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檀自新(1896—1938),字靜華,遼寧錦西人,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東北陸軍講武堂第二期畢業(yè)。歷任奉軍排長、連長、騎兵第5旅連長、營附、團附、參謀、第17師營長、連長、騎兵第8旅副官、營長、團長、旅長,九一八事變后降日。11月3日,檀自新率黑龍江偽軍第四支隊反正,在安達與鄧文、霍剛部匯合。任東北義勇軍第6軍副軍長、后隨馬占山余部穿越中東鐵路退入熱河,為北平軍分會收編,后來馮玉祥組織抗日同盟軍,檀自新一度又跳槽到了同盟軍,任察哈爾抗日同盟軍第1路副司令、因為經(jīng)營理念不同,老檀又把部隊拉回了國軍,不僅如此他還把鄧文的整個五路軍都拉到國軍方面(鄧文被人在妓院刺殺)。拉回國軍之后,檀自新的部隊改為暫編騎兵第10師,一度編為兩個旅,轄六個騎兵團、一個步兵團、一個炮兵團的龐大編制,后來改編為三個騎兵團。當然了,當時檀自新還是重新回到張學良的帳下,參加了西安事變,1937年2月2日王以哲被殺,三位一體徹底失敗,檀于2月3日扣留楊虎城部數(shù)名高級將領,宣布又來一次帶槍投靠了國民政府,任騎兵第4軍軍長,1937年12月軍委會命令該軍縮編為新編第5師。因不服而抗命為匪,遭到第166師一個營的進攻,部隊被殲滅后被俘。1938年6月被槍決。
西安事變
雙十二事變的第二天,即一九三六年十二月十三日早九時,東北騎兵第二軍所屬之騎兵第十師,正在寧夏團城子同心城中間地區(qū)擔任“截擊紅軍”的任務。當戰(zhàn)斗處于對峙中,突然接到張學良副司令電令全師星夜急行趕赴陜北蒲城縣布防。當時誰也不知道調防原因,當部隊進抵固原第六十七軍軍部時,始知張學良副司令與楊虎城將軍合作,對蔣介石進行兵諫,提出八項主張,要求團結全國一致抗日。于是軍心振奮,晝夜兼程,十五日到達蒲城布防。擔任掩護渭南迄終南山線上主力軍的左翼,防止潼關蔣軍進擾。事隔十余日,由于蔣介石接受了停止內(nèi)戰(zhàn)、團結抗日等八項主張,張學良認為目的已達,送蔣還京??墒钱攺埥?jīng)旬未返時,東北軍將領中就有少數(shù)人投機取巧,利令智昏,置團體正義于不顧,乘機投蔣以自存。首先叛離東北軍集團的就是騎十師師長檀自新。檀原在黑龍江省程志遠騎兵旅充任連長。九一八事變?nèi)哲娙肭謺r,黑龍江省軍民在馬占山將軍號召下奮起抗戰(zhàn)。江橋戰(zhàn)后,檀遂率部投靠日軍。獲得補充后又回投東北義勇軍,自稱支隊。旋馬占山出國,由鄧文軍長收拾殘部。檀又投鄧,得以逐漸擴大。后來鄧退到張家口附近地區(qū),初歸華北挺進軍劉翼飛指揮整訓,準備相機向東北挺進。劉去職后,適馮玉祥在張家口號召熱察綏軍民抗日,鄧、檀所部均歸為其指揮。不久,檀因權力沖突,暗派親信殺死鄧文于妓館,反誣鄧部兵變。馮為其蒙蔽,當即委檀為軍長。未幾,馮部失敗,檀部被改編為騎兵第十師,調駐河南周家口、汝南、上蔡一帶整訓,歸開封綏署劉峙指揮。后又劃歸東北騎兵軍建制,開赴西北堵截紅軍。當一九三六年底,張學良送蔣還京的同時,檀自新密派其參謀長張樹森潛赴開封向劉峙大獻殷勤。