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選
居庸關(guān)上子規(guī)啼,飲馬流泉落日低。雨雪自飛千嶂外,榆林只隔數(shù)峰西。 小溪澄,小橋橫,小小墳前松柏聲。碧云停,碧云停,凝想往時,香車油壁輕。 溪流飛遍紅襟鳥,橋頭生遍紅心草。雨初晴,雨初晴,寒食落花,青驄不忍行。 《云中至日》
去歲山川縉云嶺,今年雨雪白登臺??蓱z日至長為客,何意天涯數(shù)舉杯!
城晚角聲通雁塞,關(guān)寒馬色上龍堆。故園望斷江村里,愁說梅花細(xì)細(xì)開。 詞選
結(jié)多少悲秋儔侶,特地年年,北風(fēng)吹度。紫塞門孤,金河月冷,恨誰訴?回汀枉渚,也只戀江南住。隨意落平沙,巧排作、參差箏柱。
別浦,慣驚移莫定,應(yīng)怯敗荷疏雨。一繩云杪,看字字懸針垂露。漸欹斜、無力低飄,正目送、碧羅天暮。寫不了相思,又蘸涼波飛去。 《憶少年》
飛花時節(jié),垂楊巷陌,東風(fēng)庭院。重簾尚如昔,但窺簾人遠(yuǎn)。
葉底歌鶯梁上燕,一聲聲伴人幽怨。相思了無益,悔當(dāng)初相見。
《高陽臺》
【吳江葉元禮,少日過流虹橋,有女子在樓上,見而慕之,竟至病死。氣方絕,適元禮復(fù)過其門,女之母以女臨終之言告葉,葉入哭,女目始瞑。友人為作傳,余記以詞。】 橋影流虹,湖光映雪,翠簾不卷春深。一寸橫波,斷腸人在樓陰。游絲不系羊車住,倩何人傳語青禽?最難禁,倚遍雕闌,夢遍羅衾。 重來已是朝云散,悵明珠佩冷,紫玉煙沉。前度桃花,依然開滿江潯。鐘情怕到相思路,盼長堤草盡紅心。動愁吟,碧落黃泉,兩處難尋。 藏書大家
精于金石文史,游大江南北,北出云朔,東泛滄海,經(jīng)甌越,所至叢祠荒冢,破爐殘碑之文,無不搜剔考證,與史傳參校異同。家富藏書,通籍之后,所藏益富,曾收李延昰藏書50柜,2 500卷,達(dá)到藏書3 000余卷,后又收項(xiàng)氏“萬卷樓”殘帙,又到曹溶、徐乾學(xué)家,借其藏書傳抄,其藏書所好愈篤。又借抄于宛平孫氏、無錫秦氏、昆山徐氏、晉江黃氏、錢唐龔氏等諸家舊藏,合計(jì)先后所得自稱“擁書8萬卷”。藏書處名“曝書亭”、“古藤書屋”,“潛采堂”,聚藏30櫝,曾因偷抄史館藏書而被貶官,遂刻有一藏書銘文稱:“奪我七品官,寫我萬卷書?!?/span>藏書印有“購此書,頗不易,愿子孫,勿輕棄”、“梅會里朱氏”、“潛采堂藏書”、“七品官耳”、“我生之年歲在屠維大荒落月在橘莊十四日癸酋時”、“秀水朱彝尊錫鬯氏”、“南書房鏑史記”、“南書房舊講官”、“小長蘆釣魚師”、“得之有道傳之無愧”、“別業(yè)在小長蘆之南轂山之東東西峽石大小橫山之北”等。 子朱昆田(1652~1699),繼承“曝書亭”藏書。長達(dá)數(shù)十年未減。
人物年譜
明思宗崇禎二年(1629年)八月二十一日(10月7日),朱彝尊生于嘉興碧漪坊。
曾祖朱國祚,明萬歷十年(1582)進(jìn)士,官至戶部尚書兼武英殿大學(xué)士,加少傅。卒,贈太傅,謚“文恪”。《明史》有傳。
祖父朱大競,曾為云南楚雄府知府。
嗣父朱茂暉(大競長子),以蔭授中書科中書舍人。他是明末“復(fù)社”的重要成員之一。無子,以弟茂曙長子彝尊為嗣。
生父朱茂曙(大競次子),秀水縣學(xué)生,卒后門人私謚為“安度先生”。
祖父朱大競為官清廉。辭官回鄉(xiāng)時,“力不能具舟楫”,行李“僅敝衣一簏而已”。至朱茂曙時,家益貧困,若遇荒年,經(jīng)常乏食。
崇禎七年(1634年)六歲入家塾讀書。
崇禎八年(1635年)七歲
弟彝鑒生。
崇禎八年(1636年)八歲
四月,皇太極即帝位,國號“大清”,改“女真”為“滿洲”。 三月,祖母徐氏卒。
六月,祖父朱大競卒。
崇禎十一年(1638年)十歲
是年,魏忠賢馀黨阮大鋮居南京,與革職巡撫馬士英同謀起用。“復(fù)社”諸生黃宗羲等一百四十人列名貼榜揭露阮大鋮丑行,其中有嘉興府人八名。但朱茂曙認(rèn)為“治小人不宜過激”,未與其事。 從其叔朱茂皖(芾園)學(xué)。
崇禎十二年(1639年)十一歲
二弟彝玠生。
崇禎十四年(1641年)十三歲
浙江大旱,飛蝗蔽天,災(zāi)情嚴(yán)重。朱家生活艱難,竟至斷炊。
