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剛,男,1980年11月出生,清豐縣雙廟鄉(xiāng)莊頭村人,2001年高考落榜后赴天津打工,天津太平洋汽車部件有限公司模具保全班班長。

中文名

王金剛

性別

出生日期

1980-11

國籍

中國

主要成就

2010年全國勞動模范榮譽稱號

簡介

王金剛在工作之余堅持自學CAD制圖軟件的使用,從一個什么都不懂的農民工成為車、鉗、洗、刨樣樣精通的模具維修高手。為提高工作效率和產品品質,他帶著班組同志用精湛的技術攻克了一個個難題,僅維護費用每年就節(jié)約40余萬元。王金剛高超的維修技能得到了公司領導和日方代表的敬佩,凡是重要模具的“點檢”,點名叫王金剛來完成。為培養(yǎng)杰出的人才,公司派王金剛去日本進修。出國之前,王金剛將所學的現場管理新知識無私地傳授給同事,使大家的技術能力有了新提升。他的突出成績被公司管理方和職工譽為職工“技能三寶”中的一寶,被大家稱之為“農民工的驕傲”。王金剛曾獲2010年全國勞動模范等榮譽稱號。 ?

事跡

王金剛是太平洋汽車部件有限公司的一名模具維修工,是來自河南省的外來務工青年,2001年在公司一直從事模具保全的工作。他學歷不高,但他深知技能與知識對自身發(fā)展的重要性,他拼命地學習模具專業(yè)知識,一方面虛心向師傅求教學藝,另一方面他利用全部工作之余,自學了《模具制造與設計》等專業(yè)書籍,學會了CAD制圖軟件的使用,公休日有兩個地方他要去,一是圖書館,再就是天津圖書大廈,自己僅有的零花錢都買了專業(yè)書籍,他學知識達到了癡迷的程度,從一個什么都不懂的農民工成為公司人人佩服的模具維修高手,車、鉗、洗、刨樣樣精通。

公司沖壓模具都是從日本進口5-8噸大型模具,自動化程度高,十分精密,但維修情況復雜。開始公司指定一家臺灣模具公司進行維護,當遇到一些復雜情況和技術難題,這家公司也束手無策。王金剛帶著他的班組用精湛的技術攻克了一個個難題,使這家公司和日方都十分佩服,以后凡是重要模具的“點檢”,都由他來完成,在提高效率和產品品質的同時,每年僅維護費用就節(jié)約40余萬元。2008年有一次產品出現質量問題,他憑著精湛的技能認為是模具出了問題,而模具維修公司則堅持問題與模具無關,經過反復檢查最終發(fā)現是模具的定位出現了問題,使這個公司心悅誠服,他高超的維修技能得到了中外方管理者的青睞。

在生產過程中遇到的一些急難問題,他總是沉著冷靜的處理,用自己的智慧和技能化解難題。一次,一臺300噸壓力沖床的模具本體斷裂,不能使用,按常規(guī)要更換模具,但新模具生產出來周期很長,設備停產會給企業(yè)帶來巨大損失,他采取土辦法對損壞的模具進行緊固,很多人都不相信能否使用,結果這個模具一用就三個多月,直至用新模具更新,大家對的技能贊嘆不已。

他帶了四個徒弟,其中三個是外來務工青年,他對技術毫無保留,手傳口授,使這幾個青年進步飛快,成為企業(yè)的技術骨干。與豐田系統(tǒng)行業(yè)比較,公司的產品不良率要低得多,這其中與他和徒弟們、同事們付出的艱苦努力分不開的。

公司舉辦員工技能大賽,公司領導讓他擔任維修保全技能比賽的技術評委,得到了大家的一致信賴。他榮獲天津市勞動模范稱號,日方總經理承諾送他到日本工廠進行了進修,回廠后,他將所學的新知識無私地傳授給同事們,使大家的技術能力有了新提升。他以健康向上的品格和業(yè)績被公司管理方和職工譽為職工“技能三寶”中的一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