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寺祀的是真人黃歸南,桂林寺幾百年來香火不斷,尤其每年九月初九“神誕”(升仙日)和十一月初二“辰誕”(出生日),香客如云,過去還有搭臺演戲、“黃佛爺出游”等大型活動。

中文名

桂林寺

所屬地區(qū)

廣東省江門市新會區(qū)

類別

寺廟

票價

免費

位于

廣東省江門市新會區(qū)牛灣

建立時間

唐代開成元年

起源

桂林寺

桂林寺祀的是真人黃歸南。其人牛灣桂林人,傳說生于唐代開成元年(836年)十一月初二,幼年牧牛時已是知禍福的仙童,長大后精于修禪。唐代中和四年(884年)九月初九削發(fā)坐化于村鄰近的沙崗道北大報山(今在羅坑下沙),時年48歲,沙崗林姓就地立“歸仙堂”,后又叫“黃佛堂”,又改廣濟堂、道北寺。而歸南的本族侄孫則在自己的村邊叫“圣堂咀”的地方設“桂林佛堂”,因是廟堂一類,近民居就很自然了,是后來才發(fā)展為有僧人的桂林寺。關于歸南修禪成仙的說法,民間歷代相傳,在現(xiàn)存最早的明代萬歷《新會縣志》和以后清代康熙、乾隆、道光的縣志中都有收錄。當然,這些記載收入仙釋一類,帶有傳說成份,而記錄寺廟則是當時的實情。黃歸南是真人,升仙,但學佛修禪,民間稱黃佛爺,祀在佛寺。這是民間自然形成的,體現(xiàn)了佛、道、民間神在民間信仰中是統(tǒng)一起來的,值得玩味。

黃姓

桂林寺

桂林寺當?shù)兀S氏族譜記載,黃歸南字存心,號明德,從族譜的記載和代數(shù)上朔推算,以及訪問當?shù)厝丝芍?,應是宋代人無疑。他的祖先世居福建莆田,祖父黃崖石在宋代遷新會杜阮,父親黃平田又遷來牛灣石坑鄉(xiāng)(今桂林管理區(qū)一帶),并世代繁衍至今。歸南有三兄弟,其兄斗南,后人主要在牛灣桂林、六聯(lián)、上升長坑,大約發(fā)展到24~29代(“恭”字輩至“科”字輩),還分支到新會七堡、古井等地及海外;其弟應南,遷新會司前,子孫分支到南海、臺山、鶴山、陽江等地。歸南排行第二,當?shù)攸S氏以“二世叔祖”、“祖爺”稱之,歸南的出生日稱“祖爺誕”,“祖爺誕天氣必冷”,桂林寺又稱為“祖爺廟”。當?shù)睾芏嗳嗣磕晔辉鲁醵右咕烷_始“拜祖爺”,至今部分村落還保留拜后逐戶分燒豬的風俗。可見桂林寺既是寺宇,又兼有家廟的性質(zhì)。特別1985年重建后,在旁邊重設“黃氏大宗祠”(“文革”前設在相鄰的六聯(lián)管理區(qū)),祭祖與拜佛更是統(tǒng)一了起來。外來香客主要慕黃真人大名而來,而黃族有關香客則具有雙重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