清代禹之鼎繪《竹垞先生小像》
崇禎十五年(1642年)十四歲朱彝尊之師朱茂皖認(rèn)為:“河北‘盜賊’,中朝朋黨,亂將成矣,何以時文為?不如舍之學(xué)古!”于是棄時文八股,以《左傳》、《楚辭》、《文選》授彝尊等。 按:據(jù)朱彝尊《靜志居詩話》。陳廷敬《竹垞朱公墓志銘》誤以此語為彝尊所說,后多有沿襲陳氏之誤者。當(dāng)以彝尊自述為是。 崇禎十六年(1643年)十五歲
三月,李自成稱“新順王”,在襄陽建立農(nóng)民政權(quán)。 八月,清皇太極死,太子福臨即位,是為順治帝。多爾袞攝政。 清·朱彝尊銘風(fēng)字硯
清世祖順治元年(1644年)十六歲一月,李自成在西安建國,國號“大順”,建元“永昌”。 三月,大順軍攻入北京。明崇禎帝自殺。
四月,明駐山海關(guān)寧遠(yuǎn)總兵吳三桂引清兵入關(guān)。二十九日,李自成在北京即皇帝位;次日,棄城西撤。 五月初,多爾袞率清軍入北京。頒剃發(fā)令:“凡投誠官吏軍民,皆著剃發(fā),衣冠悉遵本朝制度。”
五月,福王朱由崧在南京建立南明弘光政權(quán)。 十月,清朝定都北京。
十一月,張獻(xiàn)忠在成都稱帝,國號“大西”。
六月,清軍下蘇杭。重頒剃發(fā)令。嘉定、江陰等地掀起反清斗爭。 夏,李自成在湖北通山縣九宮山被害。
當(dāng)年下半年,江南抗清義軍紛起。嘉定侯峒曾、黃淳耀等起義,敗死。清軍前后屠城三次,城中死難者二萬人,史稱“嘉定三屠”。江陰典史閻應(yīng)元等守城八十一日,戰(zhàn)死。 是年春,朱彝尊與歸安縣儒學(xué)教諭馮鎮(zhèn)鼎之女馮福貞結(jié)婚。福貞十五歲。因朱家窮困,無力聘娶,彝尊曾祖父文恪公舊第相鄰。 夏,遭兵亂,朱、馮兩家均離家避難。彝尊隨其岳父馮鎮(zhèn)鼎徙居練浦塘東之馮村。生父朱茂曙攜家避難夏墓蕩。 九月,生母唐氏病卒。
《曝書亭集》編年始此。
清·朱彝尊銘琴式端硯
順治三年(1646年)十八歲八月,南明唐王被俘,死于福州。
十二月,張獻(xiàn)忠在四川西充鳳凰山遇難。
朱彝尊仍留馮村,生父朱茂曙遷居塘橋之北。
順治四年(1647年)十九歲
順治五年(1648年)二十歲
讀書烏木橋村。
長子德萬生。
順治六年(1649年)二十一歲
挈妻馮氏至塘橋侍養(yǎng)生父朱茂曙。因居處隘小,遷居梅會里,迎生父茂曙至家。
家貧,遇有客至,則出布袍典質(zhì)。遠(yuǎn)近學(xué)詩者常來訪問,共與論詩。
順治七年(1650年)二十二歲
在里中授徒謀生。
長女生(后嫁吳江周能察)。
順治八年(1651)二十三歲
清·朱彝尊
一月,順治帝親政。彝尊繼續(xù)在里中授徒。
順治九年(1652年)二十四歲
長子德萬夭亡,彝尊有詩悼念。
八月,次子昆田生。
順治十年(1653年)二十五歲
順治十一年(1654年)二十六歲
按:彝尊順治十七年所作《梅市逢魏璧》云:“前年逢君射襄城,山樓置酒歡平生。……寒暑推移六七年,眼前貧賤猶如此?!惫释浦渑c魏璧之交,約在此時。 順治十二年(1655年)二十七歲
岳父馮鎮(zhèn)鼎選授紹興府學(xué)訓(xùn)導(dǎo)。三月,往山陰(紹興)探視。過山陰梅市,訪祁彪佳之子祁理孫、班孫兄弟。十月,與祁氏兄弟同游山陰柯山,并題名寺壁。 次女生(后嫁桐鄉(xiāng)錢琰)。
順治十三年(1656年)二十八歲
海寧人楊雍建為廣東高要縣知縣,此年聘朱彝尊為塾師教授其子。夏,往嶺南。 順治十四年(1657年)二十九歲
科場案起。順天鄉(xiāng)試考官李振業(yè)、張我樸以“舞弊”罪立斬;江南主考方猷、錢開宗及河南主考黃鉍、丁澎等均被劾。 曹溶時任廣東布政使。朱彝尊到廣東后,曾與往還,并為曹溶甄錄《嶺南詩選》。曹溶還嘉興,彝尊以詩送別。
朱彝尊
與廣東詩人屈大均交往,以詩酬答。屈大均《過朱十夜話》詩有“夫君若萱草,一見即忘憂”句。集粵行之詩一百三十余首及和曹溶詩三十二首為《南車草》一卷,刊行。蔗馀道者作序。順治十五年(1658年)三十歲
因“科場案”順天舉人二十馀人流放尚陽堡,江南二主考被斬,江南名士、舉人吳兆騫等流放寧古塔(今黑龍江寧安)。 四月,彝尊啟程歸家。途中訪南雄知府陸世楷。五月,與陸同至南雄楊歷巖觀瀑布。六月,途經(jīng)烏江(在安徽和縣),謁項(xiàng)王廟。 歸家后,妻馮氏已徙家西河村舍。十一月,仍遷還梅里。
