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勒訪天邊引》是南寧市藝術(shù)劇院歷時二十幾個月、八易其稿而創(chuàng)作的大型壯族舞劇,曾榮獲第六屆中國藝術(shù)節(jié)優(yōu)秀劇目獎、第二屆中國舞蹈"荷花獎"比賽金獎及六項單項獎、廣西第五屆“桂花金獎”及十一項單項獎,并入選第八屆“五個一工程”獎。該劇在業(yè)內(nèi)享有極高的聲譽。[1]

中文名

媽勒訪天邊

首演地

廣西南寧市藝術(shù)劇院

獲得榮譽

2004-2005年度國家舞臺藝術(shù)精品工程“十佳”劇目獎

演出場次

400多次

類別

舞劇

分類

文藝

性質(zhì)

大型壯族舞劇

機(jī)構(gòu)

南寧市藝術(shù)劇院

劇情簡介

媽勒訪天邊

該劇講述了一個很久以前的故事:壯族人生活的地方被陰暗和寒冷籠罩,一位美麗的孕婦到天邊尋訪陽光……一個新的生命——勒降生了。他在成長,母親沒有走完尋訪太陽的路而漸漸蒼老,只留一首《盼歸歌》繼續(xù)續(xù)艱難地跋涉……勒沉醉于藤妹的愛情里……勒重踏不歸路,滔滔洪水送來藤妹,愛情化為尋訪太陽的力量……

探索性神話。流傳于桂中一帶。

相傳,古時候的人瞭望蒼天,望見天就象一個鍋頭一樣,圓圓的蓋著大地。于是,大家都說,天,一定有個邊的。誰都想去看看天邊,看它到底是怎么個樣子。

有一天,人們聚集在一塊,商討去尋找天邊的事情。老老少少,男男女女都來了。給誰去呢?每 個人都擺出自己的理由來。

老年人說:"我們年紀(jì)大了,別的重活我們干不得了,但路還是可以走的。"他們要求給他們?nèi)ピL天邊。

年青人說:"我們年輕力壯,不怕山高水深,不怕毒蛇猛獸,什么困難也嚇不倒我們。"他們說給他們?nèi)ピL天邊最為合適。

小孩子說:"天邊離得很遠(yuǎn)很遠(yuǎn),說不定要走三十年,四十年,五十年,甚至八、九十年,才能走到。"他們說他們現(xiàn)在剛好十幾歲,走到八、九十歲,一定能走到天邊。

小孩子說得有理。于是,大家贊同給小孩子去訪天邊。正在這時候,有一位年青的孕婦站出來,說:

"給我去最合適,我年紀(jì)還輕,可以走五、六十歲,到那時候還走不到天邊,我生下的孩子,他可以繼續(xù)向前走。"

她這么一說,人們都認(rèn)為她的理由比小孩子的理由充分。

這樣,人們就同意給這位年青的孕婦去尋找天邊。

第二天,太陽剛升起的時候,她就離開自己的家鄉(xiāng),向人們告別,朝著東方走去了。

臨走的時候,男女老少都來到村邊送行。有的送給衣物,有的送給干糧,有的把最利的刀子送給她途中作護(hù)身。

孕婦走遠(yuǎn)了,人們又歡喜,又難過。歡喜的是,這次人們可知道天邊到底是怎么個樣子了。難過的是,天邊離得這么遠(yuǎn),什么時候訪到天邊才轉(zhuǎn)回來呢!想著想著,不禁流下眼淚來了。

年青孕婦一直朝著東邊行走。不知走了多少天,便生下一個男孩子來了。這個娃仔,一生下來,哇哇啼哭,長的又壯又粗。她帶著自己的孩子,繼續(xù)朝著東邊走去。

母子一路走著走著,太陽升落不知多少回,月亮圓缺不知多少次了。母子倆走過了許許多多高山峻嶺,涉過了許許多多大江小河,穿過了許許多多莽莽蒼蒼,荒無人煙的森林。一路上,還和許多毒蛇猛獸搏斗。

母子沿路經(jīng)過許多村子,每經(jīng)過一個地方,人們都盤問。當(dāng)人們知道母子不怕重重艱難,為的是要去尋找天邊,誰都深受感動。于是,大家都幫助他們解決途中的困難,鼓勵他們堅持下去,為人們找到天邊。

