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14年(1925)問世的《平陽縣志》卷十九,當(dāng)時把全縣方言分為五種:甌語、閩語、土語、金鄉(xiāng)語、畬民語。這五種方言,今蒼南縣都保存下來。其中分布最廣、講的人數(shù)最多的是“閩語”,其次是“土語”、“甌語”,再次是“金鄉(xiāng)語”、“畬民語”。

中文名

蒼南方言

外文名

Cangnan Dialect

所屬國家

中國

人口

57.4萬人

語系

吳語、閩語

語言分布

蒼南土語人口

土語是為蒼南縣原住民語言,俗稱“蠻話”,舊稱平陽土語。主要分布在東部沿海江南垟片區(qū)。說蠻話的約有27萬人,占全縣總?cè)丝诘?5.6%。具體分布在以下鄉(xiāng)鎮(zhèn):龍港鎮(zhèn)(城區(qū)、海城、白沙、蘆浦、巴曹)、錢庫鎮(zhèn)(城區(qū)、新安、括山)、炎亭鎮(zhèn)、金鄉(xiāng)鎮(zhèn)(郊外、老城、石砰部分)、望里鎮(zhèn)部分。

蒼南閩語人口

“閩語”又稱福建話,屬閩南話系統(tǒng),傳入浙江南部后,由于自身的演變和周圍方言特別是“甌語”的影響,與福建南部的閩語已有很大差別,可通稱為“浙南閩語”。蒼南縣境內(nèi)的浙南閩語,主要分布在中部、西部和南部,說浙南閩語的約有57.4萬人,占全縣總?cè)丝?4.4%。具體分布在以下鄉(xiāng)鎮(zhèn):靈溪鎮(zhèn)(大部)、藻溪鎮(zhèn)、鳳池鄉(xiāng)、浦亭鄉(xiāng)、橋墩鎮(zhèn)、莒溪鎮(zhèn)(大部)、觀美鎮(zhèn)、騰垟鄉(xiāng)(大部)、礬山鎮(zhèn)、五鳳鄉(xiāng)、南宋鎮(zhèn)(大部)、昌禪鄉(xiāng)(大部)、赤溪鎮(zhèn)、中墩鄉(xiāng)、龍沙鄉(xiāng)、馬站鎮(zhèn)、霞關(guān)鎮(zhèn)、沿浦鎮(zhèn)、漁寮鄉(xiāng)、蒲城鄉(xiāng)(大部)、云巖鄉(xiāng)、望里鎮(zhèn)(大部)、括山鄉(xiāng)(大部)、新安鄉(xiāng)(大部)、大漁鄉(xiāng)(大部)、石砰鄉(xiāng)(大部)、金鄉(xiāng)鎮(zhèn)(湖里辦事處部分)等鄉(xiāng)鎮(zhèn)。

蒼南甌語人口

“甌語”又稱溫州話。蒼南的甌語,主要分布在東北部。說“甌語”的約有17萬人,占全縣總?cè)丝?6.2%。具體分布在以下鄉(xiāng)鎮(zhèn):龍港鎮(zhèn)、宜山鎮(zhèn)、靈溪鎮(zhèn)(靈江全部和滬山、瀆浦部分)、莒溪鎮(zhèn)(天井部分)、蒲城鄉(xiāng)(部分)等鄉(xiāng)鎮(zhèn)。

蒼南金鄉(xiāng)語

“金鄉(xiāng)語”俗稱金鄉(xiāng)城內(nèi)話,主要分布在金鄉(xiāng)鎮(zhèn)城內(nèi)(不包括城外的湖里、老城、郊外三個辦事處所轄居民)。

