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畫派畫家
數(shù)十年間,周嘯虎秉承高劍父教誨,勤于虎畫創(chuàng)作,兼畫山水花鳥、魚蟲走獸。他所畫的虎畫栩栩如生,達到了"一聲長嘯谷生風,雄威凜凜百獸驚"的藝術境界。備受中國人民崇拜、欣賞,在我國畫壇上被譽為"一代虎圣"。
周嘯虎的虎畫除了具有歷史觀賞性、稀缺性之外,還具有寶貴的歷史價值、很高的藝術價值和經(jīng)濟價值。原黨史研究室副主任、黨史研究學會副會長廖蓋隆同志曾高度評價并題"嘯虎畫虎,曠世墨寶";我國著名畫家、原中國美協(xié)主席何香凝先生也給予了高度評價,稱之為"創(chuàng)意新穎,警世之作",關山月及黎雄才兩位國畫大師生前分別為他的畫作題詞"筆下留虎威"、"虎嘯風生"。據(jù)說,當年胡文虎先生花重金購得了周嘯虎的虎畫作為萬金油盒的商標。
虎癡
周嘯虎于1898年出生在廣東省信宜市懷鄉(xiāng)鎮(zhèn)的一個農(nóng)民家庭,他從小愛畫,得到父母親的鼓勵和大力支持。他在家鄉(xiāng)讀小學和中學時,其畫作已有了相當?shù)幕A,并得到老師的贊賞和鼓勵。1918年,他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入廣東國民大學,對畫畫仍情有獨鐘,他一邊讀書,一邊在廣州一些中學及中大附中任夜校美術教師。后來,又考入廣州春睡畫院,得到嶺南畫派創(chuàng)始人高劍父先生的親切教誨和指導,逐漸成為一個畫家,以專畫虎、獅作為自己一生孜孜不倦的追求,并且一輩子作畫和任圖畫教師。
虎以雄強的骨骼,威猛的本性,斑斕的色彩,威懾眾生,一聲長嘯,足以使草木震動、天地低昂。同時,虎是威嚴、正義、雄偉、力量的化身,要把虎畫畫好,確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執(zhí)著的追求使周嘯虎完全迷入創(chuàng)作中去。為身臨其境觀察老虎的習性和神態(tài),他于1935年來到馬來西亞的山區(qū),傾家財之力,花重金從獵人那里買下一只老虎圈養(yǎng),整整三年時間他與虎為伴,日夜不斷地觀察老虎的生活習慣和各種不同的動作,以及喜、怒、樂的神情動態(tài),為畫好虎畫升華了感性認識,積累了大量活生生的創(chuàng)作素材。3年的深入虎穴體驗生活,周嘯虎筆下的虎終于突破了一般畫家畫虎的模式,他把深入虎穴采集第一手材料作為基礎,既承師門又博取古今,同時將人的喜、怒、哀、樂和七情六欲注入“虎”中,使筆下的虎有血有肉,有骨有情,同時賦予作品深刻的內(nèi)涵和鮮明的個性,使得老虎千姿百態(tài),躍然紙上。
虎威
周嘯虎先生是一個愛國畫家,在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廣州已經(jīng)淪陷、中華民族處于生死關頭的時刻,1938年,周嘯虎毅然從馬來西亞回國,幾經(jīng)輾轉,到達抗日戰(zhàn)爭前線的湖南長沙,積極參加抗日戰(zhàn)爭,他以畫筆當槍炮,創(chuàng)作出虎畫《威風八面》、《一聲長嘯谷生風》、《雄威凜凜百獸驚》贈送我抗日將士,以虎虎生威的英雄形象鼓舞中華民族作為精神支柱,向抗日軍民宣傳抗日,曾極大地鼓舞全國軍民同仇敵愾,奮勇抗日,三次打退日寇進攻。1941年寓曲江(現(xiàn)韶關市,當時廣東省政府駐地)任廣東省政府藝術室主任,他又以書畫宣傳群眾,在粵、湘、港澳等地穿梭往返,辦個人畫展,作品“威風八面”,喚起廣大民眾奮勇抗戰(zhàn),保家衛(wèi)國,為抗日戰(zhàn)爭出了力。抗日戰(zhàn)爭勝利后,他繼續(xù)從事藝術創(chuàng)作和教學,為中國書畫文化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虎趣
