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期刊出版事業(yè)的興衰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數學事業(yè)的興衰,因此數學期刊的發(fā)展史是數學史的不可忽視的一部分。從倫敦皇家學會于1665年創(chuàng)辦國際上最早的科學期刊《皇家學會哲學匯刊》( The Philosopical Transactions of theRoyal Society)以后,T826年,克雷爾(Crelle, A.I_.)在阿貝爾(Abel , N. H.)建議下創(chuàng)辦了世界上第一本數學專業(yè)雜志《純粹與應用數學雜志》(Journalfur die Reine and Angewandte Mathematik),至20世紀90年代,全世界的數學期刊,按保守的估計,數目已達200。種以上,特別是在20世紀后半葉,新創(chuàng)期刊數目猛增。數學期刊總數的增加,充分反映了20世紀后半葉的數學事業(yè)與數學文獻生產的可喜景象。美國數學會主辦的《數學評論》(MathematicalReviews- MR)到1990年初創(chuàng)刊50周年時,已評論了世界各國的數學學術期刊180。余種,其中有40。余種雜志的每篇文章都被評論。同時,隨著科學技術與數學科學的發(fā)展,為提高人們的數學知識水平,使數學知識的普及與數學教育能適應時代的需要,一些反映數學教育與普及類型的數學期刊也隨之而產生。此外,為適應數學科學發(fā)展中不斷出現的新分支學科的需要,為適應科學界、工商界及社會各方面對數學的需要,為使數學研究成果能盡快地在盡可能廣泛的范圍內進行交流,目前數學期刊的發(fā)展已呈現以下趨勢: 1.分支學科的專業(yè)性期刊、應用數學領域的期刊不斷出現.
2.采用英文刊行的期刊越來越多,一大批原非英文期刊都采用各本國文字與英文的混合版,新創(chuàng)辦的有影響的學術期刊都用英文出版.
3.期刊形式趨于多樣化,有年刊、半年刊、季刊、雙月刊、月刊、半月刊,甚至有每年出版24期以上的,有定期與不定期的.
此外,還出現了電子期刊,并將以比印刷式期刊更快的速度發(fā)展.
隨著數學研究人員之間交往與接觸的增多,應用數學的發(fā)展與數學應用范圍的擴大,期刊中刊載文章的作者也由早期以單個為主,偶爾有合作者,到目前合作者已屢見不鮮。這就使國際數學家之間的合作研究得到了迅速的發(fā)展,從而促成合作編輯了大批的國際性數學期刊出版。這也是期刊文獻的一個微妙變化. 中國有影響的數學期刊出現稍晚,發(fā)展道路曲折,但總的發(fā)展過程與國外多有相似之處.
目前,國際上的數學期刊品種數量很多,難以一一介紹,除中國數學期刊盡可能都介紹外,外國的只收人了在中國有資料可查的goo余種。這些對從事數學科學研究的人,特別是對那些初涉數學研究的青年數學工作者和其他領域中需用數學的科技人員會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