蒼南畬民語

“畬民語”俗稱畬客話,屬于畬語??h境內(nèi)的畬族人,說的都是漢語,屬于畬客話,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南部,蒼南說畬民語和金鄉(xiāng)語的,都不到兩萬人,各占全縣總?cè)丝?.8%。說畬民語的具體分布在以下18個鄉(xiāng)鎮(zhèn)79個村莊:岱嶺畬族鄉(xiāng)的福掌、斗土彎、龍鳳、南山頂峰、大厝基小嶺、坑門、云遮、朗腰;鳳陽畬族鄉(xiāng)的鳳樓、鶴山、鶴峰、頂堡、嶺邊,莒溪鎮(zhèn)的古樓土羊、黃土嶺腳、大坪、大山、上村水碓頭、大娥、石亭、西廳牛頭浚、王洞、頭、橋南山、宮外、下塘、柯嶺、垟尾、田土貢、坳下、天井黃狗盤窩、楓權(quán)嶺沙衣廠、直坑;橋墩鎮(zhèn)的碗窯下垟、碗窯增甌、碗窯高山樟坑、石壁頭、龍井徐家閘、黃檀后隆、黃檀口、天星白蓮堂、隔內(nèi)大厝基、白石腳、大龍小源大源壩、小沿四畝三十畝、方竹嶺腳、沿底、樹楓;觀美鎮(zhèn)的馬家大寨尾、鐘鼓、華陽燕子窩、牛角灣,南宋鎮(zhèn)的南宋大園、垟頭柴林腳、半垟宮、礬山鎮(zhèn)的埔坪拱橋內(nèi)、南堡嶺家山;昌禪鄉(xiāng)的昌禪岙口、金釣壟、中岙;赤溪鎮(zhèn)的流岐岙、三步擂、官岙內(nèi);藻溪鎮(zhèn)的挺南大坑內(nèi)、小心垟;鳳池鄉(xiāng)的灣旦;龍港鎮(zhèn)的池浦木橋頭;馬站鎮(zhèn)的利垟、城門大坑內(nèi);沿浦鎮(zhèn)的沙嶺烏什婆、小湖;漁寮鄉(xiāng)的后槽村???;中墩鄉(xiāng)的王家山老厝、中土貢、七畝;靈溪鎮(zhèn)的滬山浦口坑內(nèi);騰垟鄉(xiāng)北山村、王、東湖埔等地。

常用詞詞匯比較

閩語詞匯對照

蒼南境內(nèi)居民說閩語(俗稱福建話),以縣城靈溪鎮(zhèn)與馬站地區(qū)比較,雖然一些語音與說法存在著某些差異,但總

蒼南方言

的差別不大,同屬于閩南語系統(tǒng)。這里選錄的常用語詞匯共100條。每條先列普通話說法,其次是靈溪、馬站說法。

(漢語)(閩語)(漢語)(閩語)(漢語)(閩語)

太陽—日頭(佛)黃花菜—金針下次—下直/下輪

月亮—月光泥鰍—河溜/土溜背心—褡背

房子—厝住居—倚厝舵手—舵公

夫妻—翁某囝閩南—下南長年—長工

喜鵲—客鳥尾巴—尾溜眼淚—目屎

公雞—雞角蟑螂—家蛇螞蟥—蜈蜞

放?!磁_@快—即緊濕—澹

干活—作穡夜—暝女婿—囝婿

欲睡—愛困姑娘—查某囡抽煙—食熏

懊喪—冤深父子—爸囝天空—天頂

眼睛—目睭臺風(fēng)—風(fēng)臺鴉片—烏熏

兒媳婦—新婦殘疾—帶疾岳父—契爸

衣裳—衫褲岳母—契母凳子—椅囝

雷—雷公舅父—娘舅燙匙—湯挑/調(diào)羹

起霧—罩霧舅母—娘妗筷子—飯箸

除夕—過年硯臺—墨硯雷陣雨—西北雨

妻子—老媽臉盆—面桶祖父—姆公

耳朵—耳囝剪刀—鉸剪祖母—姆媽

胳臂—手骨糞桶—粗桶父親—姆爸

屁股—尻川母雞—雞母外祖父—外公

翅膀—翼鼓晚飯—食暝外祖母—外媽

菜肴—門配/noo配兒子—囝瞎子—青瞑

開水—滾湯蝙蝠—密婆上午—日起

玩耍—迌虱子—虱母中午—日晝

跳蚤—家蚤下午—下晝蒼蠅—胡蠅

清晨—日起早蓋房子—起厝蚊子—蠓囝

黃昏—暗邊賺錢—趁錢玉米—藩珠/苞蘿

碾米—絞米高梁—粟仔胡說—妄講

看守—顧花生—桃豆閑聊—講癥

里面—內(nèi)壁救濟(jì)—普施外面—外壁

摔跤—跋倒勤勞—骨力奇怪—妖調(diào)