母子不辜負(fù)人們的期望,向大家表示:一定要把天邊找到。

母子倆-直走了幾十年,天邊,還是沒有找到。媽媽頭發(fā)已經(jīng)雪白,走不動了,人們勸她留下來。勸的多了,她才不得不留下,叫兒子繼續(xù)向前走。

母子分離的問候,兒子滿懷信心地說,

"媽呀,我要走完你沒有走完的路,一直到把天邊找到!"。

說完,他一個人又繼續(xù)向前走了。

這篇神話反映了壯族先民在探索大自然奧秘中堅韌不拔的進(jìn)取精神。

分集劇情

共6集01-0506第1集[一幅鐫刻著花山崖畫的巨幅大幕,形象栩栩如生。幕上映著醒目的大字:“這是一個非常古老而又永遠(yuǎn)年輕的故事。很久很久以前,陰暗和寒冷封鎖了壯人的家鄉(xiāng)。為了邀請?zhí)?,一位美麗的孕婦帶著對光明和溫暖的渴望,到天邊去尋訪……”[凝重的銅鼓聲起,仿佛把人們帶到了遙遠(yuǎn)的年代。透過大幕,隱約可見兩名合唱隊員莊嚴(yán)肅立。壯語畫外音:“相傳在很久很久以前,我們住在沒有太陽的地方,土地不長五谷,春天沒有花香,有個美麗的壯族母親,懷著未出世的孩子,到天邊去尋訪太陽……”[壯語朗誦中,合唱隊從樂池依次緩上立于兩旁,凝重莊嚴(yán)。[音樂起,大幕緩升。陰暗寒冷的山谷中,山民們在捕捉微弱的陽光,突然間電閃雷鳴,烏云吹散了最后一縷陽光,山谷中的人們在寒冷中面臨生存危機(jī)……[壯語《尋火歌》起:領(lǐng)唱:天邊有個地方住著溫暖的太陽她的火焰永不熄滅照得大地暖洋洋,合唱:??!太陽、太陽誰能邀請她光臨寒冷的家鄉(xiāng)[山民們爭先恐后要去天邊尋訪……老人:讓我們?nèi)グ?,我們飽?jīng)滄桑愿去天邊訪太陽,青年:讓我們?nèi)ィ礁咚U我們的腿比馬蹄強壯,孩子:我們?nèi)?,我們?nèi)ノ覀円院蟮娜兆幼铋L[一位年輕的孕婦緩緩來到人群中間。孕婦:請讓我去吧也許我也走不到那美麗的地方可我有腹中的娃仔他會接過阿媽的拐杖[眾人嘆服,擁向孕婦……[壯語《盼歸歌》起:唱起勒腳歌給你鋪條路訪到天邊你就牽著歌聲走回屋山花等你得太陽好再開鳥兒等你得太陽好唱歌[歌聲中,長者吹來了最堅硬的楠木送給孕婦作拐杖,以傳后人——這是家鄉(xiāng)的期盼,這是鄉(xiāng)親的囑托。孩子們摘來了壯鄉(xiāng)最美的木棉花,長者用花汁在孕婦的額頭上畫出一個鮮紅的太陽……[突然,大山開裂,一條通往山外的道路出現(xiàn)在眾人面前。[壯語多聲部無伴奏《走歌》起:領(lǐng)唱:走啊,走……合唱:走啊,走……[歌聲中,孕婦告別了鄉(xiāng)親,告別了親人,走出大山,踏上希望之路……[合唱隊唱著《走歌》從兩側(cè)依次走到臺前大幕處,孕婦拄著拐杖在合唱隊中間穿行……第2集[孕婦在沒有道路的荒野中艱難行走。[群山險峻,霧靄迷漫。孕婦在險山峻嶺中艱難跋涉,從不屈服的群山停住了怒吼,用寬厚的背膀托起邀請?zhí)柕脑袐D跨過了高高的山峰。[孕婦遇到的山谷邀流,河水伸出溫柔的雙手,為她洗去征塵,將她送向遠(yuǎn)方。[孕婦來到芪密的森林,花草樹木翩翩起舞開道相迎,孕婦與花草樹木跳起了歡快的舞蹈……[孕婦突然感到腹中陣痛。她沒有恐懼和驚惶,只是平靜地等待著新生命的誕生——他是走出黑暗的希望,他是走向光明的未來……[她靜靜地等待、等待……[群山靜靜地等待……[河流靜靜地等待……[花草樹木靜靜地等待……[一聲充滿生機(jī)的嬰兒啼哭聲響徹大地,在山間回蕩……[群山雀躍,江河奔騰,花草樹木歡歌起舞。