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背景

兀突骨
武將設(shè)計來源于古典小說《三國志通俗演義》中的虛構(gòu)人物兀突骨。兀突骨:南蠻烏戈國主,身長丈二(約合現(xiàn)在2.77米),不食五谷,以生蛇惡獸為飯。身有鱗甲,刀箭不能侵。兀突骨乘騎巨象,頭戴日月狼須帽,身披金珠纓絡(luò),兩肋下露出生鱗甲,眼目中微有光芒。
與孟獲的國籍是蜀不同,他的國籍是群雄。因為他到死也沒有向諸葛亮投降。[1]
角色技能
原版 | 燃?xì)?/td> | 鎖定技 , 當(dāng)你受到1點火焰?zhèn)?,你獲得1枚“燃”標(biāo)記;結(jié)束階段開始時,你失去X點體力(X為“燃”標(biāo)記的數(shù)量)。 |
悍勇 | 當(dāng)你使用【南蠻入侵】或【萬箭齊發(fā)】時,若你的體力值小于游戲輪數(shù),你可以令此牌造成的傷害+1。 |
十周年 | 燃?xì)?/td> | 鎖定技,當(dāng)你受到1點火焰?zhèn)?,你獲得1枚“燃”標(biāo)記;結(jié)束階段,你失去X點體力(X為“燃”標(biāo)記的數(shù)量),然后若“燃”標(biāo)記的數(shù)量大于2,則你減2點體力上限并摸兩張牌。 |
悍勇 | 當(dāng)你使用【南蠻入侵】、【萬箭齊發(fā)】或黑桃普通【殺】時,若你已受傷,你可以令此牌造成的傷害+1,然后若你的體力值大于游戲輪數(shù),你獲得一個“燃”標(biāo)記。 |
武將戰(zhàn)功
諸火不侵 | 使用兀突骨在一局游戲中從未受到火焰?zhèn)Σ倮?/td> |
霸體金剛 | 使用兀突骨在身份局中獲勝100場。 |
角色玩法
身份適應(yīng)- 主公:16血低嘲主,打法為蓄爆,不易速推,不過容易被反賊針對選將,造成火焰?zhèn)蟊浪朗侵饕酪?。反賊思路通常為殺完中內(nèi)后圍觀,不過需要警惕其開A的爆炸輸出,中內(nèi)最好選有一定防御力,尤其是對AOE防御力的武將。
- 忠臣:15血低嘲中,基本沒有主公的嘲諷能比他低,反賊可以考慮無視戰(zhàn)術(shù)。兀突骨中一般選在負(fù)嘲諷主公和容易誤傷型的主公的忠臣。
- 反賊:反賊殺對反賊的要求不高,悍勇有一定收人頭能力,即使隊友死完也可以用比對面加起來還多的體力一敵多,高血限也可以用來為隊友留桃子。
- 內(nèi)奸:兀突骨內(nèi),高血限可以保證其生存度,一般主打后期掃場,嘲諷并不可估計,到后期應(yīng)該引起主中的注意,兀突骨并不是那一種可以放之不管的內(nèi)奸。?
武將配合- 荀彧、陳群、小喬:補牌系武將,尤其以陳群小喬為兀突骨的強勢好友。44兀突骨陣也由這些武將組成,有一次多達十幾張的強大牌差。但是這都是建立在兀突骨瘋狂賣血的基礎(chǔ)上的,這種情況最大的一點就是不穩(wěn),神樂是頭號天敵。即使不是神樂也會造成犧牲兀突骨手牌上限的問題,一旦有效地輸出牌不足,將在棄牌階段浪費大量的牌,而且這樣的兀突骨(如果帶了燃?xì)憳?biāo)記會更糟)非常脆弱,很可能就沒有第二輪這樣的補牌了。(和荀彧的配合不僅體現(xiàn)在補至5牌,更可以利用高血量來驅(qū)虎)
- 孟獲:即使有孟獲,兀突骨也可以使傷害+1,如果孟獲是隊友,不僅能很好的防止南蠻的傷害,還可以防止諸如司馬反饋之類的技能。
- 蔡文姬:毒菜可以很好的保證兀突骨15血白的強度,但是兀突骨沒有必要這樣犧牲自己悍勇的強度,燃?xì)懚嗟臅r候也不例外。?
