獸。廊檐斗拱呈矛頭型,代表了金人好戰(zhàn)的本性。整個建筑給人以宏偉、高峻、堂皇之感。廟周圍有臺階,廟堂3間,當中一間長4米,兩邊有1米多的開間,入深7米。廟的挑檐、斗拱等形式為研究金代建筑提供了實物依據。二郎廟東側有關帝廟,建于清乾隆18年(公元1837年),其規(guī)模、形制、建筑韻味均酷似前者,系清代人刻意仿建。遠遠望去,兩座建筑宛如一對孿生兄弟,昂然雄立。二郎廟,位丹江北岸,坐落棣花老街東端,雖經五次修葺,然當初之藝術風格猶存。俯視丹江、仰瞻智亭(即商山),山環(huán)水繞,荷塘輝映的二郎廟,屋頂為歇山轉角式,屋脊高達1米,上復彩色琉璃瓦并有群獸瓷雕。飛檐下托劈竹型拱斗,檐角掛有風鈴。面闊三間,明檐明柱。廟基高出地面1米,四圍出廊,門前踏步三級。整個建筑給人以奇?zhèn)ァ⒏呔?、堂皇之感。二郎廟東側有關帝廟,其規(guī)模型制、建筑韻味,酷似前者,帷拱斗改為象鼻子型,系后人刻意仿建。遠望,兩座建筑,宛如一對孿生姐妹并排玉立。
新修的院門上有賈平凹題寫的二郎廟三個字,進入后直接映入眼簾的即是該廟的全部,并列的兩座古廟,西邊的是為二郎廟,東邊的為關帝廟,全部面闊三間,進深四椽,都為單檐歇山頂,只不過西邊的歇山頂覆黃色琉璃瓦,東邊的歇山頂覆綠色琉璃瓦。從外形和結構上看兩座建筑基本感覺是出自一張圖紙,但細看后發(fā)現(xiàn)玄機在于西邊的二郎廟的斗拱和風格頗有遼金古風。
殊榮
文保碑
丹鳳二郎廟為金、漢建筑工藝之合壁,由于金代歷史短暫,遺存下來的文物古跡很少,全國只有三座具有金代建筑風格的廟宇,其它兩座在山西省,所以就更加珍貴。二郎廟在解放初即以“232號”載入《陜西名勝古跡初稿》,現(xiàn)載入《全國名勝辭典》。1982年6月7日,公布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同時派專人保護管理。1985年,由長安古代建筑隊施工重加修葺,恢復原貌。1992年,定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圖為二郎廟文保碑二郎廟既屬文物古跡又是革命圣跡,由徐海東、程子華率領紅二十五軍的先遣部隊曾在此駐扎,分別在兩廟山墻上書寫斗大黑字標語:“為創(chuàng)建陜西蘇維埃而戰(zhàn)”,“建立陜西蘇維埃政府”。紅軍走后,國民黨當局多次勒令鏟除,當?shù)厝嗣裼冒淄了⒄?,終將標語保護下來,后來在“文化大革命”被毀。
各地廟宇
灌口鳳山灌口宋代屬同安縣明盛鄉(xiāng)安仁里,元代于此設深青驛,灌口者何?本真君著靈西川灌口縣二得名也。鳳山祖廟者何?明。天啟崇禎年間牧童常叱牛于此牧放,得一爐,鐫曰:灌口李府清原真君,蓋四川來為深青驛吏二道于此者。
李府青元真君香火于是傳爐灌口鳳山祖廟。祖廟位于廈門市集美區(qū)灌口鎮(zhèn)灌口街北側,建于明末清初。為二進宮殿式建筑,歷次重修擴建。李府青元真君即李冰及其次子。鳳山廟的來歷與四川灌口及中國水文化的傳播有著密切關系。
據《同安縣志·卷二十四·祠》及《灌口鳳山廟碑志》所述灌口在宋時屬同安明盛鄉(xiāng)安仁里,元朝時在此設深青驛站(廈門市文物保護單位)。
據傳明朝時有一西川灌口(今四川灌縣)人來此當驛丞,帶來西川灌江口二王廟鐫刻“李府清元真君”的香爐,并養(yǎng)有一獵犬。
后驛站毀予兵燹,驛丞死,香爐棄置路邊,獵犬將其銜至鳳山,臥守不離。
鄉(xiāng)人十分驚異,于是就地筑一小庵,置祀香爐,想不到有求必應,明朝啟禎年間鄉(xiāng)人將小庵改建成廟,即鳳山廟。
鳳山廟建成后,香火十分興旺,香火的興盛帶來了地方的繁榮。附近村民及八閩來此謀生的人,在鳳山下擺攤設店,漸成集市。
因鳳山廟祭祀的神來自西川灌口,就把這集市名為灌口,廈門市灌口鎮(zhèn)這一地名由此而來。
灌口在四川是座豐碑,他又與都江堰聯(lián)在一起。成都平原即川西平原以前稱灌口,明朝范敬時的《重修灌口二郎神祠碑》云:“江水發(fā)源岷山,山之下即灌口。”蜀郡太守李冰及其次子李二郎(死后成神,即被宋徽宗封為真君的二郎神)征發(fā)民工,在岷江流域興修都江堰水利工程,二千二百多年來川西平原效益卓著,成為“天府之國”。都江堰是中國水文化的一座不朽的豐碑。