一個新的生命在綠色的世界中誕生……[高亢的《勒歌》起:領(lǐng)唱:短短的腿要走長長的路矮矮的身子要爬高高的山高高的山,長長的路……合唱:走啊,走……[光漸暗。第3集[勒在母親的呵護(hù)下長成少年,從此母親不再寂寞。在行進(jìn)中,母親給兒子講述自己的家鄉(xiāng),講述鄉(xiāng)親的期盼,那支深情如訴的《盼歸歌》又在耳邊響起……[突然,一聲野獸的嗥叫,母了頓時停住腳步,三只兇猛的花豹朝母子逼來。母親一邊與花豹搏斗,一邊鼓勵兒子去征服猛獸,勒則驚恐地退縮在母親的身后。母親愛恨交加,舉手欲打,沉重的手卻在半空中凝固——兒子年幼體弱還是個孩子,可是往后的路還有很長很長,幾只野獸就攔住了前進(jìn)的道路,將來怎能走到天邊?堅強的母親流下了傷心的眼淚。母親的淚水讓年少的勒鼓起了勇氣,他奮力撲向花豹,展開了殊死搏斗……[母子合力擊退了花豹,勒卻在搏斗中身受重傷昏死過去。母親緊緊抱住遍體鱗傷的兒子愧恨不已……[兒子終于蘇醒,母親驚喜萬分。勒拭干了身上的血跡,頑強地與母親一同前行。蹣跚的步履漸漸變得嬌健如飛……[經(jīng)歷了無數(shù)次月缺月圓,勒在母親的哺育下逐漸成長為英俊威武的男子漢,母親則在風(fēng)雨歷程中蒼老憔悴,散亂的白發(fā)飄動在灰暗的山野。[靈巧的勒攀上高高的山嶺,采來了壯鄉(xiāng)最美的木棉花為母親打扮,垂危的母親則用花汁在勒的額頭上畫了一個鮮紅的太陽,讓他永記家鄉(xiāng)的期盼。[兒子接過拐杖,背著母親繼續(xù)行走在尋訪太陽的道路上。腰背佝僂的母親在作子的背上仍用虛弱的聲音吟唱著《盼歸歌》:唱起勒腳歌給你鋪條路訪到天邊你就牽著歌聲走回屋山花等你得太陽好再開鳥兒等你得太陽好唱歌……[母親的歌聲在兒子背上漸漸消失,渴望光明的溫暖的靈魂,永遠(yuǎn)留在了尋訪太陽的路上。[花辨如雨紛紛揚揚灑落在母親的身上。[勒在寒風(fēng)中悲痛欲絕……[花山崖畫幕落。第4集[崇山峻嶺,狂風(fēng)凜冽。心力交瘁的勒在艱難跋涉。山高險阻,勒在頑強攀登時不慎摔落山崖,人事不省。[山溪清清,藤妹和部落的姐妹身背竹筒來到溪邊,發(fā)現(xiàn)了昏迷不醒的勒。藤妹用甘甜的山泉將勒救醒,留下了一張迷人的笑臉,便消失在崇山峻嶺之中……[幕后山歌起:壯鄉(xiāng)三月好風(fēng)光山青青,水藍(lán)藍(lán)歡樂壯鄉(xiāng)播種愛情的春天[歌聲中,壯族女子在油菜花叢中辛勤耕耘。金燦燦的油菜花,艷若桃李的壯鄉(xiāng)姑娘,展現(xiàn)了一派溫馨祥和的田園風(fēng)光。[一聲呼哨在山間回蕩,恬靜的山鄉(xiāng)頓時沸騰起來。人如海,歌如潮,遠(yuǎn)古的各族青年身著節(jié)日盛裝從四面八方涌向歌墟。一年一度的趕歌墟,是比歌賽藝的好場所,更是男女青年談情說愛的好時機(jī)。[溪邊河畔音樂飛揚,山間田野歡歌曼舞,繡球飛舞,其樂融融,各民族兄弟姐妹歡聚一堂。[侗族男女青年彈著琵琶跳起多耶舞……[瑤族青年跳著歡快的長鼓舞……[苗族青年跳起了優(yōu)揚的蘆笙舞……[壯族姑娘跳起了繡球舞……[勒悄然來到歌墟,驚奇地看著這一切。[一條青藤從天而降,藤妹蕩著青藤出現(xiàn)在歌墟。她是部落里最漂亮的公主,引來各族青年的傾幕。勒認(rèn)出了美麗的藤妹,藤妹也看見了這個山風(fēng)吹來的男人。