蔣中央此時正急欲分化東北軍,既自行送上門來,至所歡迎,即許以晉升軍長和酬金數(shù)百萬,相約叛旗一舉,官酬即至。張參謀長仍留開封,靜候蒲城舉動。檀自新于一九三七年一月二十八日召集團長王宇疆、張景奎、張慶第(現(xiàn)名張炎)到蒲城師部開會。但由于團結抗日是官兵的心愿,尤以全師官兵都是東北抗日義勇軍組成,思鄉(xiāng)心切,抗日情殷,檀怕主張抗日的部下反對,因之事先絕對秘密,即我當時身為團長也毫無所聞。當會議開始后,檀說:“東北軍和西北軍此次叛蔣,拘蔣又釋蔣,積怨已深,張學良赴京難返,東北軍勢將解體,不如早自為計。我已派張樹森參謀長赴開封與劉峙聯(lián)系,劉已允設法擴軍。只要占領蒲城,解除地方武裝,拍發(fā)通電表明脫離東北集團,擁護蔣中央則功成名就,但不知大家有何意見!”當時各團長面面相覷,實難置答。王宇疆、張景奎兩團長與檀多年舊誼,移時均表示服從命令。我當時也為形勢所迫,表面上不得不虛與委蛇,檀因此大喜過望。我返團后,內(nèi)心疚痛,曾密商于團附張品卿,計議相機設法脫離叛師,率全團官兵開赴咸陽,仍歸騎兵第二軍建制。
檀于二月三日早上九時,又召集團長在師部開會,告以劉峙電催表明態(tài)度,應即行動,決定今晚九時解除蒲城城內(nèi)保安部隊武裝。當時蒲城駐有保安司令部的三個大隊,分駐城內(nèi)和北關。另有楊虎城公館衛(wèi)士,蒲城系楊老家,楊老太太住此。師部令二十八團負責解除駐北關保安大隊武裝,二十九團負責解除駐西門里保安大隊的武裝及楊公館衛(wèi)士武裝,三十團負責解除東門里保安大隊及保安司令部衛(wèi)土武裝。事前,檀自新已將該保安司令請到師部打牌,到晚九時開始行動,稍有抵抗,到十時已全部繳械。檀電報劉峙,深蒙嘉獎。我個人行動不容徘徊,于四日午后,密囑團附張品卿暗告親近官長準備當夜率部出走。但因全團連長多檀心腹,行動難于保密,到晚十時,檀突以要事相商,一再電話,催我赴師部。自知情勢不妙,即同張品卿僅率官兵五十余騎星夜奔赴咸陽軍部脫離了騎十師。嗣后騎十師官兵也繼有忿檀不義,逃赴陜北參加革命的。
擅自新投蔣后,于抗日戰(zhàn)爭期間在新鄉(xiāng)彰德地區(qū)與敵略事接觸,即傷亡逃散潰不成軍,到開封后縮編為旅,檀調參議。正改編之際,檀自新密率汽車十余輛,載親隨二三百人,逃往豫西為匪。后經(jīng)湯恩伯收編成軍,他仍克扣餉糧,擄掠地方。湯恩伯以召見為名,在信陽東站將其逮捕,解送武漢行營,判處槍決。
抗日兵潰
騎兵第4軍是1937年9月由騎兵第10師擴編,但該軍只轄一個騎兵第10師,12月軍委會命該軍縮編為新編第5師,檀自新決心抗命,就要自謀出路。檀自新將自己所率領的部隊帶到豫西山地東邊緣-寶豐縣香山寺一帶,與當?shù)胤耸赘呃夏丛瓏顸h八十六師高雙成部二五七團團長高凌云,字俠軒)會合,打算憑借自己部隊在武器彈藥上的優(yōu)勢,將部隊拉進伏牛山,占山為王,待兵強馬壯后再做打算。
