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城村地處樓德鎮(zhèn)南部,與泗水、寧陽兩縣接壤,為前、后兩個行政村。其中前柴村耕地面積3439畝,845戶,2952人;后柴村耕地面積1920畝,450戶,1710人。

中文名

柴城村

地理位置

樓德鎮(zhèn)南部

氣候類型

溫帶大陸性氣候

民族

漢族

人口

1710人

所屬地區(qū)

山東省新泰市

歷史沿革

柴城始建于春秋,漢代置柴縣?!短┌部h志》載:“柴縣故城,縣東南一百里,漢置縣,屬泰山郡?!辈胥牒又苍从诖?。今柴城即柴縣故城之意。相傳齊國上卿高昭子封邑于此,其孫高柴為孔子弟子72賢之一,封共城侯,為柴氏始祖。

古代傳說

柴城村東有山,名“云云”。云云山形似丘壟,雜樹叢生,山色如黛,常有彩云籠罩,被認(rèn)為是地神所居之山。自古有“封泰山、禪云云”之說。傳說無懷氏至商湯,共有9位帝王在此舉行封禪活動。今當(dāng)年帝王禪地之所“云云亭”已不存在,山頂留有宋代觀音殿遺墟和清乾隆年間《云云山肇建觀音殿碑》舊址。云云山附近,至今仍沿用許多留記封禪遺事的地名。如山北的“羽林坡”,傳系古帝王衛(wèi)軍駐扎之所;山東北的“甘露村”,傳為天降甘露之地;山東面的“青草峪村”(今名霄嵐村)是古帝王飼馬之場;山下柴城,得名于燃柴以祭天的祀典。漢武帝于此置柴縣。

文物出土

1960年代,此地出土了戰(zhàn)國時期的“柴內(nèi)右”銅戈。從這些遺存中,依稀可見當(dāng)日云云封禪盛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