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桂蓮,是一名中國共產(chǎn)黨黨員。職務是中國地質(zhì)大學(武漢)環(huán)境學院生物科學與技術系支部書記兼副主任。

簡介

盛桂蓮

,女,湖北安陸人,中共黨員,博士;中國地質(zhì)大學(武漢)環(huán)境學院生物科學與技術系支部書記兼副主任。

一、簡歷

1. 教育背景

  ◆ 1998.06 華中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本科畢業(yè);

  ◆ 2001.06 獲華中師范大學生命學科學院植物生物學碩士學位(導師:李文新教授);

  ◆ 2007.06 獲中國地質(zhì)大學(武漢)研究生院古生物學與地層學專業(yè)博士學位(導師:賴旭龍教授)。

2. 任職:

中國地質(zhì)大學(武漢)環(huán)境學院生物科學與技術系

  ◆ 2001.07 - 2004.05 助教;

  ◆ 2004.06 - 2009.12 講師;

  ◆ 2010.01 - 副教授。

3. 訪問進修

  ◆ 2004.08 四川大學-教育部高教司-人事司“生命科學導論”骨干教師培訓班;

  ◆ 2004.09-2005.01 上海外國語大學出國留學人員培訓部高級英語班;

  ◆ 2005.08-12 美國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 & Champaign(國家留學基金委資助);

  ◆ 2007.07-09 德國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Evolutionary Anthropology (中國地質(zhì)大學“111引智計劃”資助);

  ◆ 2008.04 浙江大學-加州國際納米學院“基因組科學研習班”。

4. 榮譽與獎勵  

◆ 2004.04 環(huán)境學院“35歲以下青年教師教學科研綜合能力展示活動”優(yōu)秀獎;

  ◆ 2007.10 獲“環(huán)境學院優(yōu)秀黨員”表彰;

  ◆ 2008.11 中國地質(zhì)大學(武漢)“首屆青年教師講課比賽”二等獎;

  ◆ 2009.01 中國地質(zhì)大學(武漢)第五屆青年教師優(yōu)秀教學獎;

  ◆ 2009.12 年終考核校級優(yōu)秀個人。

二、教學

1. 教學課程

  ◆《Principles of Genetics》(2006-2009) ◆《植物生物學》(2003-2005)

  ◆《生命科學導論》(2003-2007) ◆《現(xiàn)代海洋生物與環(huán)境》(2001)

  ◆《基礎生命科學》(2002) ◆《體質(zhì)人類學》(2006)

  ◆《普通生物學》(2007-2008, 2010) ◆《Scientific Chinese》(2008-2009)

  ◆ 廬山植物學認知實習(2006,2008) ◆ 北戴河海洋生物認知實習(2009)

2. 教研項目

  ◆ 三峽大老嶺生態(tài)學野外教學研究(2007年湖北省高等學校教學研究項目),主要成員,2007.01-2008.12

  ◆ 非生物類專業(yè)本科生生物學教學研究(中國地質(zhì)大學(武漢)校級B類教學研究項目),

項目負責人

,2007.01-2008.12

  ◆ 生物科學專業(yè)建設(2003年湖北省高等學校教學研究項目),骨干成員,2003.01-2004.12

3. 教研論文

  ◆

盛桂蓮

,程丹丹,侯新東。關于廬山植物學認知實習的總結與建議。高教論壇, 2007,6: 96-99

4. 學生工作

  ◆ 生物科學本科專業(yè)043061班班主任;

  ◆ 水資源與環(huán)境 08級留學生研究生班班主任。

三、科研

1. 研究方向

:分子古生物學

2. 科研興趣:

  ◆ 古DNA及分子演化

  ◆ 分子古生態(tài)

  ◆ 分子遺傳

  3.

