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茂和尚塔是北京市現(xiàn)有十八座比較完整的佛塔之一,它位于北京市懷柔區(qū)紅螺寺東的山溝中。1996年以來連續(xù)兩年被評為北京市文明旅游景區(qū)。

所屬國家

中國

地理位置

北京市懷柔區(qū)紅螺寺東

著名景點

紅螺寺

正文

盛茂和尚塔位于北京市懷柔區(qū)紅螺寺東的山溝中,有一段傳說:盛茂和尚天天去寺院東側(cè)山溝中打坐,有一天至

盛茂和尚塔

晚未歸。寺內(nèi)僧人找到他時,發(fā)現(xiàn)他頭放紅光,面西圓寂。眾僧稱他為羅漢化身,并在他圓寂處建造了此塔。后來這條山溝也被稱為羅漢溝。

概括

盛茂和尚塔

盛茂和尚塔位于北京市懷柔區(qū)紅螺寺東的山溝中,現(xiàn)有十八座比較完整的佛 塔。從現(xiàn)存佛塔的建筑年代看,分別屬于唐、遼、金、元、明時期,其中以金、元代居多。從構(gòu)筑材料看,則分別以磚、磚石和塊石砌成。塔的造型奇異,大小不一,布局勻稱,場面壯觀,可稱之為“佛塔博物館”盛茂和尚塔中比較集中的有七座,其中五座為遼、金,兩座為元代。五座遼、金佛塔分別為八角形十三層或六角形七層的密檐式塔,高都在20米左右,磚石砌筑,坐北朝南。其磚石砌成的八角形或六角形須彌塔座的各面都雕有精美的花飾圖案。塔身均由蓮花承托,塔身正面設有磚雕拱券門,側(cè)面設有菱花格窗。塔身上方均設磚雕幅云及斗拱,施疊澀挑出短檐。各層短檐用筒瓦、勾頭滴水,各角均設有垂脊、小獸,檐角下系風鈴。塔剎均由蓮花座承托寶珠。五塔之中以“佑國佛覺大禪師塔”最為突出,塔前的石雕供臺更顯其大禪師的不凡地位。五塔前左“晦堂佑國佛覺大禪師塔”的塔身轉(zhuǎn)角處,與“佑國佛覺大禪師塔”相同,都有磚雕五層密檐塔承托塔檐。五塔前右“故懿行大師塔”的塔剎由寶珠和鎏金仰月組成。五塔后左“圓通大禪師善公靈塔”和五塔后右的“故虛靜禪師實公靈塔”,均為六角形七層密檐式塔,塔左和塔右各設石碑兩通。五塔之后的兩座由磚石砌筑的覆缽式塔,塔臺為方形石筑,由石砌方形須彌座承托塔身。塔身為磚砌覆缽體,塔剎由石制相輪和華蓋組成,剎頂已失。五塔東山坡上的磚砌密檐式塔和西南方向的磚砌密檐和覆缽相結(jié)合的混合式塔,都為元代建筑風格,造型也各有特色。五塔東南方及西側(cè)、南側(cè)之塔,均為石砌覆缽式塔。盛茂和尚塔,現(xiàn)已成為重要自然風景區(qū),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紅螺寺

盛茂和尚塔

盛茂和尚塔所在地紅螺寺北靠紅螺山,南臨紅螺湖,風光秀麗,果木竹林茂盛,森林覆蓋率達90%以上,氣候宜 人,夏季清涼避暑,冬季溫暖無風,其獨特的地域性氣候吸引了很多游人前往。紅螺寺有三絕:紫藤寄松、雌雄銀杏樹和園池翠竹。紫藤寄松是紫藤與松相陪而生,藤纏松生,松不辭藤,已共度800多個春秋。紅螺寺蔥蘢,每年2~5月舉辦梅花展,露天、大棚里,到處是俏梅爭春,寒香飄溢。梅花形雅品高,在城里難得一見,或白、或粉……清淡幽遠,超凡脫俗紅螺山有東西兩座主峰,海撥分別為811.9米和812.9米,是一塊風水寶地,其周圍除紅螺寺外,還有定慧寺、法藏寺、范文程墓和東宮等古寺古墓遺址上百處。紅螺山為燕山山脈與華北平原的結(jié)合部,兼有山區(qū)、丘陵、平原多種地形、氣候,適宜多種動植物生息繁衍,植物品類多達6O0余種,植被覆蓋率達9O%,是個天然的植物園。紅螺山怪石嶙峋,草木蔥籠,野趣盎然。它前坡平緩,便于爬山游玩,后坡陡峭,適于攀登探險。當你登上紅螺山,面對一望無際的萬頃良田、連綿起伏的秀美山川、波光粼粼的河水湖面、民風純樸的古剎莊園,心情會豁然開朗,一掃久居鬧市的煩燥情緒和壓抑心情,真正體驗到回歸大自然的快樂和神仙般的超然脫俗的美妙感受。來紅螺寺不登紅螺山實屬遺憾。紅螺寺始建于東晉,擴建于盛唐,原名“大明寺”,明正統(tǒng)年間,英宗皇帝來寺降香,見佛頂放光,龍顏大悅,御封為“護國資福禪寺”,因紅螺仙女的美妙傳說,俗稱為“紅螺寺”。紅螺寺北倚紅螺山,南照紅螺湖,座北朝南,依山而建,布局嚴緊,結(jié)構(gòu)對稱。