順治十六年(1659年)三十一歲
五月,鄭成功、張煌言率軍大舉入長江。六月,破鎮(zhèn)江;七月,圍南京。張煌言率軍沿江而上,克蕪湖,取徽、寧,下州縣三十余,全國震動。十月,鄭成功兵敗,還至廈門。張煌言孤軍無援,敗走浙東天臺。此后,清廷即興大獄追查“通海”事件,株連甚廣。 春初,屈大均遠(yuǎn)道來訪。彝尊為作《喜羅浮屈五過訪》,有“羅浮山下曾相見,開門一笑逢故人”句。屈大均離嘉興后往南京。 游山陰,數(shù)往梅市,與祁理孫、班孫兄弟過從甚密。
七月,曹溶來會。寫《同曹侍郎遙和王司理士禛秋柳之作》,
順治十七年(1660年)三十二歲
正月,給事中楊雍建向朝廷提出:“今之妄立社名,糾集盟誓者,所在都有;而江南之蘇州、松江,浙江之杭嘉湖尤甚。其始由于好名,因之植黨?!鼻逋⒁蛳铝顕?yán)禁士子結(jié)社訂盟。
秋,屈大均從南京來訪。同游放鶴洲,并約作山陰之游。
十月,往山陰,客浙江寧紹臺道寧琬幕中。
彝尊在山陰時,常去梅市祁氏兄弟家,并在祁氏座上會見魏耕,作《梅市逢魏璧》詩。時屈大均亦到山陰,一起參加祁氏兄弟的反清活動。 順治十八年(1661年)三十三歲
是年,鄭成功驅(qū)逐荷蘭侵略者,收復(fù)臺灣。 江南蘇州、松江、常州等地有所謂“奏銷案”,清廷以江南士紳抗征錢糧為名,褫革一萬三千余人。 七月,蘇州發(fā)生“哭廟案”,著名文人金圣嘆被殺。 十二月,吳三桂率清軍攻入昆明,南明永歷政權(quán)滅亡。 是年春,朱彝尊留居山陰。
夏,往杭州,寓西湖昭慶寺。與曹溶、施閏章及祁理孫、班孫兄弟等同游湖上,相與唱和。 十一月,嗣母鄭氏卒。
冬,送屈大均還廣東。
清·朱彝尊自用印
清圣祖康熙元年(1662年)三十四歲因人告密,魏耕、祁班孫、錢瞻百、錢纘曾、潘廷聰?shù)纫颉巴ê!北徊丁?/span> 四月,彝尊至杭州。
六月,魏耕、錢瞻百、錢纘曾、潘廷聰?shù)缺粴⒂诤贾?,祁班孫遣戌寧古塔。
夏,與曹爾堪、楊雍建等泛舟西湖。
十月,為避魏耕案牽連,遠(yuǎn)走海隅,與王世顯同去永嘉(溫州),曹溶于江上為朱餞行。舟經(jīng)七里瀧嚴(yán)子陵釣臺及蘭溪、金華、縉云、麗水等地,有詩記之。 岳父馮鎮(zhèn)鼎卒于歸安學(xué)舍,年七十四。
康熙二年(1663年)三十五歲
歸安知縣吳之榮告發(fā)南潯莊廷鑨私編《明史》指斥清朝。因莊已死,戮其尸;其弟及子孫十五歲以上者及刻工、書賈、書匠、藏書者均斬,因此案而死者七十余人。 是年,彝尊在溫州,作《夢中送祁六(班孫)出關(guān)》詩。
春,弟彝鑒至永嘉。彝尊《舍弟彝鑒遠(yuǎn)訪東甌喜而作詩》有“急難逢令弟,訪我自江東。頓喜羈愁豁,兼聞道路通”句,隱指彝鑒來告魏耕之獄事解。
生父朱茂曙病劇,彝尊歸家后卒,終年六十三。
四方游歷
康熙三年(1664年)三十六歲
七月,張煌言在南田懸岙島(今浙江象山南)被捕;十月,在杭州被害。
朱彝尊
五月,彝尊將至云中(山西大同)往投曹溶(時曹任山西按察副使)。二十日自杭州回嘉興,與高念祖同行(高至北京)。六月,至揚(yáng)州,投詩王士禛。時王士禛去金陵,未及相見。后王有《答朱錫鬯過廣陵見懷之作》詩:“桃葉渡頭秋雨繁,喜君書札到黃昏。銀濤白馬來胥口,破帽疲驢出雁門。江左清華惟汝在,文章流別幾人存?曹公橫槊懸相待,共醉飛狐雪夜尊。” 閏六月二十二日,自揚(yáng)州乘船至天津。
八月二十一日,自天津至北京。
九月初離京,十九日到達(dá)山西大同。
康熙四年(1665年)三十七歲
四月初五,弟彝鑒次。
為注《五代史》,在山西時常策馬縱游,見廢墟冢墓碑文,祠堂佛剎碑記,皆廣為搜集,以資考證。輯《吉金貞石志》等。 康熙五年(1666年)三十八歲
三月,游風(fēng)峪(在太原西),觀石刻佛經(jīng)。
會見顧炎武,同游孫氏石臺。炎武《朱處士彝尊過余于太原東郊》詩,有“自來賢達(dá)士,往往在風(fēng)塵”句。(見《顧亭林詩文集》)。 為錢謙益文集后題“集杜”詩一首,有“海內(nèi)文章伯,周南太史公”句,稱頌錢之詩文。 康熙六年(1667)三十九歲
二月,游太原西郊崛?寺。
三月,重游晉祠。
秋,王顯祚落職。朱彝尊復(fù)至云中訪曹溶。