[藤妹和手拎繡球的壯族少女在榕樹上整齊地坐成一排,雙雙玉腿隨著優(yōu)揚的歌聲在輕輕搖晃。性急的小伙子紛紛向榕樹攀爬,被姑娘們一一踹到樹下……[靈巧的勒飛身躍上榕樹,亦被眾姐妹推落樹下。因為這不符合規(guī)則。[藤妹將繡球拋向人群,眾男子勇猛地展開了邀烈的搶繡球,勒也不由自主地卷入人群之中,他憑著靈巧和蠻力終于搶到了繡球。眾姐妹將藤妹推到勒的面前……[眾男子不服氣——最美麗的姑娘應(yīng)嫁聰明勇猛的男人。[苗族小伙子吹起了蘆笙,優(yōu)揚的樂曲贏來了陣陣喝彩。勒面對蘆笙不知所措,便吹起巨大的芭蕉葉,音色恢弘。魅力洞穿,令眾人紛紛陶醉倒地……[壯族小伙子跳起了板鞋舞,節(jié)奏明快,步調(diào)一致,勒穿著板鞋卻邁不開步伐。藤妹與勒一起穿上板鞋,兩人情意融融,心有靈犀,步調(diào)和諧,令壯族小伙子目瞪口呆,紛紛摔落……[瑤族小伙子敲響了銅鼓,鏗鏘有力。勒搶過銅鼓,在鼓上翻翻跳躍,陣陣鼓聲震撼了山寨、震撼了群山、震撼了人心……[眾人歡騰,簇?fù)碇蘸吞倜锰鹆藲g快的舞蹈。藤妹和勒四目相對,含情脈脈,時間仿佛永遠(yuǎn)凝固在這一刻……[男女對唱《情歌》起:女:山風(fēng)吹來的男人你來自哪一寨哪一村走累了你就脫下鞋吧在妹的藤床上安身.男:月光照亮的女人你是太陽的影子么?我走過九十九座嶺今夜卻走不出你的歌聲[芭蕉林中,勒將母親遺留的項圈作為定情物掛在藤妹的脖上,兩人如膠似漆。陶醉在無限深切的柔情密意之中,忘卻了一切,仿佛這世界上只有他們倆,他們緊緊地粘合在一起,分不清你和我……[山泉飛濺,兒女情長。第5集[合唱隊劃拳行令。[伴著打嗝聲的《酒歌》起:姑娘象月亮歡歌伴酒香夜夜醉不醒快活在仙鄉(xiāng)月光夠亮了何必找太陽火塘夠暖了郎子不思鄉(xiāng)[歌聲中,勒悠閑地躺在吊床上……[屋外,一群帶仔的男人在哄孩子……[河邊,愛美的姑娘在梳妝纏頭……[山嶺,好斗的公雞在拼殺搏斗……[聽著悠揚的歌聲,看著屋外動人的情景,勒感到無比的溫馨。[藤妹采來山上的木棉花,與勒在長凳上卿卿我我,恩恩愛愛,尋找太陽的勒沉溺在溫柔和甜蜜之中。勒用木棉花為藤妹描眉化妝。藤妹依順地昂著臉。畫著畫著,勒在藤妹的額頭上畫出一個鮮紅的太陽……[勒大驚。[合唱《盼歸歌》起:唱起勒腳歌給你鋪條路訪到天邊你就牽著歌聲走回屋山花等你得太陽好再開鳥兒等你得太陽好唱歌……[歌聲中,遠(yuǎn)處如夢如幻地出現(xiàn)了媽媽所講述過的家鄉(xiāng)寒冷情景……[勒猛然想起母親的囑托和家鄉(xiāng)的期盼,他看著久擱一旁的拐杖,又看看心愛的藤妹,內(nèi)心充滿矛盾。母親交付的使命,使他最終還是拿起了落滿塵埃的拐杖,欲走。[藤妹不理解勒,死死抱住拐杖。勒的決心已定,狠心奪過拐杖。傷心的藤妹憤然離去,勒望著離去的藤妹內(nèi)心充滿惆悵……[眾人得知勒要去訪天邊,紛紛趕到村口前來送行。[瑤族青年送來了長刀,保他一路平安……[苗族青年送來蓑衣,為他遮風(fēng)擋雨……[壯族青年捧著牛角酒斛,為他送來了告別酒……[勒告別眾人,依然朝天邊走去……[無伴奏合唱《走歌》起:走啊,走……[藤妹望著遠(yuǎn)去的勒,內(nèi)心痛苦萬分。她拿著勒送給他的項圈,仿佛看見勒在山崖上攀登,在荒原中奔跑……[一縷微弱的陽光射來,藤妹仿佛理解了渴望光明的勒,于是朝著陽光照射的方向追下……繼續(xù)查看06集

