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國際葡萄酒交易所已有超過240個酒商成員及一些基金在其平臺上交易優(yōu)質葡萄酒期貨合約,并參與實物交割,購買者可以匿名或實名通過電話或網絡、在每筆交易支付2%到3%的手續(xù)費后,購入商品。

中文名

倫敦國際葡萄酒交易所

創(chuàng)始人

杰斯汀·吉布斯、吉姆斯·邁爾斯

公司簡介

倫敦國際葡萄酒交易所

早在18世紀,期貨就在葡萄酒貿易中占據了重要位置,并成了葡萄酒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每年3月份,波爾多的頂級酒莊就用前一年秋天收成的葡萄,釀制出葡萄酒樣酒,邀請一些葡萄酒貿易商或重要客戶以及葡萄酒業(yè)內的專家進行試酒和鑒定。在試酒以后,專家就會對經過一年成熟期以后的葡萄酒品質做出預期,這樣就能決定期酒的需求情況,并根據這些情況向經紀人和代理商發(fā)表未來葡萄酒的參考“出廠價” ? 。

這種交易模式雖使酒莊省去了銷售、推廣的環(huán)節(jié),從而一心一意地釀造好酒,卻常常因為無法對沖釀酒期的市場風險,更缺乏公開和透明而飽受詬病。于是,在互聯網科技迅猛發(fā)展的世紀之交,一種新的葡萄酒期貨交易方式誕生了,那就是葡萄酒期貨電子盤交易。業(yè)界翹楚者,當屬坐落在百特思(Battersea)商業(yè)中心的倫敦國際葡萄酒交易所(Liv-Ex)。

公司發(fā)展

應運而生

1999年的倫敦,企業(yè)、政府、個人紛紛接入互聯網構筑的信息高速公路,享受著革命性效率飛躍的人們,爭先恐后地將金錢砸向“.com”概念。在這個人人熱捧IT產業(yè)的年代里,喜愛收藏葡萄酒的巴黎銀行資產分析師吉姆斯·邁爾斯(James Miles)卻萌發(fā)了一個當時看來頗為“異想天開”的點子:利用互聯網技術,成立一家專業(yè)的葡萄酒交易所。

交易所兩位創(chuàng)始人——邁爾斯和吉布斯

為了實現這一夢想,邁爾斯找到了自己的“酒友”,時任基金經理的杰斯汀·吉布斯(Justin Gibbs),就這樣,兩個人一拍即合,開始了最初的創(chuàng)業(yè)歷程。

邁爾斯和吉布斯為這家冠名“國際”的葡萄酒交易所投資了1.2萬英鎊,這對于一家每月只支付200英鎊房租而且是零人工費用的公司是一筆巨額花費。此外,他們還不得不親自上陣,在網絡和街道上發(fā)布文章和傳單,直到終于找來十位同意交易的酒商,但,這卻是免費的。2000年7月19日,系統(tǒng)成功運作了第一筆交易:九箱1982年份Gruaud Larose葡萄酒,交易總價為8,320英鎊,每箱售價在925至975英鎊之間,此舉打響了Liv-Ex的第一炮。

艱難歲月

然而,他們的生意剛剛起步,卻很快遇到了新的麻煩。兩人發(fā)現酒商們不想費力氣去撥打電話進行在線聯系。于是他們開始頻繁給消費者打電話,以發(fā)現他們買賣的葡萄酒,及其價格目標區(qū)域,再將這一切手動收入到電子表格里?!叭绻覀兞私獾揭晃毁u家正在以925英鎊的價格出售10箱葡萄酒,而一位買家想要出1100英鎊購買,我們就會指點買主。”吉布斯頗有感觸地回憶道。在最困難的六個月里,Liv-Ex僅僅成交了48萬英鎊的交易。

更要命的是,在那段日子里,任何一個提升定價透明度的系統(tǒng)都會受到人們的質疑。“他們懷疑利潤會被縮減?!奔妓拐f。在倫敦葡萄酒交易所成立的早期,人們產生的質疑還在于不知道賣主身份以及產品質量情況。像ebay那樣,那個時候的Liv-Ex只是進行沒有風險的貿易操作或者是對要被運出的貨物質量進行檢測。