在曹溶幕中常以詞與曹唱和。后為文追憶:“余壯日從先生(指曹溶)南游嶺表,西北至云中,酒闌燈灺,往往以小令、慢詞更迭唱和;有井水處,輒為銀箏檀板所歌?!保ㄒ姟鹅o志居詩話》)
八月初,至宣府(今河北宣化)訪李良年,客居守備嚴(yán)偉幕中。 訪王士禛。王士禛《朱錫鬯自代州至京奉柬》詩有“燕市雪深衣褐敝,吳江風(fēng)落酒船遲”句。
為王士禛詩集作序(《王禮部詩序》)。
訪孫承澤。孫回訪朱彝尊寓后,對人說:“吾見客長安者,爭馳逐聲利,其不廢著述者,惟秀水朱十一人而已?!保ㄒ姟秶日侣浴肪砣牛?/span> 詞集《靜志居琴趣》成。
康熙七年(1668年)四十歲
學(xué)士熊賜履奏稱:“年來災(zāi)異頻仍,災(zāi)荒迭見”,“生民困苦已極”,“朝政積習(xí)未除”。
六月,山東莒縣、郯城發(fā)生大地震,波及全魯。 春,自北京至山東,客巡撫劉芳躅幕。
康熙八年(1669年)四十一歲
五月,游蓮子湖(濟(jì)南大明湖)。
是年山東沂州等地地震,災(zāi)情慘重,彝尊以詩記之。
秋,回嘉興,葬生父朱茂曙及母唐氏于婁家橋。
買宅于鄰。宅西有竹,因以“竹垞”自號。
為子昆田完婚。
冬,與周筼、沈傳方同游嘉興胥山。
挈子昆田復(fù)至濟(jì)南。
是年,作長詩《風(fēng)懷二百韻》。
按:冒廣生《小三吾亭詞話》:“世傳竹垞《風(fēng)懷二百韻》為其妻妹所作?!倍〗B儀《聽秋聲館詞話》:“太史欲刪未忍,至繞幾回旋,終夜不寐?!?/span>
康熙九年(1670年)四十二歲
八月,自濟(jì)南入都,重訪孫承澤,囑題“竹垞”二字。
與潘耒以詩贈答。潘耒《贈朱十》詩推崇彝尊“南洲盛衣冠,之子為領(lǐng)袖”;朱彝尊《酬潘耒》詩則答以“傷禽戢羽翼,鳴鹿求其儕”句,彼此引為同志。后潘耒為《曝書亭集》作序。
一月,與潘耒、李良年同游西山,題詩于壁。
三月,出都至揚(yáng)州。曹貞吉、李良年等賦詩贈行。 在揚(yáng)州,與魏禧定交。逢周亮工,作詩二首,有“悵別西湖曲,重逢又十年。艱難增旅話,傾倒共詩篇”及“登臨山屐在,存沒酒人殊。白發(fā)明燈里,飛揚(yáng)不可無”等句。(見《逢周侍郎亮工二首》) 康熙十一年(1672年)四十四歲
二月,長孫桂孫生。
四月,還嘉興。
六月,至福州,游鼓山。
八月,至北京。送汪琬還長洲(今江蘇吳縣),作《送汪戶部琬還長洲》詩,有“不獨(dú)文章今日少,誰能未老念荷衣”,句。 詞集《江湖載酒集》編成。曹爾堪、葉舒崇為序。曹序稱彝尊詞“芊綿溫麗,為周郎擅場;時復(fù)雜以悲壯,殆與秦缶燕筑相摩蕩。其為閨中之逸調(diào)邪?為塞上之羽音耶?盛年綺筆,造而益深,固宜其無所不有也?!?/span> 康熙十二年(1673年)四十五歲
寓北京宣武門外。
輯《詞綜》。
送途乾學(xué)還昆山。
龔鼎孳卒。彝尊作攙詩八首,有“記憶惟公切,過從聽我疏”,“重來清淚迸,風(fēng)急繐帷秋”句。
康熙十三年(1674年)四十六歲
年初,至北京訪納蘭性德,兩人初次相晤。
留居潞河。
歲暮思鄉(xiāng),作《鴛鴦湖棹歌》一百首,譚吉璁和韻合刊,繆永謀等作序。
康熙十四年(1675年)四十七歲
嗣父朱茂暉卒。九月,自通州奔喪回里。
納蘭性德《寄朱錫鬯》詩有“萍梗忽南北,相聚忽相離”,“開戶見殘?jiān)?,道遠(yuǎn)有所思。丈夫故慷慨,此別何凄其”句。
康熙十五年(167年6)四十八歲
復(fù)至通州。
為葉井叔詩集作序,謂:“三十年來海內(nèi)談詩者每過于規(guī)仿古人,又或隨聲逐影,趨當(dāng)世之好,于是已之性情,汩焉不出?!碧岢鲈姰?dāng)貴創(chuàng)新,忌雷同之主張??滴跏辏?677年)四十九歲
龔佳育擢升江寧布政司,朱彝尊隨同往江寧。
《竹垞文類》(二十六卷本)刊行。王士禛、魏禧為序。
按:《竹垞文類》曾兩次刊刻。王士禛序謂:“迨今丁巳(康熙十六年),予復(fù)入京師。而錫鬯又將有金陵之行……過別予,以所著《竹垞文類》屬序?!?/span>
康熙十七年(1678年)五十歲
清廷首開博學(xué)鴻詞科,征舉名士。李颙以疾固辭,不許,直至拔刀自刺乃免。顧炎武被推舉,從此絕跡不往京師。浙江舉呂留良,亦不赴。 夏,自江寧應(yīng)召入都。
