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1963年,吳懌同志出生在陜北子洲縣一個偏僻的小山村,農(nóng)村艱辛的生活鑄就了他堅毅、樸實的性格。

中文名

吳懌

性別

出生日期

1963

民族

漢族

國籍

中國

出生地

陜北子洲縣

職業(yè)

教師

職務

陜西省榆林市子洲縣第二中學校長

所屬行業(yè)

教育

代表作品

《新時期教育學生十法》

主要榮譽

陜北第一位走進中南海的校長

主要成就

榆林市五一獎章獲得者

個人簡介

吳懌(1963——),男,陜西省榆林市子洲縣第二中學校長,子洲縣第十六屆人大常委,陜西省特級教師,陜西省中學數(shù)學教學能手,榆林市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陜西省師德標兵,全國模范教師。

人物生平

1963年,吳懌同志出生在陜北子洲縣一個偏僻的小山村,農(nóng)村艱辛的生活鑄就了他堅毅、樸實的性格。1982年師范畢業(yè)后,他放棄了“轉(zhuǎn)行”的機會,毅然回到家鄉(xiāng),矢志獻身教育。二十幾年來,他憑著對學生的摯愛,對工作的熱情,對事業(yè)的執(zhí)著追求,邁出了艱難的一步又一步,創(chuàng)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他的每一步都留下深深的足跡,都閃爍著青春的光芒。在他的身上展現(xiàn)出了一名全國模范教師、一名新時期共產(chǎn)黨員的風采——首屆榆林市青年科技獎獲得者,榆林地區(qū)先進教師、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優(yōu)秀團干部,榆林市有突出貢獻中青年拔尖人才,榆林市有突出貢獻的優(yōu)秀人才,陜西省數(shù)學教學能手,陜西省數(shù)學競賽優(yōu)秀輔導員,陜西省優(yōu)秀教師,陜西省特級教師,陜西省師德先進個人,全國模范教師,成為陜北第一位走進中南海的校長。

吳懌同志是一個忠厚樸實、真誠坦白的人。他深愛著自己的事業(yè),深愛著自己的學生。正是這種愛心,在二十幾年的教育生涯中,使他二十幾年如一日,不知疲倦地奉獻著自己的青春;正是這種愛的陽光照亮了千千萬萬個學生的心靈。

吳懌同志多才多藝,他懂音樂,愛好體育,擅長繪畫,能寫一手漂亮的粉筆字。早在師范就讀時,他就是品學兼優(yōu)的好學生。從教以后,他的才藝,成為與學生交流的媒介,在繁忙的工作中,堅持做閱讀筆記和教學隨記,積累手記十萬余字,每一個字都記錄著吳懌同志辛勤的汗水和心血。一分耕耘,一分收獲。1997年、1998年在陜西省委組織的賽教活動中,兩次被評為“數(shù)學教學能手”;1998年被陜西省教委、省人事廳評為優(yōu)秀教師。1999年9月10日《榆林日報》專題報道了他的先進事跡。2004年被中華人民共作國教育部、人事部授予全國模范教師稱號?!队芰纸逃?、《榆林日報》、《陜北文化》、《塞上先鋒》、《陜西教育》、《西部風采人物》等刊物先后報道了他的先進事跡,他是《陜西教育》(2006年第1、2期)的封面人物。吳懌同志是一個充滿活力,執(zhí)著追求的人。近年來,他先后在省、市、縣級刊物上發(fā)表教育教學論文40余篇,不少論文在省、市、縣教育教學論文評比中獲獎,其中,論文《教育呼喚改革》在新中國成立五十周年教育教學論文評比中獲二等獎,并編入《教育教學研究》一書中。他總結(jié)的《新時期教育學生十法》,針對當前經(jīng)濟發(fā)展的大形勢和學生中獨生子女較多的社會現(xiàn)實,結(jié)合初中生的生理早熟,心理成熟的特點,有針對性地提出了教育學生的不同方法,有很大的實用性和推廣價值。2002年他擔任了省級實驗課題《多媒體在課堂教學中的實踐與研究》的研究組組長,并于2005年順利結(jié)題。2008年12月他主編的校本教材《學會學習,學會做人》,對學生的成長產(chǎn)生極大的影響,榮獲榆林市教學成果二等獎。2010年9月被評為陜西省特級教師。從教以來,吳懌長期擔任班主任工作,學生們尊敬他,不僅因為他書教得好,更重要的是他人品好,他言傳身教,以身作則。很多差生經(jīng)他的調(diào)教,變成奮發(fā)向上的好學生。早在2002年,他就被榆林地區(qū)教育委員會授予“先進教師”稱號。2004年9月吳懌同志被陜西省教委、教育工會授予師德先進個人稱號,2009年2月9日他再次被評為榆林市師德標兵。同年2月13日,作為全國義務教育階段唯一代表應邀參加了溫家寶總理主持召開的座談會,受到溫家寶總理的親切接見。2010年,他作為國家“十一五“科研課題《基于交互式白板下學科教學的有效性學習研究》的課題組組長,每次科研活動,他都要親自參加,教師和學生一起交流、討論,經(jīng)常和教師學生促膝談心,收集各種資料,統(tǒng)計各種信息,分析、總結(jié)、潛心研究、推陳出新。吳懌同志就是這樣,不論做什么工作,都有一股釘子般的鉆勁,他的突出的工作成績,得到了上級的充分肯定。個人作品《教育呼喚改革》《新時期教育學生十法》《多媒體在課堂教學中的實踐與研究》《學會學習,學會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