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唐詩選本與詩學考論》是由大象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斐。

出版信息

作者簡介

書????名:南宋唐詩選本與詩學考論

作????者:陳斐

出?版?社:大象出版社

責任編輯:孫波

書????號:?ISBN?978-7-5347-7633-5

定????價:30.00

開????本:32

版????次:2013年8月第1版

字????數(shù):28萬字

陳斐,1983年生于甘肅西和。2010年在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獲文學博士學位(碩博連讀)?,F(xiàn)供職于中國藝術研究院,主要從事中國古代詩學、唐宋文史研究。著有《南宋唐詩選本與詩學考論》(大象出版社2013年)。在《文藝研究》、《文學遺產》、《文獻》、《國學學刊》、《學術研究》、《中國詩學》等刊物發(fā)表論文20余篇,部分論文被《新華文摘》、《中國社會科學文摘》、《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人大復印資料”全文或摘要轉載。

內容簡介

選本在文學活動中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甄別、篩選本身就是一種批評,在對一定范圍內作家作品的鑒別去取中蘊涵著選家的文學觀念及其對文學史序列的建構。其次,選本提供了學習借鑒的典范,對文學創(chuàng)作的影響比理論著作更為直接。研究一定時期流行的文學選本,分析其編選傾向,可以對當時的文學思潮、創(chuàng)作風尚等有更為親切、明晰的認識。

南宋詩壇出于對“江西”流弊的反思,在師法對象上逐漸將目光投向晚唐,由此開啟了南宋、元、明的“宗唐”之風,掀起了唐詩編選史上的第一個高潮。本書在整體觀照南宋詩學流變與唐詩編選的視野下,對存世的五種南宋唐詩選本——《唐詩絕句》、《眾妙集》、《二妙集》、《唐詩三體家法》、《唐僧弘秀集》,做了細密的個案研究。從南宋唐詩選本與南宋詩歌創(chuàng)作、批評互動的角度入手,探討選本的編選傾向及其與選家、詩壇的詩學觀念、詩歌風貌間的聯(lián)系,闡明選本的詩史意義。同時,也注意掘發(fā)南宋唐詩選本在唐詩研究史上的價值和貢獻。通過選本研究,本書對姚賈詩派的確認、“江湖”詩風的成因、南宋“宗唐”詩學的流變等問題,進行了扎實可信、富有新意的論述。

專著的創(chuàng)新之處主要有:

1、深化了南宋詩學的研究。

比如,目前學界對南宋“宗唐”詩學的看法,比較籠統(tǒng)、模糊,基本上沿襲錢鐘書《談藝錄》的觀點,認為“宋人言‘唐詩’,意在‘晚唐’?!惫P者通過對以《唐詩三體家法》為中心的研究發(fā)現(xiàn),南宋“宗唐”詩學,經歷了一個由師法“晚唐”到師法“盛唐”的過渡歷程。大約在《滄浪詩話》、《唐詩三體家法》成書前后,南宋詩壇出于對學習晚唐帶來的“格卑氣弱”等弊病的反思,在理論上已逐漸達成向上(主要指“盛唐”)取法的共識,朝著元、明以盛唐為師過渡。不過,這時,人們的實際審美趣味仍受晚唐影響,帶有明顯的過渡痕跡。這種過渡痕跡鮮明地體現(xiàn)在《唐詩三體家法》的編選傾向中。《唐詩三體家法》的編者周弼推崇“開元、大歷”詩,但他所謂的“開元、大歷”詩,內涵比較豐富:既有比較符合盛唐詩實際的“雍容寬厚”、“雄健”、“渾厚”、“典重”等特點,也有更接近中、晚唐詩的“華麗”、“婉曲”等風貌。從編選實際看,周弼對“華麗”、“婉曲”的追求更為突出。而這,正體現(xiàn)了詩學轉型逐漸過渡的特點。此外,專著對南宋“江西”詩風的嬗變、江湖詩風的成因等問題,也進行了富有新意的論述。

2、增進了宋代唐詩學和唐詩學史的研究。

“南宋唐詩選本”蘊涵著南宋人對唐詩史序列的梳理,這種梳理對后世的影響不容忽視。比如,關于“姚、賈詩派”的確認,有學者在《姚賈詩派的界內流變和界外余響》一文中說:“姚賈并稱,并作為一個詩歌流派的標志,大約始于元辛文房《唐才子傳》?!倍P者發(fā)現(xiàn),姚、賈詩派的首次確認,是由南宋“永嘉四靈”之一的趙師秀,通過編選《眾妙集》、《二妙集》完成的?!八撵`”寫詩,主要師法賈島、姚合,《二妙集》專選賈島、姚合的詩,《眾妙集》所選詩人詩作也和賈島、姚合相似。這兩部唐詩選本以直觀呈現(xiàn)的方式,完成了唐詩學史上“姚、賈詩派”的首次確認。此后,經過方岳、方回、楊慎、李懷民等人的進一步梳理,才逐漸形成了我們今天對“姚、賈詩派”的認識。