詞集《蕃錦集》(集唐人詩為詞)成,柯維楨作序。
《詞綜》編成,汪森增訂并付刊(原二十六卷,汪森增補(bǔ)四卷,為三十卷。彝尊于卷首作《詞綜發(fā)凡》,汪森作序)。
應(yīng)試入選
康熙十八年(1679年)五十一歲
三月,博學(xué)鴻詞科會試。參加考試者共一百四十三人,試題為《璇璣玉衡賦》并序,《省耕詩五言排律二十韻》。錄取五十人。朱彝尊、嚴(yán)繩孫、潘耒、李因篤、陳維崧、汪琬、湯斌、毛奇齡、施閏章、尤侗等均被錄取。其中朱、嚴(yán)、潘、李四人以布衣入選,時稱“四大布衣”。錄取后,四人均授翰林院檢討,入史館纂修《明史》。 《江湖載酒集》與李良年《秋錦詞》、李符《耒邊詞》、沈暤日《茶星閣詞》、沈岸登《黑蝶齋詞》、龔翔麟《紅藕莊詞》合刻于金陵,名“浙西六家”,陳維崧作序。 輯《瀛洲道古錄》。
康熙十九年(1680年)五十二歲
夏秋間大病。愈后欲請假歸里,翰林院掌院不許。
時頗為朝廷寵遇。七月,康熙賜藕,朱彝尊以詩記之。
冬,撰《明史o文苑傳》及《嘉靖諸臣傳》。
康熙二十年(1681)五十三歲
清廷命增置“日講官起居注”八員,朱彝尊為其中之一。四月,充廷試讀卷官。 七月,任江南鄉(xiāng)試主考。渡江時,作《告江神文》,誓不“徇人賄托,廢棄真才”。到職后又作《貢院誓神文》,有“命下之日,師友親懿,一概屏絕,如或心存暖昧,遏抑真才,狥一人之情面,受一言之賄托,通一字之關(guān)節(jié),神奪其算,鬼褫其魄”等語。
秋,與周筼、王翚及弟彝玠等同游攝山(今南京棲霞山),王翚作畫,彝尊作詩以記之。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五十四歲
陳維崧卒。顧炎武卒。
春,江南典試畢。挈妻馮氏由水路北上至北京。無家具,僅載書兩大簏。
十二月,次孫稻孫生。
除夕,參加保和殿侍宴。
《竹垞文類》(二十五卷本)刊成。高佑釲、顏鼎受作序。
按:《竹垞文類》第一次刊刻在康熙十六年,第二次刊刻即在康熙二十一年。第二次刊本削去一卷,并削去總目及作者署名“布衣秀水朱彝尊錫鬯”一行。查慎行《曝書亭集序》:“(彝尊)平生纂著,曾兩付開雕。未仕之前,曰《竹垞詩類文類》?!?/span>楊謙《年譜》:“《文類》曾兩付開雕:一廿五卷,不列名姓者,即是年所刊之本也;一廿六卷,首頁有‘布衣秀水朱彝尊錫鬯’一行,未審刊于何年?!?/span>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五十五歲
施閏章卒。
一月,參加宮中宴會多次。
二月,賜居禁垣(景山之北,黃瓦門東南)。
三月,康熙賜物多次,朱彝尊均以詩記之。
除夕,參加乾清宮賜宴。
潛心史學(xué)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五十六歲
元旦侍宴??滴踬n肴果二席給朱彝尊家人。
三月,遷出禁垣,移居宣武門外海波寺街古藤書屋。
八月,妻馮氏病,病后乘舟南返嘉興。
秋,沈皞?cè)眨ㄈ诠龋└皝碣e知縣任,彝尊與洪升、徐善、龔翔麟皆作《朝天子》曲,又與嚴(yán)繩孫、彭孫遹、曹貞吉及子昆田各作詞《一枝花》一首以送別。 按:關(guān)于朱彝尊第一次謫官,彝尊在詩文中多次提及,如:《亡妻馮孺人行述》:“是月,予被劾謫官?!薄秶?yán)君(繩孫)墓志銘》:“二十二年春,予又入直南書房,賜居黃瓦門左。用是以資格自高者,合外內(nèi)交構(gòu);逾年,予遂掛名學(xué)士牛鈕彈事?!痹谄渌募幸灿杏涊d:如陳廷敬作《墓志銘》:“君雖以被劾鐫一級罷,尋復(fù)原官歸里。”《國朝先正事略》:“(朱彝尊)入直南書房,為忌者所中,鐫一級罷?!薄肚迨妨袀鳌罚骸埃ㄖ煲妥穑┬綊缎●闳雰?nèi)寫書被劾,降一級?!薄?/span>國朝耆獻(xiàn)類征初編》卷一一八:“先生直史館日,私以楷書手王綸自隨,錄四方經(jīng)進(jìn)書。牛鈕劾其漏泄,吏議鐫一級,時人謂之‘美貶’?!?/span> 納蘭性德卒。彝尊作《納臘侍衛(wèi)挽詩六首》、祭納臘侍衛(wèi)文》。祭文謂:“我官既謫,我性轉(zhuǎn)迂。老雪添鬢,新霜在須。君見而愕,謂我太臞。執(zhí)手相勖,易憂以愉。言不在多,感心傾耳?!?/span>