周嘯虎的虎畫,現(xiàn)存于世的有150多幅,從中可以看出他的繪畫藝術結合時代的審美認識、審美感受,重視筆墨的內(nèi)在功力,創(chuàng)出“威悍驕挺、雄勁堅實、色彩潤媚而又渾厚淳樸”的畫風。在他誕辰100周年的時候,沈鵬、劉大為、關山月、黎雄才、陽太陽、廖冰兄、劉斯奮、林墉、陳永正等全國100多位著名書畫家為紀念他而題字、配詩,眾多的詩人為他的每一幅畫配詩并且由眾多的著名書畫名家書法重新裝裱,使每一幅畫真正達到圖文并茂。
周嘯虎的畫,既有虎威又有虎情,也有虎趣。周嘯虎為了讓其作品的虎具有剛柔相濟的雙重性格,把虎置身于松柏蒼翠或溪水淙淙的優(yōu)美環(huán)境中,或臥或行,或躍或撲,或上山或下山,以突出虎的休閑安逸,給人以親切之感。一位行家指出,看一幅虎畫畫得是否成功,有沒有藝術價值,關鍵是看虎的眼睛。好的虎畫,不論你站在哪個方向、哪個角度看,總有一種虎的眼睛始終盯住你的感覺。周嘯虎的虎畫正是巧妙地做到了這一點。他筆下的老虎眼睛炯炯有神,透射出逼人的寒光,其神態(tài)、其表情、其氣勢充滿著動感,生猛無比,虎威常在,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
藝術家

周嘯虎[嶺南畫派畫家]
1960年出生于江蘇常州1989年畢業(yè)于四川美術學院
現(xiàn)工作、生活于上海
個展
1989“自選作品展”,四川美術學院,重慶
2002“周嘯虎攝影作品展”,莫斯科藝術博覽會,俄羅斯
2005“周嘯虎個展”,依森’桐恩畫廊’紐約’美國
群展
2000“上海雙年展”,上海美術館,上海
2001“米”,香港太空館,中國香港
“中國錄像藝術”,漢堡火車站美術館,柏林,德國
“非線性敘事,,新媒體藝術節(jié),中國美術學院陳列館,杭州
“超載”亞太媒體藝術節(jié),布里斯班,澳大利亞
“第三屆曼谷實驗電影節(jié)”,曼谷,泰國
2002“來自亞洲的錄像藝術”,哥本哈根尼克拉當代藝術中心,丹麥
“重新解讀:中國實驗藝術十年”首屆廣州三年展,廣東美術館,廣州
“海市蜃樓”,蘇州美術館,蘇州
“金色的秋天”,克羅地亞國家美術館,薩格勒布,克羅地亞
“來自中國的當代藝術”,庫普斯墨赫美術館,杜伊斯堡,德國
“第四屆錄像馬拉松年展”,杰諾爾藝術中心,紐約,美國
“金錢與價值:最后的禁忌”,瑞士國家銀行,瑞士
“新亞洲的未來”,寬勛美術館,首爾,韓國
2003“左翼--中國當代藝術展”,左岸公社,北京
“新地帶--中國藝術”,薩切特國家美術館,華沙,波蘭
“2003杜塞爾多夫大展”,杜塞爾多夫當代藝術宮,德國
“幻影天堂--中國當代攝影展”,魯?shù)婪蛎佬g館,布拉格,捷克
“第56屆洛加諾國際電影節(jié)--錄像裝置特展”,洛加諾,瑞士
“第36屆休斯敦國際電影節(jié)”,休斯敦美雅蘭劇院,休斯敦,美國
“面對雨果”,雨果博物館,巴黎,法國
2004“中國人”,沃爾夫斯柏格美術館,德國
“首屆塞維利亞雙年展”,瑪麗亞修道院,塞維利亞,西班牙
“過去與未來”,國際攝影中心,紐約,美國
“美景的破產(chǎn)/破產(chǎn)的美景”,米羅基金會,巴塞羅那,西班牙
“21st世界錄像節(jié)”,阿姆斯特丹電影博物館,荷蘭
“中國--身體?”,馬賽當代美術館,馬賽,法國
“窗外--娛樂空間”,日本國際交流基金會,東京,日本
2005“2005亞洲城市網(wǎng)”,首爾美術館,首爾,韓國
“寬容和特性”,海牙自由藝術學院,海牙,荷蘭
“回到未來”,漢諾威浮士德美術館,德國
“麻將--Sigg收藏中國當代藝術展”,伯爾尼美術館,伯爾尼,瑞士
“閃現(xiàn)”,上海多倫現(xiàn)代美術館,上海
“平行輸入”,臺北當代美術館,中國臺北
2006“第5屆亞太當代藝術三年展”,昆士蘭現(xiàn)代藝術館,澳大利亞
“中國當代藝術獎獲獎作品展”,證大現(xiàn)代藝術館,上海
“個展”,2577創(chuàng)意大院,上海
“來自亞洲的當代錄像”,倫敦BONHAMS,英國
“違章建筑”,長征空間,北京
“出門必帶攝像機”,lCO基金會,馬德里,西班牙
“新城市的本體”,波依曼斯美術館,鹿特丹,荷蘭
2007“從西南出發(fā)--西南當代藝術展1985-2007”,廣東美術館,廣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