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縣(HsinchuCounty),是臺灣省的縣級行政區(qū)劃之一,三面環(huán)山,西臨臺灣海峽??h政府所在地竹北市。新竹縣、新竹市地理位置相鄰,[1]1982年縣轄市新竹市脫離新竹縣升格為省轄市,新竹縣、新竹市以頭前溪為界,頭前溪以北為新竹縣??h內居民以客家人為主,近年來因為新竹科學園區(qū)的發(fā)展,也吸引許多外來人口移居。新竹縣屬南亞熱帶濕潤氣候區(qū)。年均溫21.8℃,1月均溫15℃,7月均溫27.9℃。旅游景點有湖口老街、竹塹城迎曦門、內灣風景區(qū)等。

中文名

新竹縣

下轄地區(qū)

竹北市、新埔鎮(zhèn)、湖口鄉(xiāng)等

別名

竹,竹縣

地理位置

東經121度、北緯24度

面積

1427.59 km2

人口
方言

以客家語(海陸腔、四縣腔)為主、部分閩南語(泉州腔)

氣候類型

南亞熱帶濕潤氣候區(qū)

地區(qū)生產總值

54.62億元(2013年)

電話區(qū)號

03

政府駐地

竹北市光明六路10號

外文名

Hsinchu County

車牌代碼

不適用(臺灣當局)

郵政區(qū)碼

300

著名景點

帽合山

行政區(qū)類別

所屬地區(qū)

中國華東、臺灣省

建立時間

1875年

地方特產

甜柿

縣花

茶花

縣樹

竹柏

人均生產總值

33770元

縣鳥

五色鳥

歷史沿革

新竹縣

新竹古稱“竹塹”,為昔日平埔族“竹塹社番”所居住之地。

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A.D.),竹塹歸諸羅縣管轄,始有漢人至此開墾。

雍正元年(1723A.D.)竹塹脫離諸羅改屬淡水廳;至光緒元年(1875A.D.)淡水廳分為淡、新二縣,改竹塹稱新竹并首度設縣。

光緒二十一年(1895A.D.)臺灣割讓予日本,新竹縣改隸臺北縣為新竹支廳;光緒二十七年(1901A.D.)合并新竹、桃園廳為新竹州,下置八郡(包括今桃、竹、苗等地),州治設于新竹郡。

1945年8月15日臺灣光復,同年11月成立新竹市政府,下設七區(qū),包括現今新竹市及竹東、寶山等地;翌年,除省轄新竹市區(qū)外,就原新竹州疆域的新竹、桃園、中壢、苗栗等地改置八區(qū),設置新竹縣政府,并遷移縣治于桃園。

1950年因行政區(qū)域調整,將新竹縣區(qū)劃分為桃園、新竹、苗栗三縣,原省轄新竹市則并入新竹縣所轄;1982年7月1日,新竹市與香山鄉(xiāng)合并升格為省轄市,與新竹縣分治,并同時將縣治遷建竹北市現址,共轄有一市三鎮(zhèn)九鄉(xiāng)。[2]

地理環(huán)境

位置境域

新竹縣坐落于東北半球,處東經122度,北緯24.5度,位于臺灣島西北部,三面環(huán)山,西臨臺灣海峽。與新竹市、桃園縣、苗栗縣、臺中縣、宜蘭縣相鄰。面積為1427.5369平方公里。

地貌

新竹縣的地形丘陵多而平原少,地勢由東南向西北逐次降低。高山地帶主要分布于東南部,地勢起伏綿延。新竹縣三面環(huán)山,土地面積1,427.5931平方公里,以東南部與宜蘭、臺中二縣交界一帶的雪山山脈地勢最高,海拔多在三千公尺,地形從東南部向西北逐次降低,至竹北市附近僅二十至三十公尺間,平原分布于近海地帶及河岸山谷之間,中部有廣大的丘陵、臺地,東南依山丘,北部為伯公岡、湖口臺地,東北部以李崠山及雪山諸山脈,東南以雪山山脈與宜蘭、臺中相鄰。全縣的地形除鳳山溪、頭前溪河口一帶沖積平原以及部分河川谷地外,其余大多為丘陵、臺地及山地。

氣候

新竹縣屬南亞熱帶濕潤氣候區(qū)。年均溫21.8℃,1月均溫15℃,7月均溫27.9℃。全年平均溫度21度,最冷月是一月,最熱月則是七月,年平均雨量在1949.1毫米。

地形特質

新竹平原

新竹平原:新竹平原屬于鳳山溪與頭前溪間的沖積平原,范圍涵蓋了竹北市、芎林、竹東、橫山、香山及全新竹市的部分土地。該區(qū)地勢平緩,水源充足,為主要的農業(yè)生產基地,也是聚落與工商業(yè)生產中心。

湖口臺地

:由西往東狹長而不規(guī)則的帶狀臺地,涵蓋新豐、湖口的全部,以及新埔、關西部分地區(qū)。在農作物方面,多種植旱作或茶葉、水果等經濟作物;在工商業(yè)方面,湖口工業(yè)區(qū)為主要的生產集中地,除了傳統(tǒng)制造業(yè)外,隨新竹科學園區(qū)開發(fā),也吸引許多高科技廠商至此設廠。

