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據(jù)《上虞縣志》與《崧廈志》記載,晉隆安四年(公元400年),吳國內(nèi)史左將軍袁崧為御孫恩筑城,次年袁崧兵敗殉職,后人為紀(jì)念袁崧,稱其所筑之城為“嵩城”,并為其建造忠介袁公祠。后嵩城及袁公祠年久廢棄。宋嘉定七年(公元1214年),里人重建袁公祠于現(xiàn)址。祠北有街名嵩下市(見明倪元璐嵩城廟碑記)。清朝以后的地方志中嵩下市逐漸改為嵩城市、嵩鎮(zhèn)、嵩廈街、松廈鎮(zhèn)、崧廈鎮(zhèn)等字樣。1936年版的《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中記載為崧廈鎮(zhèn),至解放初已不見有別名出現(xiàn),統(tǒng)一稱為崧廈鎮(zhèn)。今屬浙江上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