高興—暢服干凈—清氣聰明—靈臺

便宜—俗馬尾松—田柏乞丐—乞食

頭—頭殼

甌語詞匯對照

蒼南甌語以龍港、宜山話為代表的與溫州甌語比較,其語音與說法雖有較大的差別,但在語音系統(tǒng)上仍屬于甌語。這里選錄的常用詞匯共78條。每一條先列普通話說法,其次是蒼南甌語的說法。

(漢語)(甌語)(漢語)(甌語)(漢語)(甌語)

太陽—日頭年景—年成憑據(jù)—把柄

月亮—月光職業(yè)—行當(dāng)倔強(qiáng)—牛犟

下雨—落雨丟臉—坍臺天晴—晴天

下臺—落臺調(diào)笑—團(tuán)弄臺風(fēng)——風(fēng)癡

摔跤—揇跤作弄—擺布雷陣雨—釀禾雨

跌交—倒挑唆—挑嘴出虹—掛鱟

完畢—停當(dāng)真窮—滴鹵冬澇—爛冬

畢竟—到底口角—拌嘴打架—相打

生氣—淘氣殘疾—打疾調(diào)?!驁A場

短胖—矮矬輕佻—賣騷瘦削—筋

邪門—歪經(jīng)栽倒—倒圓融—圓通

厲害—疙瘩便宜—相應(yīng)不錯—蠻好

認(rèn)真—頂真訛詐—敲竹杠聽話—向能

累贅—雷堆調(diào)皮—惡孽游民—流托

街道—街路無賴—爛粒兒理發(fā)—剃頭

親戚—親眷端午—重五睡—困

麻煩—生受小偷—三只手鼻子—鼻頭

建房—起屋陌生—生分手骨—手肢骨

棘手—纏手不一定—不見得屁股—股團(tuán)

走樣—走作浸標(biāo)準(zhǔn)—浸譜平?!绯?/p>

家具—家生東西—物事斷虹—破篷

模樣—光景做工—做生活規(guī)矩—子午

發(fā)胖—發(fā)福平民—白身人中人—牙郎

魚販—行販?zhǔn)虑椤赂傻姑埂乖?/p>

師傅—老司尼姑—師姑娘玩—嬉

省儉—做人家絲瓜—天力瓜媽媽—姆媽

土語詞匯對照

土語,俗稱蠻話,是蒼南縣主要方言之一,民國《平陽縣志》中關(guān)于“土語”的論述,說明蠻話是本地通行較早的一種方言。

從全國范圍來看,講蠻話的人不多,廣東省北部連縣西北部豐陽、東坡等地有講“蠻話”的約4萬人,《連縣縣志》民國38年(1949)油印本,稱之為“蠻聲”,從它的某些基本詞語的說法來看,和蒼南蠻話有較大的區(qū)別。

蒼南蠻話有“北向腔”和“南向腔”之分。前者指與甌語相鄰的龍港、宜山蠻語,后者指與浙南閩語相鄰的錢庫、金鄉(xiāng)蠻話。本地人以錢庫蠻話為正宗。

這里選錄的常用詞匯共74條。每條先列普通話說法,其次是錢庫蠻話說法。

(漢語)(土語)(漢語)(土語)(漢語)(土語)