丘陵地帶

:地形上包括飛鳳山丘陵、竹東丘陵、竹南丘陵、以及山地和平原間海拔五百公尺以下的廣大地區(qū),范圍約是從新埔、關西呈西北東南走向,綿延經芎林、橫山、竹東、北埔、寶山、峨眉等鄉(xiāng)鎮(zhèn)。旱作產物或茶葉、水果等為該區(qū)主要的農業(yè)產品。

山丘地帶

:主要分布于新竹縣東南部,包括尖石、五峰二個山地鄉(xiāng)以及關西、橫山、竹東、峨眉的一部分。該地段屬于臺灣西部沖上斷層山地的阿里山山脈及雪山山脈中段,其中五峰鄉(xiāng)境內為雪霸公園的一部份,蘊含豐富的自然景觀資源。

海岸線及河川

:新竹縣以新豐及竹北有臨海,新豐的河川入海處有約十多公頃的紅樹林生態(tài)游憩區(qū),還有港口及養(yǎng)殖業(yè)。

行政區(qū)劃

新竹縣

截止2015年,新竹縣轄1市、3鎮(zhèn)、9鄉(xiāng)。

縣轄市:竹北市。

鎮(zhèn):竹東鎮(zhèn)、新埔鎮(zhèn)、關西鎮(zhèn)。

鄉(xiāng):新豐鄉(xiāng)、峨眉鄉(xiāng)、寶山鄉(xiāng)、五峰鄉(xiāng)、橫山鄉(xiāng)、北埔鄉(xiāng)、尖石鄉(xiāng)、芎林鄉(xiāng)、湖口鄉(xiāng)。

各行政區(qū)域情況如下表:

區(qū)域拼音英文面積(k㎡)下轄村里數人口(人)2016年3月行政區(qū)劃代碼郵編
竹北市Zhú,běi,ShìJhubei,City46.834130171,998718080302
竹東鎮(zhèn)Zhú,dōng,ZhènJhudong,Township53.51332596,630718081310
新埔鎮(zhèn)Xīn,pǔ,ZhènSinpu,Township72.19111934,048718082305
關西鎮(zhèn)Guān,xī,ZhènGuansi,Township125.51932129,775718083306
湖口鄉(xiāng)Hú,kǒu,XiāngHukou,Township58.43032077,326718084303
展開表格

竹北市概況:

竹北市

竹北市為新竹縣行政中心。位于新竹縣西北方,因中山高、西濱快速道路及臺一線的對外交通便捷,成為新竹地區(qū)最重要的門戶,除了是縣治所在地及都市公共服務中心之外,未來在六家高鐵特定區(qū)、縣治二期及臺大、臺科大陸續(xù)設立竹北分部后,將隨著新竹都會區(qū)產業(yè)轉型及北部縱貫線產業(yè)發(fā)展成型。

族群之間相處融洽也是竹北市的最大特色;居住在此地的各個族群,都能彼此尊重,并互相學習對方母語,而且地方上各項建設、發(fā)展合作無間,竹北市將是引領新竹縣明日發(fā)展的都市。

各鄉(xiāng)概況:

五峰鄉(xiāng)

五峰鄉(xiāng)位于新竹縣西南隅,土地面積為新竹縣第二大鄉(xiāng),也是該縣兩個山地鄉(xiāng)之一,同時具有泰雅與賽夏兩個族群文化。該鄉(xiāng)為高山族泰雅族與賽夏族的居住地,屬于高山族紋面文化的生活圈,泰雅的祖靈祭以及賽夏大隘社的矮靈祭,都成為地方重要的文化資產。自然資源方面,清泉溫泉、檜山神木、觀霧以及大霸尖山的雪霸風景線,都吸引不少游客進入。由于高山族大力培養(yǎng)高冷蔬果,結合休閑農業(yè)與文化旅游,為該鄉(xiāng)帶來了發(fā)展契機。

尖石鄉(xiāng)

尖石鄉(xiāng)位于新竹縣東南方,為該縣兩個山地鄉(xiāng)之一,泰雅高山族的原鄉(xiāng);自然資源有秀巒溫泉、司馬庫斯及鎮(zhèn)西堡神木、大霸尖山及桃山、鐵嶺等雪霸風景線,吸引不少游客進入觀光旅游。由于高山族大力培養(yǎng)各種蔬菜,結合未來網絡超市的高科技通路,極具發(fā)展?jié)摿?,而該鄉(xiāng)的高冷蔬菜以及水蜜桃、梨等溫帶水果,結合休閑農業(yè)與文化旅游,亦為該鄉(xiāng)帶來新的發(fā)展契機。泰雅族以狩獵文化見長,如能設立泰雅狩獵文化生活圈,結合登山、野地求生、民俗活動、植物等生態(tài)經營發(fā)展,將使該鄉(xiāng)成為臺灣第一座生態(tài)人才培訓基地,建立臺灣新的生態(tài)保育觀念,提供民眾文化旅游的休閑地。

峨眉鄉(xiāng)

峨眉鄉(xiāng)內多數客家人,以耕種為主,并保有純樸的農家氣息。峨眉溪流域充沛水氣,孕育的烏龍茶(東方美人茶)遠近馳名;早期富興茶廠至今仍是百年的茶葉制造廠。