道具裝備
皮膚角色臺詞
普通 | 燃?xì)懀簯?zhàn)火燃盡英雄膽!/爾等,竟如此歹毒!悍勇:犯我者,殺!/藤甲軍從無對手,不服來戰(zhàn)!陣亡:撤,快撤! |
稀有 | 燃?xì)懀豪菬燇E起,哀嚎遍野!/漢人竟燒我大軍,屠我全族!悍勇:我怕過誰!呵哈哈哈哈哈哈哈哼。/吾族善戰(zhàn),何懼蜀漢小兒。陣亡:你,夠狠! |
角色原型
原型故事

兀突骨
卻說敗殘蠻兵有千余人,大半中傷而逃,正遇蠻王孟獲。獲收了敗兵,心中稍喜,卻與帶來洞主商議曰:“吾今洞府已被蜀兵所占,今投何地安身?”帶來洞主曰:“止有一國可以破蜀?!鲍@喜曰:“何處可去?”帶來洞主曰:“此去東南七百里,有一國,名烏戈國。國主兀突骨,身長丈二,不食五谷,以生蛇惡獸為飯;身有鱗甲,刀箭不能侵。其手下軍士,俱穿藤甲;其藤生于山澗之中,盤于石壁之上;國人采取,浸于油中,半年方取出曬之;曬干復(fù)浸,凡十余遍,卻才造成鎧甲;穿在身上,渡江不沉,經(jīng)水不濕,刀箭皆不能入:因此號為‘藤甲軍’。今大王可往求之。若得彼相助,擒諸葛亮如利刀破竹也?!泵汐@大喜,遂投烏戈國,來見兀突骨。其洞無宇舍,皆居土穴之內(nèi)。孟獲入洞,再拜哀告前事。兀突骨曰:“吾起本洞之兵,與汝報仇?!鲍@欣然拜謝。于是兀突骨喚兩個領(lǐng)兵俘長:一名土安,一名奚泥,起三萬兵,皆穿藤甲,離烏戈國望東北而來。行至一江,名桃花水,兩岸有桃樹,歷年落葉于水中,若別國人飲之盡死,惟烏戈國人飲之,倍添精神。兀突骨兵至桃花渡口下寨,以待蜀兵。卻說孔明令蠻人哨探孟獲消息,回報曰:“孟獲請烏戈國主,引三萬藤甲軍,現(xiàn)屯于桃花渡口。孟獲又在各番聚集蠻兵,并力拒戰(zhàn)?!笨酌髀犝f,提兵大進,直至桃花渡口。隔岸望見蠻兵,不類人形,甚是丑惡;又問土人,言說即日桃葉正落,水不可飲。孔明退五里下寨,留魏延守寨。
次日,烏戈國主引一彪藤甲軍過河來,金鼓大震。魏延引兵出迎。蠻兵卷地而至。蜀兵以弩箭射到藤甲之上,皆不能透,俱落于地;刀砍槍刺,亦不能入。蠻兵皆使利刀鋼叉,蜀兵如何抵擋,盡皆敗走。蠻兵不趕而回。魏延復(fù)回,趕到桃花渡口,只見蠻兵帶甲渡水而去;內(nèi)有困乏者,將甲脫下,放在水面,以身坐其上而渡。魏延急回大寨,來稟孔明,細(xì)言其事。孔明請呂凱并土人問之。凱曰:“某素聞南蠻中有一烏戈國,無人倫者也。更有藤甲護身,急切難傷。又有桃葉惡水,本國人飲之,反添精神;別國人飲之即死:如此蠻方,縱使全勝,有何益焉?不如班師早回?!笨酌餍υ唬骸拔岱侨菀椎酱?,豈可便去!吾明日自有平蠻之策?!庇谑橇钰w云助魏延守寨,且休輕出。次日,孔明令土人引路,自乘小車到桃花渡口北岸山僻去處,遍觀地理。山險嶺峻之處,車不能行,孔明棄車步行。忽到一山,望見一谷,形如長蛇,皆光峭石壁,并無樹木,中間一條大路??酌鲉柾寥嗽唬骸按斯群蚊俊蓖寥舜鹪唬骸按颂幟麨楸P蛇谷。出谷則三江城大路,谷前名塔郎甸?!笨酌鞔笙苍唬骸按四颂熨n吾成功于此也!”遂回舊路,上車歸寨,喚馬岱分付曰:“與汝黑油柜車十輛,須用竹竿千條,柜內(nèi)之物,如此如此??蓪⒈静勘グ炎”P蛇谷兩頭,依法而行。與汝半月限,一切完備。至期如此施設(shè)。倘有走漏,定按軍法?!瘪R岱受計而去。又喚趙云分付曰:“汝去盤蛇谷后,三江大路口如此守把。所用之物,克日完備?!壁w云受計而去。又喚魏延分付曰:“汝可引本部兵去桃花渡口下寨。如蠻兵渡水來敵,汝便棄了寨,望白旗處而走。限半個月內(nèi),須要連輸十五陣,棄七個寨柵。若輸十四陣,也休來見我?!蔽貉宇I(lǐng)命,心中不樂,怏怏而去??酌饔謫緩堃砹硪卉?,依所指之處,筑立寨柵去了;卻令張嶷、馬忠引本洞所降千人,如此行之。各人都依計而行。卻說孟獲與烏戈國主兀突骨曰:“諸葛亮多有巧計,只是埋伏。今后交戰(zhàn),分付三軍:但見山谷之中,林木多處,不可輕進?!必M还窃唬骸按笸跽f得有理。吾已知道中國人多行詭計。今后依此言行之。吾在前面廝殺;汝在背后教道?!眱扇松套h已定。忽報蜀兵在桃花渡口北岸立起營寨。兀突骨即差二俘長引藤甲軍渡了河,來與蜀兵交戰(zhàn)。不數(shù)合,魏延敗走。蠻兵恐有埋伏,不趕自回。次日,魏延又去立了營寨。蠻兵哨得,又引眾軍渡過河來戰(zhàn)。延出迎之。不數(shù)合,延敗走。蠻兵追殺十余里,見四下并無動靜,便在蜀寨中屯住。次日,二俘長請兀突骨到寨,說知此事。兀突骨即引兵大進,將魏延追一陣。蜀兵皆棄甲拋戈而走,只見前有白旗。延引敗兵,急奔到白旗處,早有一寨,就寨中屯住。兀突骨驅(qū)兵追至,魏延引兵棄寨而走。蠻兵得了蜀寨。次日,又往前追殺。魏延回兵交戰(zhàn),不三合又?jǐn)?,只看白旗處而走,又有一寨,延就寨屯住。次日,蠻兵又至。延略戰(zhàn)又走。蠻兵占了蜀寨。(源自《三國演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