太陽—日頭佛外祖父—外翁中飯—吃日到

月亮—月光外祖母—外婆晚飯—吃黃昏

舅父—外舅妻子—老媽吃酒—食酒

下雨—做雨舅母—外妗吃茶—喝茶

祖父—阿翁叫化子—討米人狗—犬近

祖母—阿婆玉米—金珠父親—阿爸

眼睛—眼珠花生—落瓜生母親—阿媽天亮—天光丈夫—老公瞎子—盲瞠人

里面—內(nèi)爿兒子—囝筷子—箸

外面—外爿媳婦—娘子臉盆—面孟

肚子—膊肚岳父—親爺剪刀—絞剪

早晨—天光早岳母—親娘早飯—吃天光

囝鼻—鼻頭孔下午—下半日閑聊—清談胡說—盲膛講漂亮—道地姨母—姨娘

聰明—靈臺中午—日到姨父—姨爹

臉盤—面孟漱口—刷牙弟婦—弟媳婦

開水—湃湯跌交—礌倒女婿—妮婿小孩—囝干凈—光生冤家—對頭人

屁股—夾臀屁小便—落尿青年—后生

慷慨—舍割大便—落屎師傅—老司

麻煩—生分平民—白身人腳盆—腳盂

陌生—生份硯臺—硯瓦討錢—討帳

尼姑—師姑娘起霧—降霧貓—貓咪

路費(fèi)—盤纏老虎—大貓

金鄉(xiāng)語司匯對照

金鄉(xiāng)語,俗稱金鄉(xiāng)話,只通行金鄉(xiāng)鎮(zhèn)城內(nèi),是一個方言島。明太祖朱元璋為抗御倭寇侵優(yōu),在金鄉(xiāng)筑城置衛(wèi)。金鄉(xiāng)話就是當(dāng)時外來的駐城御倭官兵(主要來自浙江北部和蘇皖的江淮地區(qū))留傳下來逐漸演變形成的。

金鄉(xiāng)話基本上屬于吳語,具有吳語的一些基本特征,如古全濁聲母今讀濁音,鼻音韻尾只有()一個,聲調(diào)分7類等。但金鄉(xiāng)話明顯地比四鄰方言接近北方話。

這里選錄的常用詞匯共35條。每條先列普通話說法,其次是金鄉(xiāng)話說法。

(漢語)(金鄉(xiāng)語)(漢語)(金鄉(xiāng)語)(漢語)(金鄉(xiāng)語)

太陽—日頭菩薩外祖父—外公雷電—雷公閃電舅父—舅爺漂亮—地道地中午—日中

毛毛雨—細(xì)蒙雨舅母—舅娘聰明—靈臺

西北風(fēng)—燥風(fēng)天姑娘—阿娘生意—經(jīng)商

臺風(fēng)—作風(fēng)水姑父—姑夫便宜—相應(yīng)

祖父—阿公岳父—親爺岳母—親娘

老頭子—老人家鼻子—鼻頭孔高興—快活祖母—阿婆干凈—光生父親—阿爸

姨母—姨娘勤勞—勤力母親—姆媽

救濟(jì)—補(bǔ)施丈夫—老公妻子—老婆

南瓜—金瓜節(jié)約—省事兒子—小廝菜瓜—烏里松廁所—茅坑媳婦—娘子筷子—筋(箸)糞桶—馬桶蚊子—蚊蟲

畬語詞匯對照

蒼南縣的畬族,和散居在其他地區(qū)的畬族人一樣,采取“大分散、小集中”的居住方式,周圍多數(shù)說蒼南閩語。

因此,畬族人大多能說幾種方言,但他們回到家里或本族人聚居的地方,一定說畬語,俗稱“山哈話”從前畬族人還禁止與外族人通婚。因此,畬語的特點(diǎn)仍然保存得比較完整。浙南各地的畬語雖然有一定差別,但相互間能通話。這里選錄的常用詞匯共84條。每條先列普通話說法,其次是岱嶺民族鄉(xiāng)的畬語。

(漢語)(畬語)(漢語)(畬語)(漢語)(畬語)

太陽—日頭打閃—閃眼胡同—路巷

月亮—月光下雨—落水房子—樓

打雷—雷聲鄉(xiāng)村—鄉(xiāng)下廁所—屎破

鼻子—鼻洞上午—眼頭乞丐—討食

胳臂—手骨中午—日周祖父—公

右手—大手下午—午晝時祖母—媽

屁股—屎頭黃昏—要晏父親—爸

駝背—曲平時—常時母親—娘

殘疾—帶疾上頭—上面舅父—娘舅

死了—過山左邊—左爿舅娘—舅姆

遇見—碰著中間—當(dāng)央丈夫—唱布

選擇—挑選吃飯—食飯妻子—布娘

休息—歇洗臉—洗面臉—面工

作—事干談天—講閑話下雪—落雪

我們—我人很硬—硬顯硬刮風(fēng)—起風(fēng)

大家—齊家看—太除夕—過年

后日—后別日看見—太著灰塵—泥粉

昨日—退日肉—俾牛—傲

開水—飛水母豬—豬娘辣椒—辣茄

雌豬—豬市了—跌倒

公?!j糁馈獣缘眯∨!W?/p>

丑—呸看公雞—雞公干凈—清氣

雛雞—雞子舒服—好過母雞—雞娘

打架—相打雁—雁鵝嗅—鼻

蒼蠅—白蚊跑—跳鞋—亥

大碗—碗公累—著力口角—爭嘴

火柴—火杰漆黑—黑茫??曜印報?/p>

搗蛋—滾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