峨眉早期曾受到大埔水庫集水保護區(qū)的限制,卻因而保有得天獨厚的自然環(huán)境資源、深厚的客家傳統(tǒng)文化及具有轉型潛力的農業(yè)、游憩資源,作為未來區(qū)域競爭的基礎。大埔水庫保護區(qū)以可持續(xù)發(fā)展、透過參與式規(guī)劃,期能在新竹科學園區(qū)發(fā)展效應擴張下,隨著科技核心、地方空間關系的重構,將峨眉鄉(xiāng)發(fā)展為兼具休閑農業(yè)與宗教觀光、具客家文化氛圍的都會近郊休閑基地,該鄉(xiāng)將創(chuàng)造新的地方發(fā)展利基,并順利接合新世紀的新竹都會區(qū)發(fā)展趨勢。

北埔鄉(xiāng)

北埔鄉(xiāng)地形以山地及丘陵為主,受溪流深度切割形成北埔、南埔為中心的兩大盆地,雖無寬廣的沖積平原,但由于土地屬于質地肥沃、灌溉水源豐沛的沉積帶,因此地勢平坦;北埔為新竹縣最晚開發(fā)的地區(qū)之一,原名“竹北一堡南興莊”。因為它特殊的武裝移民背景,加上客家色彩,形成了北埔與眾不同的聚落文化,北埔累積了豐富的歷史文化資產,其地方文化團體非?;钴S,是大隘客家文化的動態(tài)保存示范區(qū),亦是有創(chuàng)意、有活力的客家文化生活圈。

寶山鄉(xiāng)

寶山鄉(xiāng)位于新竹縣西南方,鄰近新竹科學工業(yè)園區(qū),高科技的開發(fā)擴張效應更是沿著主要聯(lián)外道路向外呈幅射狀,同時中山高、北二高及高鐵與東南山區(qū)外環(huán)道路主要動線也是寶山鄉(xiāng)空間再構造的因素,寶山鄉(xiāng)水資源豐盛,是新竹都會區(qū)重要的水資源供應地,寶山水庫風景區(qū)再開發(fā),使寶山成為未來新竹科學園區(qū)的主要供水來源。

芎林鄉(xiāng)

芎林鄉(xiāng)位于新竹縣中部,是面積最小的鄉(xiāng)鎮(zhèn),然而山水之美與人文之盛,卻讓人無法小看;芎林在早年一鄉(xiāng)之內就有多達二、三十間的私塾(蒙館),可說是新竹文采之地,其中的文林閣建于清光緒三年,至今猶在,每年的九月二十八日在此舉行祭孔典禮,傳揚尊師重道的文風;另一個文采余韻則是文林村一個名為“紙寮窩”的山窩,這里曾是造紙山莊,甚至供奉獨一無二的神祇,也就是造紙鼻祖蔡倫。芎林的懷舊風情在廣福宮旁的老街上更是深濃,木造或磚砌的舊式兩層樓房依然矗立,傳統(tǒng)的打鐵店、豆腐店、米店還在開業(yè),歲月在芎林似乎特別緩慢悠長。每年一、二月柑橘盛產,其它物產還有海梨柑、蕃茄、高接梨、茂谷柑等。芎林的山水美景不僅讓飛鳳山遠近馳名,更成為新竹科技城的衛(wèi)星住宅區(qū),科技族的遷入與縣治開發(fā)都為芎林抹上現代化的色彩。

新豐鄉(xiāng)

新豐鄉(xiāng)位于新竹縣最北端,西臨臺灣海峽,傳說明朝荷蘭人因船破登陸該地,故此地稱紅毛港,其擁有豐富的海岸資源,是新豐鄉(xiāng)發(fā)展的利基所在;東南部則沿著省道臺一線和鄉(xiāng)內的竹三線成為工業(yè)發(fā)展的主要地帶,使得工業(yè)發(fā)展更有寬闊的空間,為地方繁榮帶來相當大的幫助;西濱快速道路的開通和沿岸濱海生態(tài)資源的利用,配合高爾夫球揚、游樂區(qū)等據點,成為觀光發(fā)展最有潛力的地區(qū)。

橫山鄉(xiāng)

貫穿橫山鄉(xiāng)的油羅溪是該鄉(xiāng)生命的來源,蘊育黑石、赤黃石、龜甲石、石心、火成巖等多種礦石,質地、色澤均十分獨特,石質紋理圖案常顯現山川之秀、人物之美,令人嘆為觀止,使熱衷奇石的石迷絡繹不絕,形成當地的另一種文化。橫山鄉(xiāng)的物產豐富,昔日以橫山梨聞名,后來取而代之的是石灰石的開采及柑橘的推廣。觀光果園為其新興產業(yè)。

內灣支線更是地方經濟的動脈,是橫山鄉(xiāng)物產的運輸主力。

湖口鄉(xiāng)

湖口原稱大湖口或大窩口,后簡稱為湖口;湖口鄉(xiāng)位于新竹縣的北部,與桃園縣為界,是鳳山西北邊湖口臺地的一個鄉(xiāng)鎮(zhèn),由于新竹工業(yè)園區(qū)位于該鄉(xiāng),因此帶動了周圍的工商業(yè)發(fā)展。湖口老街則是該鄉(xiāng)廣為人知的文化古跡觀光據點,過去臺北至新竹鐵路開通在大湖口設站,現今的老湖口天主堂即是當時的車站。后來鐵路西移新湖口,老湖口的繁華盡去,只留下老街景色供人緬懷過往,但現今則在觀光休閑新風氣、城鄉(xiāng)風貌改造之下,老湖口又開啟了第二春。