12月13日,檀自新率眾沿魯寶公路進入魯山縣境,很快和趙材鄉(xiāng)通匪的趙子登拉上關系,因山道崎嶇,汽車難行,檀自新先將妻子老小、金銀細軟送至趙子登處寄存。因當時魯山縣長楊必昶接到劉峙來電,城門緊閉,檀只好將人馬輜重拉到城北王莊一帶駐扎,等待趙子登利用地方勢力,修通山路后,即攜帶輜重率軍進山。時抗日戰(zhàn)爭正在緊張進行,豫東尚未淪陷。河南地區(qū)綏靖主任劉峙,在開封聞知檀軍叛變,逃往豫西,即派河南很能作戰(zhàn)的省保安團團長周俞,帶領一個加強團跟蹤追來。
魯山城內(nèi)軍民,擔心檀自新部攻城,縣城不保,一夜數(shù)次向當時駐守洛陽的國民黨軍166師去電呼救。之所以舍近求遠,關健在于該師師長郜子舉系魯山縣人,素來愛護鄉(xiāng)里。但該師此時負責鞏縣、洛陽沿線防務,與日軍土肥原賢二的第十四師團隔河對峙,駐地營房并無幾人。因此郜子舉接電后,左右為難,不發(fā)兵救援,對不住自己的鄉(xiāng)鄰。
一旦縣城失守遭受土匪蹂躪,將受到鄉(xiāng)鄰的指責。發(fā)兵,無兵可發(fā),且又沒有上級劉峙的命令(當時該師歸劉峙指揮),私自發(fā)兵,將來上級怪罪,個人又擔當不起。最后心生一計, “不救亦救”(名義沒救,實際是救)。當夜回電魯山,說是已發(fā)兵一團,星夜起程,明日到達。他打電話給166師991團副團長李文定說:“寶豐西南地區(qū),有匪眾約三百余在我河防背后搗亂,你可率領李文章營(即李文定擔任過多年營長的步兵營)即日出發(fā)前往剿除?!?/p>
李文章亦為魯山人,為了加強火力,郜子舉還加強重機槍一連(五挺重機槍,連長為魯山人朱治興)。12月17日后半夜,李文定率部從洛陽駐地乘十三輛卡車出發(fā),出發(fā)前沒有報告劉峙,他叮囑李文定和李文章,到達魯山后,駐軍縣城,只保護縣城安全,牽制敵人,不作正面攻擊,以免暴露目標,造成傷亡,無法交待。這樣,將來上級如果追究,只說有三個軍官(二李一朱)病假回鄉(xiāng)探家,隨帶數(shù)十名衛(wèi)士,與土匪遭遇,幫助地方守衛(wèi)一下縣城.這樣可以不擔風險,搪塞一下。
李部順洛陽至寶豐公路疾馳,18日黎明開到寶豐城效馬街寨下車集中,汽車返回洛陽,部隊開始步行向魯山行軍。下車后,李文定聽當?shù)鼐用駡蠓Q:“西南紅石崗沿線高地是騎兵第四軍長檀自新,嘯聚三四千人,今仍在豫西獨樹一幟,自立為王。河南省保安團與之戰(zhàn)斗兩天,今仍在對峙著。”當即派人前往偵察,確屬實情。始知郜子舉所得情報不太準確,人數(shù)不是三百,而實是三四千。但已到臨陣,李文定覺得不好再請援兵而延誤,只有相機處理。
李文定下令部隊就地架鍋造飯飲食,李文定也帶了五個警衛(wèi)沿馬街外圍偵察地形以防不測,等走到馬街東側一個土寨子時,突然遭到寨上匪眾居高臨下集中射擊。李文定與警衛(wèi)所站之處,地形平坦,僅有三個墳堆,乃伏在地上以墳堆作掩護,用六支二十響駁殼槍對寨上進行連續(xù)反擊。此時李文章在馬街也聽到槍聲,就先調一門迫擊炮前來支援,并向寨內(nèi)轟擊,檀部不支就向東逃去。與此同時,十二月十八日凌晨,周俞率領的河南省保安團,在魯寶公路上的小山村付嶺,與檀、高匪徒突然相遇,發(fā)生激烈戰(zhàn)斗。開始因保安團正在行進,沒有充分淮備,傷亡慘重。后來保安團退至張村,重整隊伍,鼓足士氣,反守為攻。由于全團官兵反擊英勇,檀部亦有較大傷亡,特別是高老末部匪徒,全系烏合之眾,傷亡更為慘重,但檀部居高臨上,占據(jù)了整個戰(zhàn)場的主動權。