科研項目

  ◆ 我國北方地區(qū)斑鬣狗化石的古DNA分子演化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項目,No. 40902008),

主持

,2010-2012;

  ◆河北秦皇島靈仙洞斑鬣狗化石的形態(tài)與分子演化對比研究(中國科學院脊椎動物進化系統(tǒng)學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項目,No. 2010LESV009),

主持

,2010-2011;

  ◆ 東北地區(qū)晚更新世猛犸象-披毛犀動物群分子譜系地理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No. 40672006),骨干成員,2007-2009;

  ◆ 猛犸象種內(nèi)分異度研究(生物地質(zhì)與環(huán)境地質(zhì)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中國地質(zhì)大學)開放基金資助項目,No. BGEG0604),

主持

,2007;

  ◆ 東北地區(qū)晚更新世猛犸象―批毛犀動物群古DNA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No.40472010),主要成員,2006;

  ◆ 中國古人類化石及遺骸中的DNA研究(中國地質(zhì)大學(武漢)優(yōu)秀青年教師基金項目, No.CUG2003049029),

主持

,2003-2005;

  ◆ 第四紀化石DNA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研究項目,No.40028201),主要成員,2002-2004;

  ◆ 古、中生代之交生物多樣性劇減的原因及其對現(xiàn)代的啟示(湖北省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No.2001ABB177), 主要成員,2001-2003。

4. 近期科研論文

  ◆

盛桂蓮

,吳戀娟,賴旭龍. 古DNA實時熒光定量PCR實驗中標準品的制備. 中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報, 2010, 26(4):386-391

  ◆ 吳戀娟,

盛桂蓮

,賴旭龍等. 基于線粒體COI 基因序列探討鴨嘴舌形貝地理分布. 地質(zhì)科技情報, 2010, 29(1): 17-22

  ◆

盛桂蓮

,袁俊霞,伊劍等. 河北秦皇島靈仙洞斑鬣狗化石的古DNA初步分析. 地球科學, 2009, 34(6): 877-883 (EI)

  ◆

盛桂蓮

,吳戀娟,高照民等. 湖北石首麋鹿糞便DNA的提取及系統(tǒng)發(fā)育分析.華中師范大學學報,2009,43(3):468-473

  ◆

盛桂蓮

,賴旭龍,侯新東. 古DNA實驗體系與技術. 中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報, 2009, 25(2):116-125

  ◆

SHENG G L

, WU L J, HOU X D, YUAN J X, CHENG S H, ZHONG B J, LAI X L. Short sequence effect of ancient DNA on mammoth phylogenetic analyses. Frontier of Earth Science in China, 2009, 3(1):100-106

  ◆

盛桂蓮

,賴旭龍,王?. 分子人類學與現(xiàn)代人的起源. 遺傳,2004, 26(5) : 721-728

  ◆

盛桂蓮

,李文新. 寡糖誘導的植物PA生成. 華中師范大學學報,2004, 38(2):231-234

  ◆

盛桂蓮

,周修高

,

顧延生,童金南.江漢湖群50年來的演變及可持續(xù)發(fā)展研究.華中師范大學學報,2004,6(專輯): 130-134

  ◆ 何衛(wèi)紅,殷鴻福,

盛桂蓮

,周修高. 當代生物多樣性劇減與古-中生代之交生物絕滅的對比.地球科學, 2004, 29(3): 263-268

  ◆ 賴旭龍,楊淑娟,唐先華,施蘇華,李潤權,楊洪,高強,李濤,

盛桂蓮

.仰韶文化人類遺骸古DNA的初步研究.地球科學, 2004, 29(1): 15-20

  ◆ 楊淑娟,賴旭龍,唐先華,

盛桂蓮

. 古代DNA研究實驗技術. 遺傳,2002, 24(5): 551-554

5. 學術交流

  ◆ 2005.04.25-28 江蘇常州 中國古生物學會第9次會員大會;

  ◆ 2006.06.17-21 中國北京 第二屆國際古生物大會;

  ◆ 2008.09.20-24 山西太原 中國古脊椎動物學會第11次會員大會;

  ◆ 2008.10.11-17 湖北武漢 地球生物學國際研討會;

  ◆ 2009.10.14-17 江蘇南京 中國古生物學會第11次會員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