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脈梭羅,梧桐科、梭羅樹屬,中國(guó)特有植物。產(chǎn)云南富寧。生于海拔1000米的石山上。

中文名

紅脈梭羅

拉丁學(xué)名

Reevesia rubronervia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Magnoliophyta)

雙子葉植物綱(Magnoliopsida),又稱木蘭綱。

亞綱

五椏果亞綱(Dilleniidae)

錦葵目(Malvales)

梧桐科(Sterculiaceae)

梭羅樹屬(Reevesia Lindley)

紅脈梭羅

命名者及年代

H. H. Hsue

分布區(qū)域

云南

圓葉梭羅

所屬卷:Reevesia Lindley

所屬科:Sterculiaceae

中文名:紅脈梭羅

文獻(xiàn)來(lái)源:Reevesis rubronervia Hsue(1975)*, (1977)descr. fr. add.

描述字段

喬木,高約8米,幼枝密被紅褐色星狀茸毛。葉紙質(zhì),橢圓形或長(zhǎng)圓形,長(zhǎng)7.5—14厘米,寬4—6厘米,頂端鈍,基部鈍或近圓形,葉面幾無(wú)毛,或只沿主脈和側(cè)脈略被紅褐色星狀茸毛,背面密被淡黃褐色星狀茸毛并沿主脈和側(cè)脈密被紅褐色茸毛,側(cè)脈7—9對(duì);葉柄長(zhǎng)1.5—3.5厘米,被毛。聚傘狀傘房花序頂生,長(zhǎng)約4厘米,密被紅褐色星狀茸毛;萼鐘狀,長(zhǎng)9毫米,4—5裂,密被淡黃褐色茸毛,裂片三角形,長(zhǎng)約2毫米;花瓣5片,白色,匙形。長(zhǎng)1.5厘米,被稀疏的短柔毛,頂端圓形,中部向外突出成耳狀;雌雄蕊柄長(zhǎng)1.7—3厘米,無(wú)毛;子房圓球形,直徑1.5毫米,被淡黃色毛;花柱短,不明顯。蒴果長(zhǎng)橢圓形,長(zhǎng)2.5-3厘米,有5棱,頂端鈍或圓形,被黃褐色短柔毛。種子連翅長(zhǎng)約1.5厘米?;ㄆ?—5月。[1]

分布及生境

產(chǎn)富寧,生于海拔1000米的石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