旅游價值

盛茂和尚塔

盛茂和尚塔以中軸院為核心,進入山門往里,依次有天王殿、大雄寶殿、三圣殿等豐富的旅游資源。大殿兩側(cè)有4座配殿和20間配房。三圣殿東西兩邊各有一小院,分別為監(jiān)院和方丈院。中軸院兩側(cè)還有東西兩跨院,現(xiàn)分別為博物館和商務館,除此還有西塔院和延壽堂等共5處院落。紅螺寺為十方常住寺,是我國北方最大的佛教叢林,歷屆住持多由皇家命派,高僧額出,佛法超凡。我國佛教凈土宗最后兩代祖師皆與本寺有緣。清嘉慶五年,際醒祖師來紅螺寺,創(chuàng)辦凈士道場,后在此圓寂并留下舍利。印光祖師早年在此修學凈士,后去普陀寺傳授凈士法門,世有“南有普陀,北有紅螺”之說。呈秀園紅螺寺是前園后寺,歷來以古、奇、雄、秀、幽著稱。早于明萬歷年間就被譽為“懷柔八景”之一,冠以“紅螺呈秀”之美稱。呈秀園有10畝翠竹,林中曲徑通幽、小溪環(huán)繞。近年來又發(fā)展了梅園、牡丹園和4個大花棚,并充分利用紅螺寺獨特的小氣候,引進南方各種名貴花卉數(shù)萬株,使紅螺寺實現(xiàn)四季常綠、月月花香。以紅螺仙女傳說建造的“紅螺池”、“紅螺洞”、“紅螺仙女”等一組園林小品,更加惟妙惟肖、生動逼真。除此還有觀竹亭、噴泉、花壇、草坪。園內(nèi)移步能成景,處處可留影。松林浴園寺院南的青龍山和羅漢溝中有千畝松林。這里松林茂密,古樹參天,百年以上古松逾萬株?,F(xiàn)代科學發(fā)現(xiàn)松葉發(fā)出的氣體能殺菌消毒,對人體有益。民間也有“常到松林走一定,強身健體疾病除”的說法。利用這一功能建起的松林浴園中還有盛茂和尚塔、彌勒大佛、青龍大石雕和生肖園等景觀。園中設有百套石桌、石墩供游人下棋、用餐和小憩。游人穿行在林間,頓覺心曠神怡,精神倍增。采摘園紅螺寺管理處先后征購或租用附近農(nóng)村山地果園2OO余畝,建設兩處具有田園風光的采摘園,有多種果樹及農(nóng)副產(chǎn)品,春可賞花、夏秋采果,使紅螺寺旅游度假區(qū)又添一景。紅螺寺旅游度假區(qū),是一處以雄偉壯麗的紅螺山為背景、以千年古剎紅螺寺為主體、以廣闊秀美的自然景觀為襯托的文野交融的旅游勝地。自1993年試開放以來,紅螺寺管理處堅持“保護國家文物,弘揚民族文化,促進旅游開發(fā)”的建設方針,注重文化旅游、綠色旅游、便民旅游的開發(fā),實行邊開放、邊開發(fā),做到天天有工程,月月有變化,四年邁出了四大步,逐步形成了一山兩寺三園的景觀格局,成為一處吃、住、行、游、購、娛為內(nèi)容綜合配套的總面積達6平方公里的旅游度假區(qū)。紅螺寺旅游度假區(qū)奉行“信譽第一,游客至上”的原則,堅持做到景區(qū)擴大、景點增加而門票不長價,抵制各種不正當競爭,深受廣大游人歡迎,幾年來游人成倍增加,1996年以來連續(xù)兩年被評為北京市文明旅游景區(qū)。