都江堰前稱灌縣,一九八八年撤縣,建都江堰市,市內也有個灌口鎮(zhèn)。
鳳山祀奉四川二王廟的“李府清元真君”就是李冰次子李二郎,閩臺一帶稱“大使公”?!豆嗫陲L山廟碑志》載:“真君當秦時佐圣父冰守蜀,安制毒龍,祀之宜矣!”李二郎幫助圣父李冰守蜀伏龍的少年英雄形象在碑志中得以弘揚。
鳳山廟現(xiàn)存的青石窗雕二幅,描畫著孽蛟興風作浪,一老一少正與孽蛟搏斗;江上風平浪靜,祥云朵朵,一老一少駕著被馴服的蛟龍,迎著彩云,冉冉上天。這正是中國水文化的主題曲。
在閩南及臺灣還流傳著大使公鎮(zhèn)壓田螺精的傳說。在鳳山廟的正前方,有一座水庫叫塔仔塘,堤岸上有一方“阿彌”石。傳說就是大使公鎮(zhèn)壓田螺精的。
明朝時塔仔塘又深又寬,一片汪洋,四周長滿蘆葦,陰森可怕,經常有人掉下水被淹死,傳說塘里出了田螺精,是經數(shù)百年修煉,吸取日月精華成了精,誓滅陽界生靈在魔界稱王。
他興洪決堤,要附近百姓送童男童女供奉它,搞得百姓背鄉(xiāng)離井,不敢在這里居住。
傳說當時同安有金蘭結義三兄弟,見義勇為,誓為人民除害。三兄弟力戰(zhàn)螺妖,不敵妖術,被水淹死在塔仔塘。
清元真君發(fā)現(xiàn)此事,馬上帶義犬前往,義犬咬住螺精的尾巴,使它不能逃脫,然后用“阿彌”石鎮(zhèn)住田螺精,使它永世不得翻身。
為了表彰三義士見義滅妖善德,清元真君神靈付在三義士身上,讓他們在鳳山廟為三大使,永享人間香火。這傳說是李冰父子在離堆制孽蛟的故事的翻版。
反映了人與惡劣自然環(huán)境水患的斗爭,是中國水文化的一首凱歌。
隨著廈門灌口的先民遷移到臺灣、東南亞各國,他們帶去家鄉(xiāng)的保護神,鳳山廟的清元真君二郎神的香火也傳到那里,在臺灣就有160多座的大使公分靈。灌口鳳山廟成為祖廟,中國的水文化也隨著傳到那里。
該廟與臺灣的關系源遠流長。在臺灣奉祀的分香廟宇多達160多座次。
5月初四為二郎神壽誕,三月初七為廟祭活動“歷年祭費,猶煩鳩集。幸臺灣分爐者疊寄諸公,灌中因募定之”。
山西交城該廟始建年代不詳,據傳該廟在清末是功能最完善的一所祭祀祠廟,雕梁畫棟,金碧輝煌,山門雄壯,廟貌巍峨,大殿坐北面闊五楹,旁有輔院,樂樓坐南,位置在交城縣義東都(今交城義望村東北),義望村南帶汾河支流,汾河是黃河的一級支流,也是山西省內最大的河流,該村地理位置僅靠太原,建廟的時代背景:從順治元年到宣統(tǒng)三年(1644——1911年),是清王朝的封建統(tǒng)治時期。在這260多年的時間里,清代經濟大致經過了三個發(fā)展階段,即清代前期經濟、中期經濟和晚期經濟三個歷史階段。其間,清代經濟經歷了由破壞到恢復,由繁榮到恢復,由繁榮到衰落的發(fā)展變化。順治元年到康熙六十一年(1644—1722年)清朝皇帝康熙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恢復國民經濟的政策和改革措施,抓住了恢復和發(fā)展農業(yè)生產這個關鍵環(huán)節(jié),使清代經濟從明末清初的長期戰(zhàn)亂和經濟崩潰中得到恢復和調整。從雍正元年到道光二十年(1723—1840年),清代經濟進入他的中期階段。這個階段是清代社會的繁榮時期,這種繁榮局面的重要原因是清政府在賦稅制度方面的改革,“攤丁入畝”賦稅制度的改革,是康熙時期“滋生人丁,永不加賦”政策的直接延續(xù),它簡化了稅收的手續(xù),按照土地多少征稅,減輕了貧苦人民的負擔,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賦稅不均的嚴重狀況。有記載,1739年,已未,清乾隆四年,山西大規(guī)模地推行“攤丁入畝”,百姓稱便。而蒲州府之萬泉、解州之安邑反對,聲稱;當?shù)馗幻駸o田,多貿易,苦攤丁于地,是讓貧民大富戶輸糧納銀。知府便允許兩縣暗中使用舊法,但名義上是攤丁入畝了。