作品評價

民族遺產(chǎn)

壯族是我國少數(shù)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個民族,壯族的崖畫文化、銅鼓文化在中華民族文化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其舞蹈、音樂特別是無伴奏聲樂藝術(shù),都在世界藝術(shù)之苑內(nèi)閃爍著獨特光彩?!秼尷赵L天邊》根據(jù)同名壯族民間故事改編而成。很久以前,山民們在寒冷和陰暗的山谷中期盼著天邊的太陽,渴望找到溫暖和光明。老人說:讓我去吧,我們飽經(jīng)滄桑;青年人說:讓我去吧,我們的腿比馬蹄強壯;孩子說:讓我去吧,我們以后的日子最長;美麗的壯族孕婦挺身而出:請讓我去吧,也許我走不到那美麗的地方,可我有腹中的娃仔,他會繼續(xù)阿媽的路,一直走向太陽。母親在尋訪太陽的途中生下勒(兒子),并教育他去戰(zhàn)勝艱難險阻,完成自己的使命。母親去世了,勒繼續(xù)前進(jìn)。他遭遇了愛情,但不忘母親的囑托,鄉(xiāng)親們的期望,堅韌不拔地一直走向太陽升起的地方。

民族風(fēng)情

舞劇《媽勒訪天邊》以美麗的民間傳說為基礎(chǔ),運用現(xiàn)代的編舞、舞美、燈光、服裝等藝術(shù)手段,全劇既有史詩般的雄渾,又有絲絲入扣的細(xì)膩情感和獨具民族色彩的諧謔歡快情緒,展示了廣西壯族人民勇敢堅定、不斷進(jìn)取的民族性格,昂揚向上的民族精神和多姿多彩的民族風(fēng)情。

藝術(shù)奇葩

《媽勒訪天邊》是南寧市藝術(shù)家與全國一流藝術(shù)家通力合作,經(jīng)過兩年的努力孕育而生的、散發(fā)著紅土地芳香的藝術(shù)奇葩。總導(dǎo)演丁偉憑著多年的創(chuàng)作積累和敏銳的藝術(shù)感覺,將當(dāng)代編舞技巧與民族民間舞蹈巧妙地融合,將現(xiàn)代觀念與傳統(tǒng)文化完美地結(jié)合,很好地協(xié)調(diào)、把握了全劇的創(chuàng)作。編劇馮雙白是我國著名青年舞蹈理論家,又是近年來大量參與創(chuàng)作,把藝術(shù)理論與創(chuàng)作實踐結(jié)合起來進(jìn)行嘗試的批評家。他對全劇提出的藝術(shù)定位和孜孜不倦的藝術(shù)追求精神帶動了該劇的不斷完善。編劇梅帥元、作曲家劉剛寶等人以自己深厚的壯族文化功底,為舞劇注入了古老的壯族文化因素,使其呈現(xiàn)出深刻感人的力量。

新人輩出

特別值得指出的是出演該劇男女主角的楊云濤、王亞男,都是從來沒有演過大舞劇的年輕舞者。他們沒有辜負(fù)總導(dǎo)演丁偉不拘一格地大膽啟用新人的信任,以自己出人意料的表演給了中國舞蹈界一個驚喜,也給舞劇觀眾們一次審美享受。《媽勒訪天邊》是廣西壯族歷史上第一部史詩性舞劇,也是廣西人民邁向21世紀(jì)的濃縮的歷史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