傳說故事

盛茂和尚塔

盛茂和尚塔有這美麗的傳說,據(jù)傳,世上每換一個朝代,雄株便從根部長出一棵新子干,此樹現(xiàn)有一個主干,10 個子干,雖逾千年,生機不減,大有獨木成林之勢。紫藤窩松,三圣殿前西側(cè)生長著一松兩藤,松高6米,技分9極,平直地伸向四面八方。兩盤碗口粗的藤蘿蔓猶如龍盤玉柱,繞松而生,松藤構(gòu)成一把巨傘,遮滿整個院落。人常說:“藤纏松,松必死”,而這對松藤因常年沫浴在佛經(jīng)法雨之下卻能和睦相處,相得益彰。松樹廣施恩德給藤蘿以力量,藤蘿感恩戴德為松樹添嫵媚,它們已共同度過了800個春秋,真是世間奇跡。每年花季(五一節(jié)前后),藤蘿花如串串紫瑪瑙,掛滿枝頭,象一片祥云飄在寺院。古時,每臨花季,本寺住持都要邀集附近寺院的長老,前來賞花論道?!都t螺山大明寺碑》中就有“微風夜聽金瑯鐺,諸天衛(wèi)法藤蘿傍”的記述。三絕景是活化石,是紅螺寺悠久歷史的見證。相傳,玉皇大帝的兩位公主,因為感到天宮的生活太冷寞,便結(jié)伴下凡,暢游神州大地,觀賞人間美景。走來走去,她們來到一座大山前,這里山水相依,古木參天,萬綠叢中掩映著一座青磚碧瓦、古香古色的寺院。從幽雅肅穆中不時傳出當、當?shù)哪爵~聲和朗朗的誦經(jīng)聲。這不是天堂卻勝似天堂的神圣境界,深深地打動了這一對久居天宮的仙女,使她們流連忘返,并想在這里長久地生活下去。于是,她們幻化身形,化作了一對斗大的紅螺,愉快地生活在寺前的泉水中(此泉現(xiàn)名紅螺泉)。白天,她們化作人身,與寺中僧人一道禮佛誦經(jīng)。夜晚,便化作紅螺,并且放出萬道紅光,將寺院和山麓掩映在一片紅霞中。她們運用神力,暗中保護著寺廟和當?shù)氐陌傩諅?。從此,這里風調(diào)雨順,林茂糧豐,萬民安居樂業(yè),百姓們無限感激紅螺仙女的恩德。元朝時,玉皇大帝把她們召回天宮。人們?yōu)榱司拺褍晌患t螺仙女,同時祈盼有朝一日仙女們能重新回到這里,便把寺廟北的大山稱為“紅螺山”,進而寺廟也被稱為“紅螺寺”了。

三圣殿

盛茂和尚塔的三圣殿里面供奉的是阿彌陀佛、觀世音和大勢至菩薩。殿內(nèi)兩邊墻上為二十諸天護法神的壁畫。

盛茂和尚塔所在的紅螺寺屬于佛教中的凈土宗派。凈土宗又稱為蓮宗,是專門修行往生西方極樂凈土的法門,只重信仰,不重理論,是佛教中的易門。在《佛經(jīng)》中記載,西方極樂凈土是一個圓滿無缺憾的世界,阿彌陀佛是西方極樂凈土的本師,左脅侍觀世音菩薩,右脅侍大勢至菩薩觀音主“悲”,表示下化眾生,勢至主“智”,表示上求菩提,兩位菩薩協(xié)助阿彌陀佛接引念佛眾生,合稱為“西方三圣”。三圣殿兩側(cè)墻壁上有兩組壁畫,是二十諸天護法神的畫像,他們都是保護佛法、保護寺院的護法神。二十諸天的名稱是:

盛茂和尚塔

1、大梵天王2、帝釋尊天3、多聞天王4、持國天王

5、增長天王6、廣目天王7、金剛密跡8、摩醯首羅

9、散脂大將10、大辨才天11、大功德天12、韋陀天神

13、堅牢地神14、菩提樹神15、鬼子母神16、摩利支天

17、日宮天子18、月宮天子19、娑竭羅王20、閻摩羅王

塔內(nèi)三絕景

盛茂和尚塔

盛茂和尚塔內(nèi)有美麗的景區(qū)。比如:“御竹林”、“雌雄銀杏”、“紫藤寄松”三處 景觀合稱為紅螺三絕景。御竹林 古剎山門前有片竹林,郁郁蔥蔥,生機盎然。此竹為元代云山禪師所植,有6O0多年的歷史,清康熙三十二年,皇帝來寺降香,觀賞到此竹,倍感新奇,即令中官計其數(shù)為613竿,特命寺僧要善加管護,以供常來觀賞,故此稱為“御竹林”。御竹林西北角設有山亭,稱“觀竹亭”,亭內(nèi)設御座供皇上賞竹用。雌雄銀杏 大雄寶殿前的月臺兩側(cè),生長著一對古銀杏樹。這一對古銀杏,東雌西雄,雌株炯娜清秀,雄株剛勁挺拔,有趣的是雄株只開花不結(jié)果,而雌株春不見開花,秋天卻果實累累。每年4月底,雄株興風布云(黃色花粉)為雌株授粉,兩樹真可謂珠聯(lián)望合,天作一雙,故此又稱“夫妻樹”,現(xiàn)雄株有10棵子干,雌珠有3棵子干,夫妻擁有13個子女,組成一個15口之家,可謂是夫妻、子女一家親。

相關詞條

紫峰塔蘇州雙塔鶯鶯塔雁塔柏林寺塔圓應塔白塔遼濱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