清晚期經濟從道光二十年(1840年)起,至宣統(tǒng)三年(1911年)止。這個時期由于外國資本主義的入侵使中國自然經濟逐漸解體的過程。在這百姓稱便的時候,天災也不斷,1736年—1767年間為太原縣的一個水患高峰。在此期間,太原縣水患頻率最高達到1。從災情方面看,這一時期較輕,如1746年山西巡撫阿里袞的奏折“五六月以來,陸續(xù)得雨稍多,汾河消納不及,致太原縣西寨等莊,陽曲縣老軍營等莊,臨河地畝被水淹浸,民房亦間有坍塌?!?821—1851年間太原陽曲水患頻率又有所上升,災情較以前也有所加重,如1835年鄂順安奏“又堪得陽曲縣屬之前北屯等二十九村,被水成災六分,西流等二村成災五分。該村被水浸淹全塌瓦房八十七間、土房六百三十九間,半塌土房五十七間,又堪得……浸淹全塌土房一千一百一十七間,半塌土房三百二十四間?!钡?852—1911間太原、陽曲二縣水患頻率達到了本文研究時段的最大值,從災情看,清末達到了空前嚴重的后果,如1886年山西巡撫剛毅奏“省城自本年六月二十三日(7月24日)起,連日大雨如注,晝夜不停,汾河水勢漸漲……河水異常洶涌,沖決北沙河之金剛堰并大壩護城兩堰,奪溜而來……水旱西門及大南門同時沖開,勢莫能御,共淹萬余間,倒塌甚多,城垣亦有陷裂……災民三千余名,……其淹斃男婦三十名……”秦漢以來,汾河上游時農時牧,土地利用方式交替變化,并隨著人口的增加,土地墾殖率不斷提高,森林覆蓋率不斷減少。唐宋之際,該區(qū)域成為京畿,大興土木修建宮室廟宇的木材供應之地。特別是從明初年修筑長城開始,山西、大同二鎮(zhèn)駐扎近20萬人,實行大規(guī)模民屯、軍屯、商屯,致使汾河上游水土流失加劇。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陸續(xù)推行“滋生人丁,永不加賦”,“攤丁入畝”等鼓勵政策,人口、耕地進一步增長,大量坡地被開墾,丘陵溝壑區(qū)土壤侵蝕發(fā)展為強度級別,而清以前河道的情況,明代成化九年(1473年)《山西通志·津梁》有“汾河渡,夏秋置舡濟之,冬春置土橋”。又有“米陽渡,在清源縣東五里米陽村。汾水南流,闊約八十步,路通徐溝縣”。按,米陽渡應在夏秋也為渡船,河面寬合公制128米,與唐中城汾橋長度近似。
上述事實表明;自唐初至明代中期歷時783年之久,汾河太原段水面寬在116—128米之間。當時泄洪能力接近二百年一遇。至少明代太原汾河有三處渡口,即汾河渡、米陽渡、南屯渡,分別在今小王村、長頭村、及南屯村。當時“晉陽八景”之一為“汾陽古渡”。詩人劉孔明有詩《汾河晚渡》云:“汾江一水浩無涯,傍晚江邊笑語諧,待渡馬廄堤畔柳,喚舡人立岸頭沙,櫓聲遠逐中流急,帆影輕隨落日斜”。同樣描寫的詩還有祝顥、張頤以及元人小倉月、姜彧等的題詠,都是南方一派水鄉(xiāng)的景象。據《山西志輯要》,到乾隆末除以上三處渡口之外,又增加東草寨渡,在今太原市小店區(qū)草寨村,路通徐溝縣。上述資料表明,當時汾河徑流量的年內分配較為均勻,洪枯比值較小。乾隆二年1737夏,交城一帶大雨,平地水深尺余,禾盡漂沒。玄月地震。乾隆十九年1754筑靜濫堤于磁窯河西岸,乾隆三十一年1766編審各都甲人丁,全縣共21 752人丁。乾隆三十二年1767汾河東徙,文峪河西徙汾河故道。
乾隆三十三年1768暴雨沖倒卦山古柏20余株。清乾隆初年就開始太原水患的程度逐步加重了,勢必會造成民眾的傷亡,民間百姓為祭祀李冰父子保佑該地平安避禍,在清代乾隆年間,義望村水患不斷,據村中濬突尾古渠并修橋碑記“吾鄉(xiāng)為山水漂泊,貽范最深,將農田數(shù)十頃盡滅…由是鄉(xiāng)人宋囗囗、囗囗枝等起義…”中知該村防汛之事,此廟應為祈神避水而建,以撫民心,聚地主富紳鄉(xiāng)邑之資,在太汾官道南,村東北位置修建二郎廟,該廟為單檐歇山式卷棚頂,甚為壯觀,內列有魯班神、財神、二郎神。鄉(xiāng)人以二郎為水神,神像碩大,身披金甲,手執(zhí)利刃,白面三目,英武威嚴。作為本村鄉(xiāng)土保護神,以祈求消除水患,合境平安。配祀有魯班神、財神,還作為狐爺神回村時的巡處,可見其重要性。二郎廟是一座巍巍古廟,清光緒年間重修,七八十年代曾用作加工廠,后廢棄,有眾人爭相取料,改建成房屋,今已蕩然無存,成一憾事。
