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

全唐詩

作品類型

即事感懷

主題

抒懷

主題

贊頌

主題

飲酒

寫景

寫山

作品賞析

這篇作品是一首極盡鋪排頌揚之能事的應制詩。然而詩歌的價值卻不在于吟功頌德,而在于繪景記游。

詩歌的前四句貼題直接描述古樸典雅的三會寺:這座古老的寺廟是佛門弟子論經(jīng)講典的圣地,它留刻著歷代名臣賢達們的墨跡。而這座古寺里前朝野老們刻記的遺跡殘文正是圣主此行所要欣賞的對象?!皻埡啞本涑猩蠁⑾?,為皇帝的露面而伏下一筆。

“駐蹕”四句是寫帝王駕幸一會守以后停罵游賞所見,“懷千古”承上四句寺廟遺跡而言皇帝見古跡而觸發(fā)起幽古情懷,“開襟”句明寫皇帝開襟望景,實乃頌揚帝王之一統(tǒng)天下的開闊襟懷。此二句“懷千古”“望九州”對仗工整而氣魄非凡?!吧缴健倍鋵懭龝滤拿媲嗌江h(huán)抱,眼前二水繞城。此四句前二句虛寫:后二句是實寫。虛實結(jié)合,既達到頌揚目的,同時又客觀狀繪了古寺周圍環(huán)境。

末四句寫皇帝揮筆留題古寺以及舉杯獻貢和點人應制奉和祝頌太平的情況。尾二句點題現(xiàn)旨。

這首詩雖屬于常見的應制語,但是構(gòu)景卻極為壯闊,尤以“四山緣寒合,二水夾城流”一聯(lián),對仗極為工整,頗有大家手筆之風范。[3]

創(chuàng)作背景

這首詩創(chuàng)作于景龍二年十月三日,皇帝以及當時的皇太后駕臨三會寺。按照大唐的禮俗,天子游行,一般會責令當朝的文武百官隨同,以便根據(jù)天子的意思奉命寫文,以此增添雅興,一同去的除了婉兒,還有當時婉兒的情人宰相崔湜。崔湜能得以參與游玩,也是婉兒暗中提拔的結(jié)果,這首詩可以看出婉兒對崔浞的在乎有多重。[1]

作者簡介

上官婉兒(664年—710年7月21日),復姓上官,小字婉兒,又稱上官昭容。陜州陜縣(今河南陜州)人,祖籍隴西郡上邽縣(今甘肅天水),唐代女官、詩人、皇妃,有“巾幗宰相”之名。

麟德元年(664年),上官婉兒因祖父上官儀獲罪被殺后隨母鄭氏配入內(nèi)庭為婢。儀鳳二年(677年),上官婉兒因聰慧善文而得到武則天重用,封為“內(nèi)舍人”,掌管宮中制誥多年。唐中宗時,封為昭容,權(quán)勢更盛,在政壇、文壇有著顯要地位,從此以皇妃兼內(nèi)舍人的身份掌管內(nèi)廷與外朝的政令文告。曾建議擴大書館,增設學士,在此期間主持風雅,代朝廷品評天下詩文,一時詞臣多集其門,《全唐詩》收其遺詩三十二首。

710年,臨淄王李隆基起兵發(fā)動唐隆政變,與韋后同時被殺。景云二年(711年),復封昭容,謚號惠文,葬于雍州咸陽縣茂道鄉(xiāng)洪瀆原。

查看更多

參考資料

[1] 駕幸三會寺應制 · 古詩文網(wǎng)[引用日期2021-12-28][2] 王亞玲主編 . 中華詩詞實用大百科 . 長春 : 長春出版社 ,1995 . 567 .[3] 賀靜 夢苑 . 春窗一覺風流夢 . 武漢 : 崇文書局 ,2012 . 38-39 .[4] 鐘紅英編著 . 唐詩女性作品三百首 : 北方文藝出版社 ,2017-10 . 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