曹溶卒。作長詩《曹先生挽詩六十四韻》,有“簽帙無由借,人琴自此掊。茫茫千古恨,惙惙寸心怓”句,有人琴俱亡之慨。
送梁佩蘭還廣東,于古藤書屋餞別。同與送別者有湯又曾、查慎行,聯(lián)句作詩。彝尊又作《送梁佩蘭還南?!吩?,兼悼納蘭性德。
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五十八歲
夏,輯《日下舊聞》、《經(jīng)義考》。
送毛奇齡還浙江,以詩贈之,有“孤生倚知己,衰老感離群”句。
十二月,山東巡撫張鵬開調(diào)京,彝尊子昆田隨之入都。
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五十九歲
得米芾硯,與周筼聯(lián)句,作《寶晉齋硯山》。王士禛為作《米海岳研山歌為朱竹垞翰林賦》。
暮春,同周筼、姜宸英、錢君甫、查慎行等同至喬萊一峰草堂看花,并賦詩。
八月,周筼南還,與查慎行于小菰村餞別。(周筼于回鄉(xiāng)途中,在宿遷病故。) 《日下舊聞》四十二卷成。尚書徐乾學(xué)捐資付雕并為序,馮溥、陳廷敬、徐元文、張鵬、高士奇、姜宸英等皆為序。冬,開始刻印。 表弟查嗣瑮至京,留宿古藤書屋,并互以詩贈答。彝尊詩云:“鹽官人到逼殘年,贈我吳興十兩綿。肌栗頓消生暖后,鬢絲相視入愁邊。醉拼把盞循環(huán)飲,倦便安床曲尺眠。玉桂國中來底事?開春同縛送窮船?!?/span> 冬,與徐元文、姜宸英于雪中同游京郊大房山。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六十歲
楊雍建還里,彝尊與查慎行以詩送別。詩有“僂指東華九載過,罷官歸計(jì)尚蹉跎”句。 俆釚還吳江,以詩送之。
九月,《日下舊聞》刻印竣工。
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六十一歲
二月,自古藤書屋移居槐市斜街。
三月,查慎行、梁佩蘭過訪。查并作《三月晦日飲朱十表兄槐市斜街新寓》詩:“古藤蔭下三間屋,爛醉狂吟又一時。惆悵故人重會飲,小箋傳看洛中詩?!笔悄?,彝尊與查慎行多次往還唱和。
春,與王士禛、徐乾學(xué)、姜宸英、陳廷敬同游京郊黑窯廠并聯(lián)句作詩。
五月,與徐乾學(xué)、姜宸英、陳廷敬游虎坊南園,聯(lián)句作詩。
八月,洪升因佟皇后服喪期中上演《長生殿》事獲罪。洪被革去太學(xué)生籍并逐出京師,與會者朱典、趙執(zhí)信、翁世庸革職,查慎行、陳奕培亦革去太學(xué)生籍。彝尊此時在京,似未與其事。 九月,與查慎行、魏坤、高佑釲、朱茂睭、朱善等游天寧寺,聯(lián)句作詩。 黃宗羲八十壽辰。彝尊應(yīng)宗羲子百家之情,作《黃征君壽序》。序中說:“予之出有愧于先生?!髂隁w矣,將訪先生之居而借書焉,百家其述予言,冀先生之不我拒也?!北硎緦S宗羲的敬重和對自已出仕清朝的愧悔之情。
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六十二歲
復(fù)職,補(bǔ)原官。
查慎行落職南還,至彝尊寓話別。
洪升游盤山,作《登掛月峰寄朱竹垞檢討》詩:“五峰各各競秀,掛月一峰獨(dú)尊。仰視浮圖天近,俯窺下界塵翻。薊遼故國東鎮(zhèn),山海中原北門。恨不攜君共眺,臨風(fēng)長嘯云根?!?/span> 徐乾學(xué)罷官,猶領(lǐng)《一統(tǒng)志》編纂事,設(shè)書局于洞庭東山,疏請姜宸英隨行。彝尊以詩送別宸英。 康熙三十年(1691年)六十三歲
妻馮氏復(fù)上北京。
汪森增補(bǔ)之《詞綜》三十六卷本刊成。
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六十四歲
一月,復(fù)罷官。
三月,攜眷屬離京。王翚畫山水送別。
七月二十八日到嘉興。
八月,為長孫桂孫完婚。
九月,至杭州。甥吳懷祖同行。
十二月,到達(dá)廣州。時子昆田在廣東巡撫朱宏祚幕中。 按:關(guān)于朱彝尊第二次罷官,在《亡妻馮孺人行述》中有記載:“壬申正月,予復(fù)罷官;三月,解維張灣。”陳廷敬《墓志銘》、《國朝先正事略》:“尋復(fù)原官,引疾歸?!薄肚迨妨袀鳌罚骸昂髲?fù)原官,三十一年,假歸?!绷T官原因待考。