各鎮(zhèn)概況:

竹東鎮(zhèn)

竹東鎮(zhèn)

竹東鎮(zhèn)工商薈萃,緊鄰上坪溪與頭前溪,水源堪稱豐沛,亦是交通樞紐地帶,是溪南地區(qū)(頭前溪為界)八鄉(xiāng)鎮(zhèn)中首善的重鎮(zhèn),曾經為臺灣三大鎮(zhèn)之一。竹東早期以制造樟腦聞名,其后石油的鉆探、水泥及玻璃工業(yè)的設廠及林場集散場的拓展,使該鎮(zhèn)的繁榮一日千里。因科學園區(qū)將竹東頭重、二重部分地區(qū)劃入,更延續(xù)了該鎮(zhèn)的生命力,使其轉型為高科技研發(fā)中心。

新埔鎮(zhèn)

新埔鎮(zhèn)

新埔鎮(zhèn)位于新竹縣東北方,北方丘陵重疊,接連湖口臺地,霄里溪南流其間;市街為該鎮(zhèn)交通、文化、商業(yè)中心,農產物的集散地。新埔鎮(zhèn)有兩百多年的漢人拓展歷史,由于客家人的早期定居,以及地形上的封閉性,使得新埔仍然保有濃厚的客家傳統(tǒng),著名的客家粄條、柿餅仍廣為傳頌;而枋寮的義民廟更是客家人信仰的中心;與中山高和北二高的交通因縣道118號和115號的拓寬,對外的聯(lián)系更加便捷,將帶動周休二日的觀光人潮。

關西鎮(zhèn)

關西鎮(zhèn)

關西鎮(zhèn)三面環(huán)山,鳳山溪流經其中。緊接位于牛欄河與鳳山溪交會的河階地,是新竹地區(qū)東北山區(qū)、南北交通和東西交通的匯集點,隨著北二高的通車,該鎮(zhèn)的對外交通更為便捷,也帶動了該鎮(zhèn)觀光休閑產業(yè)的進一步發(fā)展。包括高爾夫球揚、主題游樂區(qū)、休閑度假中心在該鎮(zhèn)幅員遼闊的山坡地所進行大規(guī)模的開發(fā)計劃,使得該鎮(zhèn)成為全臺高爾夫球場密度最高的鄉(xiāng)鎮(zhèn)。該鎮(zhèn)也素有長壽之鄉(xiāng)的美稱。

人口民族

新竹縣人口約54萬人,居民以客家人(大部分臺灣海陸腔客家話)為主,與苗栗縣同為臺灣兩個客家大縣,閩南人、外省人及臺灣高山族為少數。由于新竹科學園區(qū)的發(fā)展,也吸引許多外來人口移居。

新竹縣的臺灣高山族為賽夏族與泰雅族,其中以泰雅族占多數。

政治

縣府組織

一、縣長一人,綜理縣務;副縣長一人,襄理縣務。

二、秘書長、參議秘書及各級學校單位。

三、各處及機關:

1.各處——民政處、財政處、建設處、工務處、教育處、農業(yè)處、社會處、勞工處、地政處、行政處、計劃處、人事處、政風處、主計處、觀光旅游處。

2.所屬機關——警察局、衛(wèi)生局、環(huán)保局、消防局、文化局、稅捐稽征處、瓦斯管理處、家畜疾病防治所、竹北地政事務所、竹東地政事務所、新湖地政事務所、教育研究暨發(fā)展中心、慢性病防治所。竹北市戶政、竹東鎮(zhèn)戶政、關西鎮(zhèn)戶政、新埔鎮(zhèn)戶政、湖口鄉(xiāng)戶政、新豐鄉(xiāng)戶政、芎林鄉(xiāng)戶政、橫山鄉(xiāng)戶政、寶山鄉(xiāng)戶政、北埔鄉(xiāng)戶政、峨眉鄉(xiāng)戶政、尖石鄉(xiāng)戶政、五峰鄉(xiāng)戶政。竹北市衛(wèi)生所、竹東鎮(zhèn)衛(wèi)生所、關西鎮(zhèn)衛(wèi)生所、新埔鎮(zhèn)衛(wèi)生所、湖口鄉(xiāng)衛(wèi)生所、新豐鄉(xiāng)衛(wèi)生所、芎林鄉(xiāng)衛(wèi)生所、橫山鄉(xiāng)衛(wèi)生所、寶山鄉(xiāng)衛(wèi)生所、北埔鄉(xiāng)衛(wèi)生所、峨眉鄉(xiāng)衛(wèi)生所、尖石鄉(xiāng)衛(wèi)生所、五峰鄉(xiāng)衛(wèi)生所。

3.鄉(xiāng)鎮(zhèn)市公所——竹北市公所、竹東鎮(zhèn)公所、關西鎮(zhèn)公所、新埔鎮(zhèn)公所、湖口鄉(xiāng)公所、新豐鄉(xiāng)公所、芎林鄉(xiāng)公所、橫山鄉(xiāng)公所、寶山鄉(xiāng)公所、北埔鄉(xiāng)公所、峨眉鄉(xiāng)公所、尖石鄉(xiāng)公所、五峰鄉(xiāng)公所。

