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本位的出發(fā)點,世界性的眼光,以及對材料的熟練駕馭。……作者在整體觀照下概括條塊,梳理細部,在駕馭材料方面顯得從容不迫。而且文字富于表現(xiàn)力而沒有華而不實的時弊,不愧為詩史研究的優(yōu)秀之作。.....

裝幀

平裝

開本

16開

ISBN

9787503929670

作者

汪劍釗

出版時間

2006年7月

頁數(shù)

255 頁

定價

28 元

內(nèi)容簡介

【圖書簡介】 - 二十世紀中國的現(xiàn)代主義詩歌

我覺得,本文成就主要體現(xiàn)在:詩本位的出發(fā)點,世界性的眼光,以及對材料的熟練駕馭?!髡咴谡w觀照下概括條塊,梳理細部,在駕馭材料方面顯得從容不迫。而且文字富于表現(xiàn)力而沒有華而不實的時弊,不愧為詩史研究的優(yōu)秀之作?!w白作者尋繹三十年代現(xiàn)代詩歌衰落的原因時,將在中國的國情與西方工業(yè)發(fā)展的負面影響作了比較,界定了它的“超越性”,因而導致脫離讀眾。這樣的從大文化背景前提下的分析是深刻的,具有理論深度。……論文頗多創(chuàng)見,如對朦朧詩的“過渡性”的位置,一方面提出其“光榮”,另一方面又顯出其局限,都閃爍辯證思維的光芒。……作者對詩歌的審美分析具有獨到的敏于感受的體認,能在細微處見精神。對各家詩風的把握十分細致深入?!慀Q樹對現(xiàn)代主義詩歌的“歷史文本”進行新的發(fā)掘、解釋,價值重估.對其成敗得失及多種社會歷史的、文化心理的因素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究,從而全面系統(tǒng)地展示了獨具特色的中國現(xiàn)代主義詩歌史圖。從這個“史”的整體看,論文是以創(chuàng)新精神填補了現(xiàn)代文學研究的空白的?!撐男形募毭?、周詳;在徐緩流暢的敘說中夾敘夾議,史家筆法的特征很突出。——黃曼君[看更多]

【作者簡介】 - 二十世紀中國的現(xiàn)代主義詩歌

汪劍釗,作家,1963年10月出生于浙江省湖州市。北京外國語大學外國文學研究所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研究員。先后就讀于杭州大學外語系俄羅斯語言文學專業(yè)(1985年獲學士學位)、杭州大學中文系外國詩歌史研究方向(1988年獲碩士學位)和武漢大學中文系中國新詩史研究方向(1994年獲博士學位)。出版有:專著《希望在絕望深處迸發(fā)》、《中俄文字之交——俄蘇文學與二十世紀中國的新文學》、《阿赫瑪托娃傳》,譯著《俄羅斯白銀時代詩選》、《俄羅斯的命運》、《勃洛克抒情詩選》、《波普拉夫斯基詩選》、《二十世紀俄羅斯流亡詩選》,主編《俄羅斯白銀時代文化叢書》、《俄羅斯思想文庫》、《茨維塔耶娃文集》等三十余種。近年來,在《詩刊》、《人民文學》、《十月》、《北京文學》、《大家》、《山花》、《作品》、《詩歌月刊》、《詩林》等純文學雜志發(fā)表有原創(chuàng)詩歌,部分作品被收入國內(nèi)外一些詩歌選集與讀本。

【圖書目錄】 - 二十世紀中國的現(xiàn)代主義詩歌

導言 二十世紀中國現(xiàn)代主義詩歌的漳變軌跡

第一章 穿越這一片象征的森林:濫斛的二十年代

第一節(jié)“象征”奇葩的綻放

第二節(jié) 李金發(fā):“愛秋夢與美女”的“詩怪”

第三節(jié) 王獨清:“漂泊在巴黎街上”的“都市浪子”

第四節(jié) 穆木天:“托情于幽微遠渺”

第五節(jié) 馮乃超:“紅紗燈”影下的神秘

第六節(jié) 于唐虞:“艙髏上的薔蔽”

第七節(jié) 一個參照:俄國象征派詩歌的經(jīng)驗

第二章《現(xiàn)代》詩群:走向成熟的三十年代

第一節(jié) 梁宗岱:“紛歧路口”的“純詩”論者

第二節(jié) 戴望舒:從“雨巷”到“我的記憶”

第三節(jié) 何其芳:“畫夢”的“預言”詩人

第四節(jié) 卞之琳:“相對論”視角下的形式實驗

第五節(jié)“不再的黃金時代”:遲到的總結(jié)

第三章 主流之外的詩探索:沉寂的四十年代

第一節(jié) 一個特殊的背景

第二節(jié) 馮至:“質(zhì)詢存在”的沉思

第三節(jié) 鄭敏:祈禱“至高的靈魂”

第四節(jié) 陳敬容:春天的“邏輯病者”

第五節(jié) 穆旦:“擁抱在言語所能照明的世界”

第四章 回舊與超越: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朦朧詩”

第一節(jié) 在誤解中“崛起的詩群”

第二節(jié) 郭路生(食指):“新詩歌的第一人”

第三節(jié) 北島:“在沒有英雄的年代里”

第四節(jié) 舒婷:“以憂傷的明亮透徹沉默”

第五節(jié) 顧城:在都市里尋找“牧場”

第六節(jié) 江河與楊煉:現(xiàn)代史詩的探索

第五章 終結(jié)或開始:后現(xiàn)代主義

第一節(jié) 世紀末的“反叛”

第二節(jié)“朦朧”之后的三個“強力集團”

第三節(jié)“女性自白詩歌”:“黑夜意識”的預感

第四節(jié) 個人寫作的五個向度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