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先在北高、埭頭一帶地方,一邊教書,一邊傳播三一教。他與盧文輝、林至敬、張洪都等,緊跟林龍江先生,在莆田、仙游和到外地傳教。朱逢時也是林龍江先生的四大高徒之一,是三一教祠四配神之一。

正文

朱逢時,字極峰,道號慧虛,明嘉靖十七年(1538年)四月十六日,生于莆田黃石井埔村。幼年讀私塾,是一個文弱書生。因家道寒貧,考取秀才后,拜讀林龍江的著作,受到啟迪,就放棄舉子業(yè),執(zhí)贄拜林龍江為師。他先在北高、埭頭一帶地方,一邊教書,一邊傳播三一教。嘉靖四十一年,倭寇大舉侵犯興化,莆田縣受害最烈,百姓被害數(shù)以萬計,朱逢時奉林龍江先生之命,率領門徒,為死難百姓收尸掩埋,共計九十九墩。他還帶領弟子為百姓治病,受到百姓的愛戴。他與盧文輝、林至敬、張洪都等,緊跟林龍江先生,在莆田、仙游和到外地傳教。萬歷二十年(1592)在家鄉(xiāng)水南倡建三教祠(即太湖祠),他著有《心海真經》一卷和《三教先生年譜》。晚年正月十六在石城箕護拱手而歸。門人承其遺愿,安葬在程口赤嶼山。朱逢時也是林龍江先生的四大高徒之一,是三一教祠四配神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