4.各級學?!耆袑W、初級中學、小學、幼兒園。

經濟

綜合

2013年,新竹縣生產總值完成54.62億元,同比2012年增長8.8%。按年平均常住人口計算,人均生產總值33770元,增長8.8%。第一產業(yè)完成增加值1.69億元,增長20.3%;第二產業(yè)完成增加值37.21億元,增長7.4%;第三產業(yè)完成增加值15.71億元,增長10.4%。

第一產業(yè)

2013年,新竹縣糧食作物播種面積14788公頃,增長0.3%;蔬菜面積595公頃,油料面積288公頃,中藥材面積403公頃;全年玉米種植面積8596公頃。

第二產業(yè)

2013年,新竹縣實現利稅總額109258萬元,增長50.41%;工業(yè)銷售產值達713920萬元,同比2012年下降19.5%。全年實現建筑業(yè)增加值5197萬元,增長20.2%。建筑企業(yè)效益持續(xù)提高,全年實現竣工產值1810萬元,增長3.4%。

第三產業(yè)

2013年,新竹縣農村消費品零售額38697.4萬元,增長32.16%。分行業(yè)看,批發(fā)和零售業(yè)零售額91919.4萬元,增長29.22%;住宿和餐飲業(yè)零售額9509.9萬元,增長45.83%;其它行業(yè)4819.4萬元,增長15.24%。

文化

客家人、閩南人、高山族及新住民等族群互相融合,發(fā)展出多元豐富的在地文化;客家風情是新竹縣重要的文化特色。

語言

新竹縣絕大部分地區(qū)使用海陸腔客家話,竹北市及新豐鄉(xiāng)沿海地區(qū)部分使用泉州腔閩南話較多,關西鎮(zhèn)及峨眉鄉(xiāng)部分使用四縣腔客家話為主。

民俗節(jié)慶

客家山歌

比賽

閩南的習俗,過了元宵,就算過完年了,但客家人的年卻一直要延續(xù)到正月20日“天穿日”(也稱為“開印日”)。這是緣于早期文武官署皆于此日舉行“開印”儀式,開始辦公,因此客家人相信天上的玉皇大帝也是從這一天開始執(zhí)事,所以每年天倉日,客家人除要拜天公外,在竹東更有一場盛大的客家山歌比賽,吸引來自全省各地的客家鄉(xiāng)親參加,30多年來,已成為竹東最具特色的民俗活動之一。

山歌,又稱采茶歌,主要是指臺灣北部采茶時男女對唱的歌謠,其歌詞字數多為“七字仔”,內容多為男女感情、天象、地理等,并兼述采茶時的情景,極富鄉(xiāng)土風味及民間文學趣味。臺灣的山歌包括閩南語及客家話,新竹、苗栗一帶多屬客家村落,故流行客家山歌。

竹東的客家山歌比賽,歷經30余載而不衰,每年都吸引許多山歌愛好者云集竹東,爭睹盛況。其比賽地點不定,但大抵皆設于東林路夜市旁的竹東育樂公園,比賽共分3天,由18日的初賽開始,一直要進行到20日的總決賽;當天遠從各地而來的數百名參賽者,一大早便盛裝來到會場,簡短的致辭后,一年一度的歌唱大賽展開,霎時只聽得公園里歌聲繚繞,掌聲不斷。

比賽共分老山歌組、山哥仔組、平調組、長壽組、男女對唱及少年組,其中男女對唱,曲風近似流行歌曲,最能引起聽眾共鳴;而老山歌、山歌仔及平調都是傳統(tǒng)客家歌謠,最富民歌自然趣味。在親切熟悉的曲調中,但見臺上唱得投入,臺下聽眾也搖頭擺首,跟著應和,共同沉醉在優(yōu)美的鄉(xiāng)音之中。平日難得齊聚一堂的客家鄉(xiāng)親,藉著賽會,彼此寒暄敘舊,因此,竹東客家山歌比賽同時也兼具聯(lián)絡感情的功能。

客家義民節(jié)

新竹縣枋寮義民廟

新埔枋寮義民廟于每年農歷7月20日舉行的義民節(jié)活動,是臺灣客家人一年當中最重要的盛典,也是臺灣保存較完整的民俗祭典之一。每逢此日,來自全省的客家鄉(xiāng)親總將義民廟擠得水泄不通,而放水燈、賽神豬及羊角競長等祭祀活動,更將活動烘托得熱鬧非凡。

義民節(jié)祭祀活動起源于清道光15年(1835年),附近各大莊為了紀念先烈義行,便選定農歷7月20日舉行祭典,由各大莊輪值祭祀。輪值的莊頭除了要主持祭典外,還要負責牲品,安排戲班及設宴請客,由于每個村莊隔15年輪值一次,所以每一莊頭無不竭盡全力將祭典辦得熱熱鬧鬧,其中不乏有互相較勁的意味。

每到義民節(jié)前夕,輪值的莊頭便家家戶戶張燈結彩,殺羊宰豬迎接這天的來到。大體說來,義民節(jié)最主要的目的在超渡死難義民,同時亦超渡一般游魂,故在精神層面上與中元普渡相去不遠,祭典活動也與基隆中元祭相仿,有放水燈、起燈篙、糊大士爺、神豬競重、羊角競長及普渡等活動。