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六十五歲
在廣州,與屈大均、陳恭尹、梁佩蘭等相聚。并與屈大均同游五羊觀,與陳恭尹同游光孝寺。 二月,偕子昆田由廣州返嘉興。屈、陳、梁等為餞行。梁佩蘭贈羅浮蝴蝶繭二枚。
十月,至當(dāng)湖(在今浙江平湖縣)。又至上海黃浦江東之高橋里(今上海市川沙縣高橋鎮(zhèn))祭其亡友錢金甫,并為其詩集《保素堂集》作序。 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六十六歲
二月,妻馮氏卒。作《亡妻馮孺人行述》。
秋,查慎行應(yīng)囑為彝尊《小長蘆圖》題詩三首。其三云:“白首初辭供奉班,一身那不愛投閑。江湖老伴多星散,知己無如父子間?!保ㄒ姟毒礃I(yè)堂詩集》第十八卷《秋鳴集》)
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六十七歲
歲暮,與徐釚游蘇州。
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六十八歲
曝書亭
初夏,至昆山。重訪劉過墓。有詩:“歌詩存十卷,卷卷氣雄勁。靜夜思中原,往往血淚迸?!睂?/span>劉過表示敬意。夏,筑曝書亭于所居之荷花池南,有《曝書亭偶然作》九首。
十月,游山陰。
是年,屈大均卒。
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六十九歲
三月,潘耒來訪。
趙執(zhí)信以新詩題扇寄贈,有“老為鶯脰漁翁長,閑上鴟夷估客船。各有彈文留日下,他時誰作舊聞傳”句。彝尊答詩有“儲端鎖院各收身,同是承明放逐臣。遠(yuǎn)憶音塵千里月,來尋蝦菜五湖春”句。 十一月,訪平湖李延昱。李以所藏書二千五百卷相贈。至此,彝尊藏書已達(dá)八萬卷?!镀貢ぶ浶颉分姓f:“擁書八萬卷,足以豪矣!”查慎行《聞李辰山藏書多歸竹垞》詩云:“萬卷又增三篋富,千金直化兩蚨飛。平生謬托知己在,恨不從渠借一瓻?!保ā毒礃I(yè)堂詩集》卷二十三) 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七十歲
四月,與查慎行及長孫桂孫同入閩。舟經(jīng)富春江、七里瀧、蘭溪,入贛后,又經(jīng)玉山、鉛山,至湖口登陸,度分水嶺至福建崇安,游武夷山。 六月,至福州。七月,至建寧。登舟時失足墮水?;?/span>瘧疾。度仙霞嶺入衢州,至語溪(在今浙江桐鄉(xiāng)縣)與查慎行別。 后彝尊以詩一卷(《曝書亭集》第十八卷),查慎行以詩三卷(《敬業(yè)堂詩集》第二十四卷《賓云集》、第二十五卷《炎天冰雪集》、第二十六卷《垂橐集》)記此次福建之行。
八月初抵家,病猶未愈。子昆田亦病。
冬,弟彝玠卒。
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七十一歲
三月,康熙第三次南巡,至蘇杭。朱彝尊往無錫“迎駕”。
十月二十一日,子昆田卒。
為亡子昆田定《笛漁小稿》十卷。(后附刻于《曝書亭集》)
《經(jīng)義考》三百卷成。陳廷敬、毛奇齡為序。
《曝書亭著錄》八卷成,自為序,敘平生讀書、愛書、得書、藏書之經(jīng)過。感嘆:“夫物不能以久聚,聚者必散,物之理也。吾之書終歸不知何人之手,或什襲珍之,或土苴視之,書之幸不幸,則吾不得而知矣?!?/span>
姜宸英卒。
康熙四十年(1701年)七十三歲
二月,游蘇州。
三月,游杭州,毛奇齡、徐釚、汪日祺等均與同游。
洪升在杭,與往還。彝尊以詩贈洪升,有“海內(nèi)詩家洪玉父,禁中樂府柳屯田。梧桐夜雨詞凄絕,薏苡明珠謗偶然”句。 與查慎行時往還。查慎行有《病后過竹垞先生齋》、《喜竹垞先生至》等詩。
正月,嚴(yán)繩孫卒。彝尊為撰墓志銘。
三月,為次孫稻孫守完婚。
四月,為兩孫”析箸“(分家)。其時彝尊家計(jì)蕭然,唯薄田數(shù)十畝。
為洪升作《長生殿》序,又作《題洪上舍傳奇》一詩以贈。
《明詩綜》輯成,以所著《靜志居詩話》附之。在蘇州開刻。
