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賞析

詞的上片,寫詞人與戀人分開后的現(xiàn)狀。“槐陰添綠”揭示了時(shí)間,“添”為新添,即槐樹新添綠色,所以此時(shí)應(yīng)為春季,與后文“正春睡難足”所揭示的時(shí)令相符?!坝赈呕洹泵枥L了一幅冷凄之景:被雨淋落的花瓣灑落一地,雨后天地氣氛冷冷清清。此句為下文奠定了凄涼的基調(diào),“酒病相續(xù)”,詞人因消愁而飲酒,因飲酒而生病,所以“相續(xù)”。與戀人分別后詞人生活是如此地痛苦不堪,終日只能借酒消愁,又因飲酒過度而生病,生活幾乎都在醉與病之間徘徊。閑時(shí)出外散心,尋見一對杏樹,這對杏樹仿佛象征著一對相愛的戀人,詞人因此駐足凝望。他看到的是:“池塘暖、鴛鴦浴。”溫暖的池塘里,一對鴛鴦在里面暢游,鴛鴦成雙成對、恩恩愛愛的場景,一方面令詞人羨慕,一方面又勾起他的煩心往事。此情此景使其不忍再看下去,只得懷著愁苦心情離去,回內(nèi)室小睡。但因心事終難排解,所以“正春睡難足”,輾轉(zhuǎn)難以入眠。雖有好夢,夢到與戀人相會(huì),但醒來一切隨夢而去,無一物真實(shí)可感可觸,夢中一切都成虛空,使人不禁感嘆萬千,簾帳圍掩著繡有花飾的臥榻,空蕩蕩的臥榻上只留下詞人的凝目沉思。

詞的下片,寫詞人在“金華坐”內(nèi)的沉思,他回想過去,感嘆現(xiàn)在?!爱?dāng)時(shí)共賞移紅燭”,以前二人在一起時(shí)一邊“移紅燭”一邊“共賞”。“共賞”在此處省去了賓語,所以“共賞”的對象可以更多更豐富,留給讀者更多的想象。“向花間、小飲杯盤促”,此為二人恩愛的又一場景,面向花叢,一杯接一杯地飲酒,一杯接一杯的豪飲表現(xiàn)了詞人愉悅的心情?!八N薇花下曾記”是“曾記薔薇花下”的倒裝。記得往日在薔薇花叢中,戀人以繡有鳳凰的衣帶要詞人題寫詩詞?!皠e后厭厭”,分別后,戀人亦終日精神不振,與后文“應(yīng)是香肌,瘦減羅幅”相呼應(yīng)。本來是豐盈的肌體,卻因相思而日漸消瘦,只瘦得羅裙要裁減了才能合身。最后一句“問燕子、不肯傳情,甚入華堂宿”,看似埋怨燕子,實(shí)則是詞人心中煩惱的一種發(fā)泄。燕子并不懂人情,“不肯傳情”也是常情,只是因?yàn)樵~人相思的苦惱無處發(fā)泄,便將一股怨氣轉(zhuǎn)嫁到燕子身上而已,頗有指桑罵槐的意味。[2]

全詞委婉含蓄,“雨馀花落,酒病相續(xù)”與李清照《聲聲慢》中“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shí)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fēng)急”的感情氛圍有相似之處。雖依舊是兒女柔情,卻又與柳永的依依惜別不同,而是追憶舊時(shí)舊伴的歡愉時(shí)光,薔薇花下,燕子堂前,如今終究難尋,只余下無限惆悵,與唐玄宗如出一轍。[1]

創(chuàng)作背景

這首詞具體創(chuàng)作時(shí)間已不詳。晁端禮有很大一部分作品描寫的是歌妓的心思情態(tài)之作,不出歌筵酒席間的男歡女愛,表現(xiàn)自己對游宦生活感受,此篇亦即其一。[1]

參考資料

[1] 雨霖鈴·槐陰添綠 · 古詩文網(wǎng)[引用日期2021-12-28][2] 劉石 . 宋詞鑒賞大辭典 . 北京 : 中華書局 ,2011 . 347 .[3] 唐圭璋 . 全宋詞 . 鄭州 : 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6 . 304 .[4] 過常寶撰 . 柳永詞選 . 北京 : 商務(wù)印書館 ,2015-03 . 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