所幸的是,隨著互聯網日益普及,交易所的收入也在積少成多。這時,邁爾斯和吉布斯決定,加大投入,建立新的軟件系統(tǒng)。事實證明,此舉非常及時地使Liv-Ex擁有了能夠準確追蹤資金流和貨物流的結算體系,這意味著客戶能夠單獨與兩人進行交易,而Liv-Ex則可以為葡萄酒的儲藏、運輸等后勤業(yè)務提供擔保。

2003年,Liv-Ex收入已經從前一年的110萬英鎊,升至260萬英鎊。

蜚聲全球

為了進一步籌集Liv-Ex的發(fā)展資金,兩人又開始了增殖業(yè)務的拓展,他們把日常交易產生的數據點滴不漏地記錄在案,打包處理后,將其賣與客戶。此舉產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除了增加收入外,更使Liv-Ex掛牌的葡萄酒價成為了世界市場的風向標。一些葡萄酒投資基金還以Liv-Ex最新的數據為基準,經第三方評估后確定其資產價格。

這些多樣化的數據服務終于讓Liv-Ex在2005年開始盈利。2008年的盈利額更是較上年提高了一倍,達到37.65萬英鎊,銷售額則增長了83%,同時其管理成本也暴增了63%,即110萬英鎊。邁爾斯和吉布斯承認,Liv-Ex管理成本過高,但是他們強調這是為5年之后作準備的,那時他們的客戶數量將有望翻番。因為他們的一體化物流服務將會變得更有效率,從而更加吸引客戶。

全球狀況

產地分布

現在,倫敦國際葡萄酒交易所已有超過240個酒商成員及一些基金在其平臺上交易優(yōu)質葡萄酒期貨合約,并參與實物交割,購買者可以匿名或實名通過電話或網絡、在每筆交易支付2%到3%的手續(xù)費后,購入商品。交易由Liv-Ex進行確認,他們接收訂單后在占地2500平方英尺的倉庫里對所需葡萄酒的狀況、真實性進行核查,確認無誤后把它們運送給買方。在酒商可以交易的葡萄酒類型上,Liv-Ex不加任何限制,但是40%葡萄酒都來自法國波爾多地區(qū)的五大名莊:穆桐(Mouton)、拉菲(Lafite)、拉圖(Latour)、瑪歌(Margaux)和奧比安(Haut-Brion)。

此外,Liv-Ex還根據其成交情況,編列倫敦葡萄酒交易所50、100、500種酒價格指數和波爾多100種酒價格指數,幫助全球投資者及業(yè)內人士了解葡萄酒價的變動情況。

挺進中國

2008年2月,Liv-Ex董事長吉姆斯·邁爾斯宣布,“盡管倫敦國際葡萄酒交易所是在互聯網與電話平臺上運營,但仍希望在香港設立辦事處,簽訂可在這一地區(qū)交貨的合同。目前,由于酒稅問題,這個計劃還不可行。不過,如果香港取消葡萄酒稅,我們就會去那里,因為由于中國的緣故,香港正變得越來越重要?!?/p>

倫敦國際葡萄酒交易所外景

可惜的是,截至目前,香港特區(qū)仍未通過下調酒稅的法案,Liv-Ex還只能望洋興嘆。據該交易所的數據顯示,2010年上半年里,來自中國的貿易商已經占有了40%的交易量,與此同時,Liv-Ex網站上也有了中文鏈接。據業(yè)內資深人士,廣州波波球酒窖的盧森謝先生介紹說,從2009年開始,越來越多的中國葡萄酒商、投資者乃至消費者都也已將Liv-Ex每日公布的葡萄酒價格指數作為買賣的重要依據。 2011年香港葡萄酒交易所也正式成立了,這是世界上第二家葡萄酒交易所,2011年2月22日經國家工商行政總局核準中國明莊酒交易所在濱海新區(qū)于家堡金融商務區(qū)落戶,中國也有了自己的酒交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