祭典通常為農歷7月18~20日,第一日為“入壇”,廟前即登起高達數丈的燈篙,招請諸方神明及各路野鬼來,廟門前尚請專司供品分配的鬼王——大士爺坐鎮(zhèn),并舉行祭祀,誦經聲終日不斷;第二日于廟前的鳳山溪施放水燈,超渡水中孤魂,引渡西方極樂世界,每年值此夜晚,鳳山溪畔萬頭攢動,溪中燈火連綿成河,場面之大不下于基隆中元祭。

7月20日是祭典的最高潮,鄉(xiāng)民們以豬、羊、雞、鴨等牲禮普施,供祭孤魂野鬼,祭典中少不了各種陣頭表演,其中客家山歌競唱更將客家風情展現無遺,所有的祭典活動中最引人矚目的莫過于賽神豬及羊角競長,名列前茅的大豬公及老山羊,皆以華麗的高塔裝飾,所有得獎的牌匾懸掛兩側,每只神豬均達千斤以上,羅列于廟埕之前,場面十分壯觀;而老山羊則眼戴墨鏡、口銜煙斗,一副老紳士的打扮,十分有趣。神豬與老羊皆于20日當天中午12點至下午3點間陳祭廟前,并在傍晚列于街道,供人參觀。普渡大約在下午4點左右結束,此時廟前雜耍、賣藝的攤販,看戲、進香的人潮逐漸散去;但輪值村莊上盛大的宴席才正要開始,直到午夜時分,大士爺像在熊熊火焰中化為灰燼,一年一度的義民節(jié)盛典才告正式落幕。

大隘矮靈祭

大隘矮靈祭

賽夏族依居住地,概分為新竹縣五峰鄉(xiāng)的北賽夏,與苗栗縣南莊、泰安一帶的南賽夏。2年一小祭、10年一大祭的矮靈祭,是賽夏族最重要的祭典。相傳數百年前,打獵維生的賽夏族人得到一群矮黑人之助,學會了農作,年年豐收,但也由于他們經常調戲賽夏婦女,族人終于趁著豐年祭,設計害死了矮黑人,從此賽夏族災禍頻頻,豐收不再。在幸存矮人的指示下,賽夏人于豐年祭典中加入祭矮靈的儀式,以平息亡魂。

矮靈祭最早為全族性祭典,但為遷就族人分居的現實,今已分作兩地舉行,時間則訂在農歷10月中旬。北賽夏的矮靈祭場在五峰鄉(xiāng)的大隘村,比南賽夏晚1天開始,祭典一連3夜,分別進行迎靈、娛靈、送靈等儀式。其間雖然歌舞不斷,氣氛卻莊重神秘,且充滿禁忌,而繪聲繪色的矮黑人傳說,也仿佛在賽夏族人懺悟、謝恩的交雜情緒間獲得印證。

新竹縣旗幟徽章

旗幟

徽章

新竹縣

新竹縣

新竹縣標

縣徽

新竹縣縣徽

以晴竹葉代表新竹之意。

圓形外觀意味著"事事圓滿"。

底色上半部的耀眼色代表新竹運如旭日東升,光耀燦爛,下半黃綠青翠,如春天的草原欣欣向榮。

縣花

新竹縣縣花為茶花。

緣由:

新竹縣縣花——茶花

新竹縣遵照臺灣省綠化工作小組1984.03.23第一次業(yè)務聯(lián)系會議提案請各縣市選定縣樹或花一種,擴大推廣種植,以增地方綠化美化特色,建議各縣市政府采納,該縣政府乃于1984.08.30.提請該縣綠化年推行委員會第一次委員會討論通過選定茶花為縣花。復于1984.09.26.提經縣府1984年9月份縣務會議通過。

茶花簡介:

新竹縣選定茶花為縣花以增該縣特色,因該縣茶葉栽植面積及產量均占全臺三分之一以上,馳名島內外。茶花是一種具有高度觀賞價值的木本花卉,其樹形變化萬千,有直立性、枝垂性、橫張性、叢生性及匍匐性,高矮不一,有的可達四、五丈,有的數百年間僅及數尺,故茶花不僅為灌木類花卉,且為大喬木類的樹木。葉片由淺綠以至濃綠,具有光亮的色澤,葉緣有細鋸齒與鈍齒,葉頭、葉基、葉脈等大小及形狀,皆有不同而美妙的變化。茶花的式樣更富有變化,花形有單瓣重瓣及完全重瓣,花色有紅棕色、粉紅、玫瑰紅、紫、淡紫、白色、粉白、黃綠色、嬌艷無比,令人目不暇接。每逢花期可欣賞到盛開、富有變化的花朵,無花時亦可欣賞其多采多姿的樹形及葉片。新竹縣乃農業(yè)縣,盛產茶葉,選定茶花正可代表該縣農村欣欣向榮的景象而相得益彰。

縣鳥

新竹縣縣鳥為五色鳥。

緣由:

新竹縣于1999年6月22日在縣立文化中心舉行縣鳥選拔說明會,1999年6月25日至1999年7月10日為投票日,1999年7月13日縣府公告五色鳥為縣鳥(票數為12043票)。