3、理清了存世五種“南宋唐詩選本”的版本源流,為進一步整理這些古籍奠定了基礎。

目前,存世的“南宋唐詩選本”沒有好的整理本,不少還是深藏于圖書館中的善本,但它們又具有較高的??眱r值和詩學價值。宋代距唐未遠,唐人別集多是由宋人編輯定型的。“南宋唐詩選本”和唐人別集的成編時間相近,但又分屬于不同的系統(tǒng)。所以“南宋唐詩選本”對唐詩文字的???、作者的甄辨等很有幫助。另外,“南宋唐詩選本”在后世有不少詩學大家為之作注、點評,這又是研究元明清詩學的寶貴材料。專著已理清了存世五種“南宋唐詩選本”的版本源流,這為進一步整理這些古籍奠定了基礎。

目錄

緒論

第一章《唐詩絕句》與“江西”詩學之嬗變

第一節(jié)“二泉”的生平與《唐詩絕句》的成書

一、“二泉”的生平

二、“二泉”的交往與《唐詩絕句》的成書

第二節(jié)?《唐詩絕句》版本考

一、謝枋得注本

二、胡次焱贅箋本

第三節(jié)?《唐詩絕句》與“江西”詩學之嬗變

一、“二泉”的詩學取徑:“黃陳有正派,舍是復何求?”

二、《唐詩絕句》與“江西”詩學之嬗變

第二章《眾妙集》、《二妙集》與“四靈”之首倡唐詩

第一節(jié)?趙師秀的生平與《眾妙集》、《二妙集》的成書

一、趙師秀的生平

二、《眾妙集》、《二妙集》的成書

第二節(jié)?《眾妙集》、《二妙集》版本考

第三節(jié)?《眾妙集》、《二妙集》的取材來源

一、《眾妙集》的取材來源

二、《二妙集》的取材來源

第四節(jié)?《眾妙集》、《二妙集》與姚賈詩派之確認

一、“四靈”以前的流派理論

二、“四靈”以前的姚賈接受

三、“四靈”的流派意識及其對姚賈的態(tài)度

四、《眾妙集》、《二妙集》與姚賈詩派之確認

第五節(jié)?《眾妙集》、《二妙集》的編選傾向

——兼談與姚合《極玄集》之關系

一、五律為主,兼顧七律

二、冷淡政治時事,關注日?,嵤?/p>

三、情調悲涼、凄苦,企慕隱逸、閑適

四、詞體和平,表達含蓄

五、少用典,多摹景

六、風格清幽閑雅

第六節(jié)?《眾妙集》、《二妙集》對“四靈”詩歌創(chuàng)作之影響

一、“日鍛月煉”、刻意苦吟,“精神盡在詩”

二、專攻五律,“以浮聲切響、單字只句計巧拙”

三、“獨喜忘時事”,新句為黃花

四、“沖雪自言行路苦,看松長恨買山遲”

五、“斂情約性”,“似唐而薄”

六、“得意不戀事”,“詩憑物景全”

七、“不念為生拙,偏思得句清”

八、“詩語往往有與姚島相犯者”

九、“落套而又不善套”

附錄?明抄本《二妙集》??币显姷陌姹緝r值

第三章《唐詩三體家法》與晚宋“宗唐”詩學

第一節(jié)?周弼的生平與《唐詩三體家法》的成書

一、周弼的生平

二、《唐詩三體家法》的成書

第二節(jié)?《唐詩三體家法》版本考

一、無注原本

二、圓至注本

三、裴庾注本

四、盛傳敏、王謙纂釋本

五、高士奇補正本

六、何焯批校本

七、熊大栻定本

八、王禮卿詮評本

九、日本版本

第三節(jié)?《唐詩三體家法》的體例及其背景

一、體例:按“詩法”分體編排

二、背景:“以詩行謁”之風的興起和詩法的盛行

第四節(jié)?周弼及其《唐詩三體家法》的唐詩觀

一、從文字表述看周弼的唐詩觀

二、從《唐詩三體家法》的編選傾向看周弼的唐詩觀

第五節(jié)?周弼及其《唐詩三體家法》的詩學觀

一、本體論

二、情景論

三、結構論

四、辨體論

五、聲律論

第六節(jié)?《唐詩三體家法》與晚宋“宗唐”詩學之關系

一、晚宋詩壇生態(tài)鳥瞰

二、《唐詩三體家法》與晚宋“宗唐”詩學之關系

第七節(jié)?從《唐詩三體家法》的詩法看晚宋江湖詩

第四章《唐僧弘秀集》與晚宋“宗唐”詩學

第一節(jié)?李龏的生平與《唐僧弘秀集》的成書

第二節(jié)?《唐僧弘秀集》版本考

一、宋代《唐僧弘秀集》的版本

二、元代《唐僧弘秀集》的版本

三、明代《唐僧弘秀集》的版本

四、清代《唐僧弘秀集》的版本

五、日本版本

第三節(jié)?《唐僧弘秀集》的編選動機

一、總結、展示有唐一代詩僧盛況

二、為“詩教”提供教材

第四節(jié)?《唐僧弘秀集》與晚宋“宗唐”詩學之關系

一、“側重大歷、晚唐”的時段傾向與向上取法的詩學共識

二、“偏重近體、兼顧古體”的體裁傾向與“眾體兼?zhèn)洹钡脑妼W理想

三、“清雅、雄奇”的風格傾向與對“俗”、“弱”風貌的反撥

四、“苦吟”風尚的彰顯與晚宋詩人的“苦吟”

小結

參考文獻

后記