這次小遭遇戰(zhàn),李部除迫擊炮排長腿部受傷外,余均平安。接著李文定即與李文章研究如何以少勝多等問題,以便完成任務,他正與李文章計劃時,有省保安團副營長前來求見,并提出:他是省加強保安團,已經(jīng)與擅自新部激戰(zhàn)兩天,敵居高臨下,我方仰攻,難以奏效,且傷亡甚大,請李文定率領部隊由正面增加突擊。李文定雖然答應立即助戰(zhàn),可送他走后,李文定考慮到:一個加強團戰(zhàn)斗兩天不能得勝,一個營怎能正面進攻?即與李文章研究好作戰(zhàn)計劃。
但出發(fā)之后卻從左翼露山坡南迂道進入魯山城,城內(nèi)官紳民眾鼓掌迎賀。趙子登當時也在城內(nèi),馬上派人給檀自新送去口信說,166師從洛陽來一團人,由團長李文定率領,已經(jīng)進入魯山縣城。付嶺之戰(zhàn),一直打到午后四時沒有停息。當檀部得知東有周團西有李團后,深恐兩軍前后夾擊,腹背受敵,會吃大虧,馬上傳令收兵。付嶺之戰(zhàn),到此結束。當夜,檀部退至王莊、張?zhí)谩⑾峦?、申城、柳營,李文定以步兵出北城門,機槍連出東城門進攻,乘黑夜挑選精兵40余名,攜輕機槍3挺,手榴彈,并盜出檀部當夜的“口令”,悄悄插入敵司令部背后。李部的行動完全起到了出敵不意的效果,突然殺聲四起,槍彈并發(fā)。檀自新毫無準備,無法組織抵抗,即在倉惶之中,一槍未放乘裝甲汽車渡過沙河南逃。李文定預伏的一營官兵乘機跳水追擊不止,檀部所有的十三輛汽車中,不能自拔,十一輛裝甲汽車全部陷入沙泥之中,只有兩輛小轎車順利過了河,最后檀自新只好放棄汽車和大量輜重,跳水狼狽南逃。
他所糾合的部隊全是豫西人,見主將狼狽逃窄,他們也就作鳥獸散,各自逃生,只有少數(shù)被李文定俘虜作了166師的補充兵。這一戰(zhàn)斗,李文定部無一傷亡,并繳獲新式裝甲汽車十一輛,迫擊炮多門,炮彈數(shù)千發(fā),步槍數(shù)十枝,大量輜重以及當時在中國算是新鮮玩意的檀自新自用彈簧床等。檀自新部既已潰散,其只率少數(shù)人南逃,李文定即令收兵休整。李部官兵在追擊中十分英勇,所穿的棉衣全為沙河水浸透。隨令就近到魯山城架火烤干休息。李文定用電話向洛陽郜子舉師長報告詳情,他準許向魯山商會暫借大洋一千元,分別發(fā)給作戰(zhàn)官兵,表示慰勞。不料省保安團的少校團副前來求見,他說:“我全團四個營(加強一個營)激戰(zhàn)兩天,頗有傷亡,所得戰(zhàn)利品應當給平分。”最后他要求分給他二輛裝甲汽車亦可。李文定當時年青氣盛,不予理睬。由李文章婉言拒絕,以禮送之,該團副掃興而去。
李文定原來想立即返回,結果魯山民眾害怕土匪返回報復,李部遂多留了五天,至12月24日撤走,他帶全營開到寶豐休息二天,而后全營仍乘坐在十余輛裝甲汽車上,凱旋而回洛陽。李部開拔之前,即有北渡黃河抗日的請示,一回到洛陽,正好戰(zhàn)區(qū)同意該部北渡,166師在豫北轉戰(zhàn),頗有斬獲。檀自新在1938年6月間被槍決,騎4軍余部編為新5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