新竹縣縣鳥——五色鳥

五色鳥簡介:

五色鳥,有人稱之為花和尚,因顏色鮮艷,其鳴聲甚似和尚敲打木魚咯咯作響,客家人則稱它叫啄樹鳥,五色鳥平日隱棲于中低海拔森林頂端,夜晚則棲于自己挖啄的朽木洞中,嗜食各種種子。

縣樹

新竹縣縣樹為竹柏。

緣由:

新竹縣縣樹——竹柏

新竹縣府鑒于經選定茶花為縣花,而仍無縣樹,乃提經縣府1999年3月29日(三月份)臨時縣務會議審議通過,選定竹柏為縣樹,復于1999年6月4日提經新竹縣議會第十四屆第三次定期會第二十三次會議議決,選定竹柏為該縣縣樹。

竹柏簡介:

竹柏,羅漢松科,終年長青,俗稱山杉,葉對生,無中脈,有許多縱平行脈,種子核果狀,球形,種托不明顯。常綠喬木高八至二十公尺,為著名的景觀樹種之一,因其材質似杉木,故有“山杉”的別稱。竹柏,樹形呈圓錐狀而整正,樹冠極適于庭園美化。其栽培地以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為佳,幼苗成株則于日照充足時,開花結實良好,選為縣樹代表新竹縣具有“松柏長青”的意義。

地方特產

姜絲大腸

姜絲大腸是一道尋常的客家餐點,作法是先將豬大腸洗凈、切段,放入鍋中加水,與蔥、姜等一起熟煮至爛,再起油鍋爆炒即可。姜絲大腸的作法簡單,好不好吃,關鍵在于選料,肥油的豬大腸,加上6、7月盛產的上等嫩姜,酸嫩Q滑,滋味最佳。

粄條

粄條客家食物的代表,北部客家莊稱為“粄條”,南部客家聚落則稱為“面帕粄”,亦即廣東人所稱的“河粉”,或臺灣人說的“粿仔”。以在來米制成的粄條,烹調很簡單,以紅蔥頭爆香,加入厚油高湯、碎蔥及青菜、薄切肉片,滾水即成;干炒或者煮湯各具風味,惟一般以煮湯較能吃出原味。由于用料簡單,粄條好不好吃,要訣就在粄條的Q度,以及爆香的蔥頭。新埔粄條以井水制造,有別于其他地區(qū)以自來水調制,因此味道較甘甜,而堅持傳統(tǒng)的手工制法,使其口感Q韌,在北部客家莊中最負盛名。

紅糟肉

紅糟肉亦稱糟母肉,系以糯米、紅麴加上糖,鹽發(fā)酵成糟母,再將雞、鴨等肉類放入其中淹制而成,兼具酒香及肉香,且有滋補之效。紅糟肉過去是客家人珍貴的過年菜肴,現則已普遍化,平常日子就可嘗其美味。

梅干扣肉

梅干扣肉是客家菜常用的烹調方法,梅干扣肉就運用了淹、鹵兩種作法。首先,采摘下來的芥菜先行日曬風干,再涂以鹽巴,密封淹制做成梅干;將梅干與鹵得熟爛的五花肉或是蹄膀,放在一起蒸煮,梅干菜的酸脆與肥肉的油香融為一體,即成為梅干扣肉這道佳肴,是客家餐館必備的招牌菜之一。

煙腸

煙腸乃客家人所稱的香腸,又稱為粉腸、水煙腸或白煙腸,其外形雖然類似香腸,但口感卻截然不同,吃起來香香軟軟的,帶點Q勁。其制法是將地瓜粉、瘦肉及香料調勻,灌入豬小腸后煮熟,冷卻后就可以切成一塊塊沾醬料吃;以米醬、糖、鹽、辣椒等混合而成的沾料,甜中帶辣,與煙腸一起入口,最能吃出煙腸的特殊風味。

桔醬

桔醬北部客家莊常見的蘸料,酸甜的滋味具開胃效果。桔醬系將酸桔洗凈、晾干,然后去籽加入鹽、糖等調味料,熟煮至爛,再去除渣滓即成。由于酸桔僅年產一次,客家人利用每年11、12月酸桔產期制作桔醬,然后分裝成瓶于一年中食用;因桔醬制作過程多手工,難大量生產,益顯珍貴。

柚子茶

柚子茶又名柚沱茶,和云南沱茶一樣屬于緊壓的茗茶,柚子茶所需的最主要原料柚子和茶葉都是竹縣農特產品,而縣內柚子栽種面積主要在峨眉、北埔和關西等鄉(xiāng)鎮(zhèn),總共約158公頃,另外茶葉種植面積約400公頃。是客家人在農閑時節(jié)制作的獨特養(yǎng)生茶品。

交通

軌道

新竹縣臺灣高鐵穿越本縣,新竹車站設置竹北市,與臺鐵六家車站共站;而未來則規(guī)畫有新竹捷運、竹竹苗輕軌軌道。

新竹縣臺鐵縱貫線有湖口車站、新豐車站以及竹北車站;六家線是縱貫線內灣支線六家次支線,有六家車站,與高鐵新竹車站鄰站(非共站);內灣線有竹中車站、上員車站、榮華車站、竹東車站、橫山車站、九贊頭車站、合興車站、富貴車站(原名南河車站)以及內灣車站。自2007年3月1日起,因興建六家線,內灣線新竹—竹東間列車停駛4年8個月,內灣線因為六家線完工已于2011年11月11日恢復通車。