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七十五歲
春,康熙第四次南巡。三月,朱彝尊至無錫“迎駕”。
暮春,游蘇州木瀆。病足,留居蘇州。
十一月,曾孫振祖(桂孫之子)生。
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七十六歲
二月,游太湖洞庭西山。
十一月,游江寧(南京),寓承恩寺。
《明詩綜》雕刻竣工。是書輯選明詩三千四百余家,且“間綴以詩話,述其本事”,“死封疆之臣,亡國之大夫,黨錮之士,暨遺民之在野者,概著于錄”。彝尊自述其編選目的在于“竊取國史之義,俾覽者可以明夫得失之故”。
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七十七歲
康熙第五次南巡。三月,朱彝尊又至無錫“迎駕”,并在行殿朝見。
四月,康熙至浙江。朱彝尊在杭州行殿朝見,并進(jìn)所著《經(jīng)義考》、《易書》??滴醣硎举澷p,對少詹事查升(查慎行族子)說:“朱彝尊此書甚好,留在南書房,可速刻完進(jìn)呈?!辈⒁浴把薪?jīng)博物”四字匾額賜給朱彝尊。 秋,至真州(今江蘇儀征)訪通政使曹寅。曹寅囑輯《兩淮鹽莢書》。 十二月,曾孫賜書(稻孫之子)生。
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七十八歲
客居蘇州。
為曹寅《楝亭詩鈔》作序。
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七十九歲
康熙第六次南巡。朱彝尊又至無錫“迎駕”??滴踔梁贾輹r,朱彝尊在西湖行殿朝見??滴蹼x浙時,彝尊雖足疾復(fù)發(fā),仍“送駕”至五里亭。 在杭州與佟法海、賈國維及查慎行、嗣瑮兄弟泛舟西湖。 在查慎行寓所與同飲,作詩以記之。詩中回憶閩中之行,有“十年舊事篝燈話,此夜方舟泊釣臺”句。 夏,還家。
秋,至揚(yáng)州。于平山堂送表弟查嗣瑮入都。
康熙四十七年(1708)八十歲
《曝書亭集》八十卷成,潘耒作序。序稱:“竹垞之學(xué),邃于經(jīng),淹于史,貫穿于諸子百家……蘊(yùn)蓄閎深,搜羅繁富,析理論事,考古證今,元元本本,精詳確當(dāng),發(fā)前人未見之隱,剖千古不決之疑。其文不主一家,天然高邁,精金百煉,削膚見根,辭約而義富,外淡而中腴,探之無窮,味之不厭,是謂真雅真潔?!?/span>
編《兩淮鹽莢書》二十卷成。
潘耒以方竹杖見贈,彝尊以詩答謝。
查慎行寄詩祝八十壽辰。詩云:“當(dāng)代龍門望不輕,得官何必盡公卿。風(fēng)清李泌神仙骨,帝錫張華博物名。茗碗登堂無俗客,籃輿扶路有門生。蟫魚不蝕長生字,老閱巾箱眼倍明。”又詩云:“自返初衣不記春,十年鳩杖又隨身。百分盞滿休辭醉,萬卷書多轉(zhuǎn)益貧。荻火烹鮮鱸氣味,松風(fēng)吹長鶴精神。倏然出處行藏外,要是江東第一人?!?/span> 是年,潘耒、徐釚卒。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八十一歲
四月,至揚(yáng)州。又至真州交所輯《兩淮鹽莢書》于通政使曹寅。曹寅捐資刊刻《曝書亭集》。
六月,自揚(yáng)州渡江歸。
七月,《曝書亭集》開刻。彝尊每日刪補(bǔ)???,忘其疲勞。
康熙四十八年十月十三日(11月14日)子夜,無疾而逝。
在臨終前幾天對次孫稻孫說:“吾集不知何時可刻完?年老之人,不能久待,奈何!”在十三日晚間,猶問及刻書事。
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
朱彝尊死后五年,《曝書亭集》刊刻竣工,查慎行作序。
雍正三年(1725年)
朱彝尊死后十七年,葬于嘉興百花莊其曾祖朱國祚墓南五里。查慎行送葬并作詩 云:“平生載酒論文地,今日偕為執(zhí)紼行。萬卷書留良史宅,百花莊近相公塋。銘傳有道矢無愧,淚落天傭表未成。十七年來馀痛在,待看宿草慰哀情?!标愅⒕礊樽髂怪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