長泰縣該廟位于長泰縣武安鎮(zhèn)溪東村龍津江畔,與縣城吳德園隔溪相望,建于明萬歷年間,坐東朝西,硬山頂,三進三開,磚瓦木結構,該閣樓在閩南古寺廟建筑中甚為罕見,有二層,祭奠時是司鼓彈奏場所,龍錦宮雙重翹脊燕尾,主祭祀真君二郎神,俗稱大使公。
漳州古塘真君廟地址在漳州古塘村,明景泰七年,1456年,古塘村巨人蔡靖從祖居地長泰縣枋洋赤岑外宮接引清源真君香火到古塘村,于景泰十年建成古塘清源真君廟,祭祀真君李二郎。位于該村中心,坐東北朝西南,硬山頂,一進,民國年間大修,添建左右側室,正殿位置供奉倆尊真君神像,分稱大帝二帝。
垣曲縣二郎廟北殿位于垣曲縣蒲掌鄉(xiāng)北陽村東側。坐北朝南,東西長9米,南北寬6.2米,占地面積55.8平方米。創(chuàng)建年代不詳,現(xiàn)僅存北殿,為元代建筑。北殿面闊三間、進深四椽、單檐懸山頂。梁架結構為四椽袱通檐用二柱,柱頭有覆盆式卷剎、闌額與普柏枋相交出頭,柱頭斗拱為四鋪作單昂,補間斗拱四鋪作單抄,每間一朵,當心補間拱出45°斜拱。前檐當心間碎板門,兩次間為欞條窗,均為現(xiàn)代改造。2006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二郎廟鎮(zhèn)
鎮(zhèn)情概況二郎廟鎮(zhèn)位于中國四川江油市北部,幅員148.42平方公里。距江油市區(qū)55公里,鎮(zhèn)域東鄰本市的云集鄉(xiāng),南接厚壩鎮(zhèn),西連文勝鄉(xiāng),北部與馬角鎮(zhèn)和石元鄉(xiāng)接壤。地理坐標位置為東經105°02′~105°14′,北緯32°00′~32°09′。耕地面積2.32萬畝,人均耕地面積0.95畝。轄19個行政村,122個組,4個居委會。總人口31809人,其中非農業(yè)人口7478人,森林覆蓋率41%。
經濟概況交通上寶成線穿鎮(zhèn)而過,設車站二郎廟站,公路方面有中雁公路通往江油縣城。梓潼河上游流經此處通向梓潼。工業(yè)方面有四川雙馬水泥(集團)有限公司等大型企業(yè)。距江油市54公里,幅員面積148.42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7971畝,人均耕地面積0.95畝。轄19個行政村,122個組,2個社區(qū)居委會,總人口3.2萬人(其中:農村人口2.4萬人),主要為漢族。森林覆蓋率45%。農業(yè)總產值11060萬元,糧食總產量8332噸、生姜總產量5041噸、水果總產量2752噸、生豬出欄3.3萬頭、財政收入659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397元,鎮(zhèn)域內現(xiàn)有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1002個,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產值6.5億元,國內生產總值5.8億元,招商引資到位資金2170萬元。省級試點小城鎮(zhèn),四川省衛(wèi)生鎮(zhèn),綿陽市級文明城鎮(zhèn),綿陽市安全生產示范鎮(zhèn),江油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還有一個二郎廟鄉(xiāng),位于河南省南陽市方城縣境內。鄉(xiāng)域內有著名景點望花湖、大乘山森林公園等景點。鄉(xiāng)鎮(zhèn)以農業(yè)為主,主要作物有玉米、花生、辣椒、西瓜等等。是一個山清水秀、人杰地靈的風水寶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