公路

新竹縣在公路方面,中山高速公路在本縣有、湖口交流道(84)、竹北交流道(90)以及新竹系統(tǒng)交流道(99)(連接:福爾摩沙高速公路);福爾摩沙高速公路則有、關西交流道(79)、竹林交流道(90)、寶山交流道(98)以及新竹系統(tǒng)交流道(100)(連接中山高速公路)。

新竹縣有縣道115線(觀音-新屋-楊梅—新埔-芎林)、縣道117線(埔和-湖口-犁頭山下-六家-新竹科學園區(qū)-茄苳交流道)、縣道118線(南寮-竹北-新埔-關西-羅浮)、縣道120線(下斗侖-芎林-橫山-尖石)、縣道122線(南寮-新竹科學園區(qū)-二重埔-五峰)、縣道123線(下山橋-芎林-竹東)。

社會

教育事業(yè)

新竹縣目前有“中國科技大學”、明新科技大學、大華技術學院以及中華技術學院4所大專院校。目前正在計劃有臺灣大學、臺灣科技大學(竹北校區(qū))。新竹縣有竹東高中(網站)、竹北高中、縣立湖口高中、關西高中、內思高工、忠信高中、東泰高中、義民中學8所高中職校。

旅游

新竹縣三面環(huán)山,一面瀕臨臺灣海峽,崇山峻嶺,峽谷幽深,森林面積廣闊,秀麗的自然景觀蘊藏豐富的觀光資源。

羅馬公路(118縣道)兩旁梯田蒼翠,遠處青山含煙,沿途羅列金鳥海族樂園、錦仙森林世界等游樂區(qū),假日游客如織。

120縣道可抵內灣、尖石,其支線還深入雪山山脈的秀巒溫泉、司馬庫斯古道和原始神木群,溪谷、森林等原始風光一覽無遺,每到入秋,秀巒村楓紅處處,更是賞楓的極佳去處。

南園

由竹東沿122縣道往南可經上坪、五峰、清泉等地,遠及觀霧、雪霸公園,沿途景致多變,清泉的溫泉、觀霧的云海及豐富的生態(tài)景觀,皆享有盛名。

除了自然風光之外,客家風情更是新竹縣重要的文化特色。

其中,新埔鎮(zhèn)的枋寮義民廟,堪稱臺灣義民廟的"總壇",是客家信仰的重鎮(zhèn);

北埔的金廣福公館為桃竹苗地區(qū)唯一的一級古跡,也是臺灣僅存最大的開發(fā)墾號;

此外,北埔的天水堂、慈天宮,關西的范家古厝、鄭家祠堂,竹東的信好第、隴西堂、武功堂等歷史建物,則具體而微體現客家建筑之美,都是值得探訪的人文景點。

名勝景點

類型景點
訪古探幽湖口老街、六家古厝群、采田福地、枋寮義民廟、竹東古厝、關西客家古宅
風景名勝石鹿古道、大霸尖山觀霧森林游樂區(qū)、清泉部落風情、五指山司馬庫斯古道、秀巒風情內灣風景區(qū)、萬瑞森林樂園、獅頭山風景區(qū)、雪霸國家公園、叁山國家風景區(qū)、鴛鴦湖自然保護區(qū)
體閑娛樂新竹縣立文化中心、小叮當科學游樂園、六福村主題游樂園、金鳥海族樂園、大圣度假游樂世界,、北埔冷泉
民俗民風客家義民節(jié)、客家山歌比賽
食全食美新竹縣小吃、北埔特產小吃
展開表格

湖口老街

新竹縣湖口老街

湖口老街位于新竹縣湖口鄉(xiāng),其發(fā)展的時間可追溯到清光緒19年(西元1893年),湖口老街舊稱“大窩口”,窩即山窩,亦即兩山中間三面封閉,一面開口,有河水流出的地形;湖口老街的興盛來自于鐵路的開發(fā)。

竹塹城迎曦門

竹塹城迎曦門建于清朝雍正11年(1733年),至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迎曦門為僅存的城門,被列為二級古跡,周長約為2700米,半圓拱形的門洞為泉州白石所砌成,重檐歇山式的城樓與壕溝一起守護著竹塹城。

內灣風景區(qū)

內灣風景區(qū)位于頭前溪上游的油羅溪畔,背倚麥樹仁山,是新竹縣橫山鄉(xiāng)最東邊的村落,亦是內灣支線鐵路終點、尖石通往平地的出入口。風光的歷史和山水吊橋美景,仍吸引著游人至此尋幽訪勝。

代表人物

李遠哲:李遠哲獲諾貝爾化學獎。

李立群:臺灣著名舞臺劇、相聲演員、影視演員。

田馥甄(HEBE):臺灣女歌手、演員、華語女子演唱團體S.H.E成員之一。

王心凌(CyndiWang):臺灣女歌手、演員、甜蜜教主、視后。

溫尚翊:臺灣知名樂團五月天團長兼吉他手。

陳喬恩:臺灣女演員,偶像劇女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